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宇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是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我在学习中有几点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建议》对我国发展环境作了全面论述。“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两个“仍然”是基于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判断。这种科学分析,建立在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在国际力量对比上,尽管西方强东方弱的局势未有根本改变,但西方降东方升是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原本是西方主要是美国当推手的,现在它不愿承担责任而且加以阻挠,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掀起一股逆流。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主张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性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总体说来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发展变化。所以,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而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我们看形势首先要看到这一主流。主流是由东西方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因此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世界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上有比较集中的反映。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乱源在美国。美国公开宣称中国是它们主要竞争对手,特朗普政府对我国在涉港、涉台、涉疆、涉藏、南海、经济、科技、人权等方面进行打压。我们始终代表和平正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秉持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和协调、合作、稳定等精神,对其进行适当而有力反制,对他们毫无底线的“抹黑”予以及时而有力驳斥,开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流行适时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最近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发扬“上海精神”,构建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多年来,我们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团结大多数,打击极少数反华势力和危害国家安全势力,维护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时我们也看到,国际问题上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从国内看,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发展方面,区域、领域、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存在。在需要方面,从“有没有”转化为“好不好”。许多问题过去意识不到或不突出现在显露出来了。例如,饮食绿色安全健康、衣着质好美观大方、多层住房电梯安装、小区停车设施建设、城乡垃圾分类处理、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养老、社保、教育、卫生、安全和社会治理等都有许多问题凸显。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发展空间和要求很大很高。上海有些同志在议论国内主要矛盾如何解决时,用了一句方言“有得弄来”,这不是消极的嘲讽,而是说明,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做的事情多且广,而且质量要求高,要一件一件做好。
综合国际国内形势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建议》在分析了形势环境后,对2035年发展目标作了“展望”,都是围绕解决主要矛盾和十九大战略安排,用分号表示提出九个方面。其中第一方面,明确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入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第四方面明确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这里讲的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前面没有“基本”两字,就是要建成。在学习中有同志说,“五年、十五年,一晃就过去了,要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要加油干呐!”是的,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必须要加油干。我们必须紧扣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强调社会主义是定语,做好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工作。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践行的。
第一个“新”是新发展阶段,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近代以来人们梦想现代化,我们党百年来也是为现代化和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工业、农业、交通、国防现代化。毛泽东也很重视先进水平的建设,警示我们不搞好要被“开除球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统称建设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四个现代化”。经过“总体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年。”根据十九大战略安排,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建国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部署,明确2035年远景目标,通过“十四五”规划制定和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新发展阶段要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国内主要矛盾比较集中地表现在质量方面,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但不是不要量的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编制规划《纲要》时可以“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高质量发展还涉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实行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还要加快推进制度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一是人口规模巨大。我国有14亿人口,实现现代化,这个人口规模超过现有西方现代化各国人口数量的总和。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到2035年目标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期间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三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在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四五”《建议》第十部分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与西方各国靠战争、侵略掠夺殖民地完全不同,我们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第二个“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即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从历史看,新中国建立以来,有一段时期基本上是国内循环,进出口总额很少。改革开放以来,有一段时期实行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必须把发展立足点主要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万美元以上,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市场增长空间很大,发展要立足国内可以化险为夷。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这样也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所以,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适应国内大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需要。
就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建议》充分体现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不仅在指导方针上予以明确,还在第十三部分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部署,要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同时,对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等分别作出具体规定。所有这些论述和规定,都要在制定规划《纲要》后得到实施。这与以往计划和规划相比,是有新的重大意义的。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十八大以来,我们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特别是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证明上文的两个“有”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和根本原因。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就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