论主题出版的内容建构及传播路径

2021-11-11 22:41金鑫荣
现代出版 2021年4期

金鑫荣

近年来,主题出版作为一个高频词已经成为出版界的重要话题。在工作实践中,出版机构也都已经把主题出版纳入日常的选题规划和营销方案中去落实推广。从2003年主题出版概念被提出到现在,虽然时间并不长,但人们对主题出版概念的认知和具体实践的认识不断加深,出版社已经把主题出版转化为自觉的出版行为。在主题出版的研究探索上,理论界和出版界对主题出版作了很多有价值的探讨,涉及主题出版的出版形态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时期主题出版的概念、内容和传播方式也随之改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主题出版的概念、内涵和外延

主题出版,顾名思义就是有特定主题的内容出版。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主题出版工程,并对主题出版作了明确定义:“主题出版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日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这是主题出版最初的意义范畴。随着研究的深入,主题出版概念的内涵、外延也不断拓展,2019年4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发布的《主题出版发展学术报告(2019)》显示,主题出版不仅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日开展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还应涵盖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报告将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科技文化类、国家意志类等的出版活动也纳入主题出版范畴,并提出虽然文学作品、学术专著等在传统意义上并不属于主题出版,但当其被赋予党和国家的意志、反映时代需求时,也就具有了主题出版的属性。由此可以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构成了主题出版的核心内涵。

这一定义极大丰富和拓展了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为出版机构的出版策划实践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和学理参考。也有人把主题出版上升到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高度。由此可见,人们对主题出版的概念认知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主题出版的基本含义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拓展。

新时代主题出版概念所涵盖的意义范畴更为广泛和重要:它既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也是对革命和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种文化的核心内涵的反映,同时也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思想舆论的重要载体,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文化战略、国际战略,加强国际传播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思想理论主阵地和桥头堡。它超越了一般的出版文化属性,是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治意志、国家意志、决策战略的宏大思想文化战略,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强烈的政治属性,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

在理论建构、理论阐释上,主题出版与其他出版形式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般学理意义上的推演和证明,而是毋庸置疑的价值判断、正确思想的解读灌输,是政治场域内的对理念、宗旨、价值观的宣传。在内容判断上,主题出版也有别于一般的学术著作,可以作多元化的探讨和阐释,它是对一元的、确定的政治宗旨和理念的深化。在出版形式上,当代主题出版已经脱离单一的出版形态,其涵盖范畴、价值意义、理念宗旨、出版体系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已然独立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但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它又与其他三种出版形式相融合。

主题出版虽然是以特定内容命名的,但绝不是“主题先行”,不是简单的政治理论传声筒。主题出版不能蜕变为单纯的理论说教和空洞的概念解说,从内容到形式必须是理论阐释生动形象、叙述描绘丰富多彩、理论逻辑缜密顺畅、内容表达一气呵成的。优秀的主题出版物首先是一部优秀的、可读性强的出版物,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理论热点面对面》《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苦难辉煌》《伟大也要让人懂》《中国家书》等。不管是政治主题、历史主题还是文学主题,它们所展现出来的理论创意、历史叙述和文学表达,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主题出版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还表现在对当代主题的及时表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主题出版只有与现实紧密结合,才能更生动地观照现实。例如2020年的“抗疫”主题,《抗疫家书》《院士抗疫》等“抗疫”读物成为热门图书。同时,配合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嫦娥探月、蛟龙深潜、大飞机工程、中国天眼、中国高铁等,以及很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优秀教材、教辅读物和少儿文学作品等,也都被纳入主题出版的范畴。

主题出版物的数量也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从初期的约每年400种发展到现在的每年2000余种,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版本图书馆CIP中心统计,2016 年主题出版选题数量为2297 种,到2019年主题出版选题数量达到2800多种。出版机构从原来的中央级主要政治读物出版社扩展到几乎所有出版单位。在各类评价、评奖、考核制度中,主题出版都已成为重要板块之一。

二、主题出版的内容建构

内容建构是主题出版的核心要素。主题出版的内涵、外延具有纵深度和宽广度,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如何驾驭主题出版的内容建设,如何体现党的宗旨和国家意志,是主题出版内容建构的核心问题。

2017年发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有两处对“主题出版”做出规划和部署:一处是在“主要任务”部分提出,“切实组织开展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阐释,认真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宣传和主题出版”;另一处是专门就“主题出版工程”做出具体安排,“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做好重大选题出版工作,凸显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大事件、重大节庆等主题,特别组织实施好聚焦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等国家重大主题出版工程”。这为主题出版的内容建设定下了基调。主题出版的主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

“十四五”期间,出版界需重点关注以下重要选题:

一是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选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理论解读、实践分析是主题出版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方面的主题出版尤其要关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现实意义,把握其精神内核和精神实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释义、解读要充分掌握、精准把握,选择的作者必须要具有权威性。

二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选题。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度不断加深,但也面临共同的问题和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适应了世界潮流和全球协同发展的伟大构想,是新时代的人类大同思想。要阐述这样宏大的理论,选题规划需从全球化视野、人类历史发展轨迹、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以和为贵的文明特质、当代世界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需要等方面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统揽全局、高屋建瓴,为人类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共同的选择,体现了世界发展和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三是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选题。“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中国与世界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体现了中国政府秉持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对于这方面的主题出版选题规划,必须重点把握,邀请一流的战略家、理论家和学者,从历史发展、文明传承、时代兴替等视角来阐释“一带一路”的当代意义,让世界理解中国、读懂中国。

四是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的选题。生态文明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成果,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理论总结,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对“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论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已经不是单一的生态环境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被提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高度。因此,在具体的选题规划中,可以将生态文明理论与时代要求、历史环境、人文地理、人民生活等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选题的学理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五是关于“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发展布局的选题。“五位一体”是指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大修订的党章,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一般来说,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没有本质的差异,因为是在同一维度上展开论述的。对于这样的主题出版选题,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解读能力,要对党史、党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系列重大决策有全面、深刻、系统的了解,对驾驭重大政治理论题材有独特的视角。

六是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选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战略地位,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长江作为一条横贯东西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将为长江经济带和整个中国的经济提供发展新动能。以绿色理念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格局,加强区域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对此,论述过程中要综合长江沿岸的人文历史、产业布局、区域差异化发展、生态保护等多重视角,更需考虑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全域性、整体性、联动性,研究学科涉及经济、环境、生态、水利、交通、历史等。在作者遴选方面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大学和社科院等的专题研究机构,以及中央级的权威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更适合撰写此类主题出版作品。

七是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选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涵盖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组织此类选题时必须要有区域与全局、局部与整体、地方与国家的全域观、全局观,同时兼顾区域化、一体化的协同和差异,摒除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要根据中央决策部署的总体要求来展开研究。

除此以外,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碳中和”发展目标、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创新经济发展理论等也属于主题出版范畴。在文学艺术方面,除了红色主题之外,主题出版选题还包括歌颂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品。在加强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传播力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着力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主题出版的内容建构事关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层面,是党和国家意志的延伸,是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解读和理论阐释。论述的主题具有一元性、确定性、丰富性,属于出版领域的宏大叙事。要把握上述选题,必须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内容去向和价值导向,坚持底线思维,贯穿主题思想,不作无谓的争论,摒弃似是而非的言论,杜绝曲解误读,确保阐释和解读的准确、完整、全面。

三、主题出版的传播途径

主题出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与其他选题的图书既有同质性,也有独特性。同质性表现在主题出版物与其他选题的图书一样,是特殊的文化商品,它可以是学术图书、教学和教辅读物、文学作品、少儿读物,通过常规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独特性表现在主题出版承载、呈现的不是一般的内容,而是具有强烈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内容,它的表现形态可以是多元的,如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但它的阅读对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传播方式上,很多主题出版物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如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央颁布的重要条例、制度等。大部分主题出版物和其他出版物一样,通过市场化的渠道发行,但也有一部分主题出版物是通过专有渠道发行的。

主题出版的传播影响主要体现在时代性和时效性方面,尤其是围绕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以及重大时间节点展开的主题出版。围绕“十三五”时期的几个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会议的学习宣传活动,出版界推出了一系列节点性的主题出版物。“十四五”期间,出版界要积极组织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辛亥革命110周年、党的二十大、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邓小平诞辰12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出版工作。

主题出版的传播路径还必须与融合出版、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新媒体营销密切结合起来,促成多元化、立体化、数字化的发展态势,做到纸电一体、数媒同构,如“学习强国”平台就是很好的新闻类主题出版模式。主题出版的“生力军”学习出版社,就把拓宽出版载体、延伸产业链条、整合多方资源、提供多样化平台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学习出版社已发展出包括影视、动漫、微视频等形式在内的融媒体、全媒体出版业务,出版了《中国之路》《百年潮·中国梦》《劳动筑就中国梦》《大抗战》《信仰的力量》等作品。

概言之,主题出版在内容建构和传播途径方面都已经成为新时代出版业一种独立的出版门类。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的拓展、渠道的变革,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深化,主题出版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发挥出其意识形态主阵地和排头兵的作用。

注释

① 周慧琳.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主题出版工作[J].出版参考,2017(1):5-8.

② 郝振省,韩建民.主题出版的历史与内涵[J].出版与印刷,2021(1):31.

③ 李忠.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主题出版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大数据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