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林,樊婷婷,高丽杰
(安徽建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换算成时间货币等载体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埃德加·卡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时间银行的概念,起初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高失业率及人力资源浪费,试图用时间货币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效果。德国、日本等最先将时间银行应用在养老服务。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发展比较成熟,政府完善了时间银行的法律法规和应用信息技术,并严格规定了模式运行的资金来源、权责关系和培训等。1998年,中国开始进行时间银行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上海、南京、厦门、武汉、青岛等城市将其广泛运用于社区服务,居民可以用储存的时间满足老年时的服务需求。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充分体现了积极老龄化的理念,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一种创新养老模式,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新闻观察、在线调查等方式,结合三维信用理论,发现当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环境制约、资源不足和能力瓶颈三方面,必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虽然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已在南京、青岛和上海等地进行尝试,但运行中依然存在缺少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等政策制定方面的问题。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顶层设计不足、没有建构相应的制度规则、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较为滞后,使该养老模式的发展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如,河南开封市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政策方面仍有欠缺,未颁布相关的政策来推动和保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在社区内的开展。同时,各地关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服务站点的管理标准、服务人员的服务流程及服务标准、服务项目种类等具体细化内容,尚未出台统一的规范性管理文件。
因此,进一步统一和细化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政策制定或指导性文件,可以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提供制度保障。政府下一步应当完善政府扶持政策,明确时间银行的制度规范,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提升服务队伍的执行力[4]。建议民政部牵头组织课题研究,制定全国统一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规范和标准条款,保障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备,无法为时间银行的服务人员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如果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法律关系界定、法律规制逻辑、权利与义务、法律风险等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未来可能引发一系列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1998年,上海晋阳时间银行运行失败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因此,应由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理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法定地位、权利和监管职能,提供法律保障,树立公信力。虽然各地相继出台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法律条例,为未来该养老模式的实施制定了法律标准,如《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细则》、《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但是仍然需要借鉴各地的法律条例,进一步完善司法保障。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社会认知度直接影响时间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从现实情况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参与率低的原因是宣传推广不足。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属于志愿服务的领域,其宣传推广应该由社会组织自上而下地推动引导。但是,由于政府的关注度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良,以社区为基础的时间银行覆盖范围过小、普及度不高,致使公众对时间银行的认知度不高、信任感不足、参与意愿低。
公众参与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立的基础。因此,要扩大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社会认知度,为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发展奠定群众基础。政府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线下活动等多种方式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理念和内容,加深公众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理解。如,广西东兴市通过组织线下推广活动向社区居民介绍时间银行的相关情况。同时,拓展社区资源不仅要吸引社区内低龄、健康的老人加入,还要倡导社会志愿者和大学生等社会各个层次人群加入。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缺乏统一的时间货币计量标准,不同服务类型换算标准的依据无法确定,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时间货币的转让、继承及通存通兑存在困难。通过调查发现,各地相关部门都会建立自己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信息管理平台,如青岛地区使用的是“青岛时间银行”APP,南京地区使用的是“我的南京”APP。这种方式加快了本地居民服务的效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跨区域性问题。由于各地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程度不同,系统的用户和账户信息不相通。同时,各地服务换算标准不一致,导致异地之间存在通存通兑问题,使时间银行的实施面临很大困难。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异地通存通兑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统一的时间货币兑换规则,为不同服务换算提供依据,完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信息化建设。未来探索中,通过依托老龄委,制定细化时间货币换算标准,开发建设全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区块链技术,统一全方位管理,实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通存通兑。青岛尝试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成都市将区块链技术服务于“链动社区”系统,南京尝试在支付宝里存储公益时间,这都可以保证时间货币的记录透明,实现通存通兑。
目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人才问题集中存在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数量和年轻化问题。随着老年人的需求增加,尤其是近几年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面对各种突发事情,需要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年轻的服务人员加入。从现实来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服务队伍能力很难适应高龄老年人的需要,服务人员规范化的培训及持续性的激励不足,缺乏高质量的服务团队。同时,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基本采取“银龄互助”的模式,即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如何吸引年轻群体参与,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注入新鲜力量,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此,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服务队伍应当更加注重专业化、年轻化。为了提高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定期聘请专家或与专业的培训机构合作,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养老理论及常规服务技能的统一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同时,时间银行也要吸引年轻群体的加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与学校进行合作,建立大学生参与时间互助养老的长效机制,吸引大学生参与。在推行时间银行时,适当增加兑换的种类,提高年轻志愿者的兴趣。如,青岛在实践时间银行时,服务人员可以将服务获得的时间转赠给自己的亲属,让他们尽早享受到互助养老带来的便利。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必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运行的设备、服务人员工资、运行经费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我国的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公益捐赠不持续,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如,河南省新乡市五陵村的“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是基于社区志愿者的志愿精神而自发形成,其资金来源渠道较单一,运行主要靠银行成员资助以及社会公益组织捐赠,政府资助、社会组织等其他途径资金较少。因此,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并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持续发展。
首先,时间银行建设初期,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保障。时间银行运行后期,在财政划拨的养老资金中专设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专项基金,用于时间银行的补贴、应急等各种情况的处理。如,上海、南京在实践中均设立了时间银行专项基金。其次,政府可以制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最后,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获得企业捐赠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我国推行的时间不长,因此该养老模式的运作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组织力量薄弱,可利用的资本有限,权威和信誉不足;二是管理效率较低;三是操作机制不健全。目前,各地都是在探索中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其运行的操作流程规范、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尚未建立,需要完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实施方案、运行管理,建立权威性、稳定性、长效性的运行机制,提供有力的管理制度保障。如重庆小正街“时间银行”的记录方式是由志愿者先行记录服务时长,待年终统一汇总计入储蓄台账,这样的制度安排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志愿者不记录或者多记录的情况,而且年终统一汇总容易造成志愿者遗忘或遗失记录的问题。
明确社工合作,做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管理、维护、监督和跟进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运行机制。一是明确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定义、服务范围、服务人群;二是制定统一的时间货币计量标准,完善通存通兑机制,实现资源互通;三是在各个街道、社区开设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服务点,管理时间银行的记录登记,帮助老人注册、发布服务需求,定期强化宣传志愿者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权限,授权、引导和监督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主要为高龄老年人服务,因此服务项目侧重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服务。目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以非专业服务项目为主,主要包括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和精神慰藉这六大类的服务内容。助餐包括上门送餐和帮助购买食蔬等;助医包括陪同就医、按医嘱代为取药和购买药品等;助浴包括洗浴看护和接到养老服务站点洗浴等;助洁包括理发、家务整理、帮助清洗衣服等;助急包括各项日常生活应急协助服务项目;精神慰藉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或陪伴聊天等。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服务项目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辅助性组成部分,当前的服务项目以非专业性且风险可控的服务内容为主,以后要更加注重其服务的专业性。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是通过将服务的时间存入银行,待到自己需要时再取出来兑换服务。在其运行过程中,建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这样即使经营出现问题,也有完善的制度能够保证居民权益。一旦出现存取困难、安全风险、老年人与志愿者之间产生矛盾等突发情况,必然导致居民的不信任问题。因此,如何完善时间银行的风险防范机制、让居民信任时间银行、保障志愿者和老年人的权益,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完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风险防范机制,制定安全管理、信息管理、配套保障等制度,做好各种突发状况的风险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者专管制度,为参加互助养老的志愿者提供资格认证、保险购买、服务培训、志愿服务安排和服务评价等服务。同时,制定各种突发情况的免责条例,为志愿者提供意外状况下的救援保障。
吴晶妹(2016)认为信用是获得信任的资本,包括三个维度:诚信度是个人获得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资本,表现为个人的基本诚信素质,涉及道德文化理念、精神素养、意愿、能力及行为,体现个人的信用价值取向;合规度是个人获得管理者信任的社会资本,表现为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行政管理规定、行业规则、民间惯例、内部管理规定的意愿、能力与行为结果,主要反映个人的信用责任;践约度是个人获得交易对手信任的经济资本,表现为个人在信用交易活动中遵守交易规则的能力,主要反映个人成交能力与履约能力。
从三维信用理论的视角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政策规范、法律保障等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都属于合规度的问题,即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在政策制定、法律完善、结算体系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因此,政府关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政策引导、指导性文件等必须要明确,时间货币计量标准等具体性的实施准则要更加统一、细化;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志愿者如何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行为等是否有所保障,直接影响服务对象是否接受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行为属于诚信度问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行为等反映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资源问题。因此,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必须重视志愿者的培训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管理,同时也要吸引年轻群体的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组织管理能力、养老服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发展能力方面的问题反映了践约度的问题,即工作人员是否有能力实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运行和落实。因此,提高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组织管理能力、养老服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至关 重要。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低成本战略,有利于社区低龄老年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为了促进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社会认知度三方面的发展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技术、人才、资金三方面的发展资源问题与对策,分析了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组织管理、养老服务、风险控制三方面的发展能力问题与对策。从三维信用理论的视角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政策制定、法律法规等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属于合规度问题,因此,政府的政策引导、指导性文件等必须要明确,时间货币计量标准等具体性的实施准则要更加统一、细化;人才等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属于诚信度的问题,必须重视志愿者的培训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管理,同时要吸引年轻群体的参与;组织管理能力、养老服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发展能力方面的问题属于践约度的问题,提高工作人员这三方面的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运行和落实,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
未来研究中,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研究内容上,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关注管理体制机制、服务体系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因素,紧密结合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实际,关注时间银行与其他社区服务组织之间竞争和协作、管理志愿服务队伍、提供时间币交易机制等微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