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辉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闽川名士传》,唐人黄璞所著。黄璞,字德温,福建侯官人,与当时欧阳詹齐名,《侯官县乡土志》称:“文章冠绝流辈,尤长于诗歌。一时撰著,流播海内,藩镇多传诵之”,著有《雾居子》《闽川名士传》及《文集》。其《闽川名士传》对于唐史及闽地文学的研究,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故对其版本进行了细致的考辨,以就教于方家。
王应麟就《闽川名士传》之版本于其《玉海》有简要说明,其记云:
《志》:黄璞,一卷(字绍山大顺中进士第)《书目》三卷(《崇文目》一卷)唐崇文馆校书郎黄璞所著也。著録凡五十有三,起神龙迄大顺,历岁二百,上春官第者才四十有三。晁氏《志》三卷,效《楚国先贤传》为之。
《唐志》地理类:林谞《闽中记》十卷(长乐人)韩文公曰:“闽人举进士繇欧阳詹始。”史因之,今考是书其前乃有薛令之、林藻,以《登科记》验之信然。
此条《玉海艺文志校证》作“著录凡五十有四”,且未有改字校注。核对《玉海》元刊庆元路本,实为“五十有三”,为《玉海艺文志校证》误改。《闽川名士传》《旧唐书·经籍志》未载,《新唐书·艺文志》仅记一卷,而且黄璞之字与《八闽通志》《侯官乡县志》《春熙三山志》不符。郑杰、陈衍《全闽诗录》未录黄璞,仅录其字黄滔。黄璞字是否有误,已不可考。
《新唐书·艺文志》《中兴馆阁书目》《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四部目录,以《崇文总目》最早。《崇文总目》标为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亦作一卷,盖所见本同,未加改动。至《中兴馆阁书目》益为三卷,赵士炜《中兴馆阁书目辑考》尚存此条。《闽川名士传》突然从一卷增至三卷,有两种可能:一为在一卷的基础上,重新编排,析为三卷;二为《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所录为一卷本,另有三卷本。按理度之,此二种之可能,以后者为大。然后《郡斋读书志》有袁本和卫本两个版本,卫本作二卷,袁本作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成书时间与《郡斋读书志》相近,卷数仍作一卷,故可作此推测:当时《闽川名士传》有一卷本和三卷本流传。因三卷本之出现,一卷本渐不传。至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二十五》亦作三卷,录陈氏解题曰:“所记人物,自薛令之而下,凡五十四人”;晁氏“唐黄璞撰。录神龙以来闽人知名于世者,效《楚国先贤传》为之”,独卷数取晁氏三卷,不取陈氏一卷,可为此推测之一旁证。元脱脱等修《宋史》,其《艺文志》著录“黄璞《闽川名士传》一卷”,则此时三卷本可能已失传,独传一卷本;或者三卷本散至一卷。至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清张廷玉等撰《明史·艺文志》皆不见著录《闽川名士传》,则《闽川名士传》在元末明初已经基本散佚。
现可见本仅陶宗仪《说郛》中一卷本,及黄奭《汉学堂知足斋丛书》一卷辑佚本。《说郛》仅见明抄残本,《闽川名士传》仅存三人传记。黄奭补辑四条,与五十三人的三卷本相比实在是寥寥无几。今人陈庆元《黄璞〈闽川名士传〉辑考》、庞国雄《黄璞〈闽川名士传〉辑补考辨》分别补辑12条、4条佚文,使《闽川名士传》面目稍可窥见。不过尚有如下3条佚文未辑:
林杰幼而聪惠,言发成文,质莹凝脂,音清扣玉。六岁请举童子,父肃为当府大将,性乐善道,家聚群书,又妙于手谈。当时名公多与之交。及有是子,益大其门。廉使崔侍郎手与之迁职,词云:“家藏万卷,学富三冬。”杰五岁,父因挈行云云。后业词赋,颇振声光。有《仙客入壶中赋》云:“仙客以变化随形,逍遥放情。处于外,则一壶斯在;入其中,则万象皆呈。飞阁重楼,不是人间之状;奇花异草,无非物外之名。”至九岁,谒大夫卢贞、常侍黎埴,无不嘉奖。寻就宾荐,日在宴筵。侍御李远、支使赵格深所知仰,不舍斯须。《和赵支使咏荔支》尤佳,云:“金盘摘下排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副使郑立《奇童传》,制使刘潼序以贻之。(《闽川名士传》)
此条与陈庆元文所辑林杰条稍异,故辑。
林藴仕不称意,纵酒自适,多忤时政。白居易以诗戒之曰:“世上如今重检身,吾侪恃酒似狂人。西曹旧日多持论,慎莫吐他丞相茵。”(《闽川名士传》)
晋王氏最盛,然数派非一族也。仆不暇尽数,姑择其显然者疏之。浑、济、坦之、濛、修之属,皆太原之裔,后汉隐士霸之后也。祥、览、敦、导、羲、献之流,皆琅琊牙之裔,前汉御史大夫吉之后也。浑、戎、衍、澄,亦琅琊裔,祥、览别派也。肃、恂、虔、恺,兰陵人,后汉良之后也。仪、裒阳城人,魏修之后也。浚、彝、矩、畅,弘农人。晋王氏无虑十余派,惟琅琊之派最盛。王导之孙,珣、珉、谧、穆十三子,仕宋大显,而庆流蕃衍,至隋及唐,有琳者仕则天时,有璵、有抟者,亦相继为时显人,皆导之嫡派也,见于史传者,班班可考。善乎李翰作《凤阁王侍郎传论赞序》曰“太子晋之后,有错为魏将,剪为秦将;自秦至汉,有吉有骏;自汉至晋,有祥有览。其正绪也,则悦、洽、珣、珉;其旁支也,则浑、戎、衍、经。”此说正得其源流。仆衰绪出自太原,自晋避地徙于闽中。按家谱,十世祖讳柴,仕唐为水部郎中,见《闽川名士传》。七世祖讳仁债,闽王审知辟为大理评事,不就,避于刹头。乡里服其节义,至今称“刹头王家”焉。
此条可知《闽川名士传》录有王柴一人,亦知其世系,他日得此王氏一支之族谱,或可补史缺。
以上3条佚文仅辑出,尚未加以研究,若加以深入可供参考的资料将更多。如林杰一条所涉及之人物王肃、崔侍郎卢贞、黎埴、李远、赵格、郑立;林藴条之白居易;王柴条之王仁债等,可于《全唐文》《全唐诗》等唐史料中搜集资料,可补《闽川名士传》和唐诗之缺。
注释:
[1](宋)王应麟辑:《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第1106页.
[2](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700页。
[3](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9页。
[4](元)脱脱修:《元史》,上海:中华书局1997年,第5116页。
[5](宋)阮阅:《诗话总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27页。
[6](清)郑方坤编辑:《全闽诗录》,福州:福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7](宋)王楙撰:《野客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