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泓颖 李彦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短期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中医针灸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两周后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局部疼痛症状。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中医针灸治疗;短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202
颈肩腰腿痛临床治疗包括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肌肉松弛药物非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适用于颈肩腰腿痛病情較重、反复发作且持续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患者,手术治疗对颈肩腰腿局部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1]。临床上90%以上的颈肩腰腿痛患者均可选用非手术治疗。中医将颈肩腰腿痛归属于“痹症”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颈肩腰腿局部感受风邪、寒邪、湿邪,阻碍局部气血运行有关,中医针灸治疗为中医特色治疗,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开展中医针灸治疗以提升短期疗效[2]。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未开展中医针灸治疗以及开展中医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短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开展中医针灸治疗的男(n=20)、女(n=20),年龄区间为:32岁~73岁、平均(53.42±1.5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个月~21个月,(13.02±1.01)个月。对照组40例未开展中医针灸治疗的男(n=22)、女(n=18),年龄区间为:31岁~75岁、平均(53.44±1.51)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个月~24个月,(13.05±1.05)个月。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确诊颈肩腰腿疼且获悉本次研究目的,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器质性疾病至颈肩腰腿疼患者;(2)非首次行中医针灸治疗患者;(3)合并精神系统以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合并全身皮肤疾病或全身血管疾病患者;(5)抗拒本次研究或研究期间中途失访患者。
1.3方法
(1)对照组患者为开展针灸治疗,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多卧床休息的同时给予患者美洛昔康片(修正药业,国药准字:H20040011)以及替扎拟定片(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788)药物治疗,其中美洛昔康每次口服7.5mg,每日给药一次。替扎拟定片每次口服2mg,每日给药三次。
(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治疗,对于颈肩部疼痛的患者,患者取坐位,选取患者风池穴(头额后两旁耳垂平行处)、肩贞穴(肩臂内收时肩关节后下,腋后纹头上1寸)、臂臑穴(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实施针灸,风池穴透刺1.5寸、肩贞穴直刺1.5寸、臂臑穴直刺1.5寸。对于腰痛部疼痛的患者,患者取俯卧位,选取肾俞穴(背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夹脊穴(背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0.5寸)、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实施针灸,肾俞穴直刺1寸、夹脊穴直刺0.5寸、腰阳关直刺1寸。对于膝关节与下肢疼痛的患者选取委中穴(腘横纹中点)、承山穴(小腿后正中)实施针灸,委中穴直刺1寸、承山穴直刺1寸。取穴后应用酒精棉球消毒,而后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刺,若局部产生酸、胀、麻等感觉则表示针刺得气,置针30min,每隔15min行针一次,隔日针灸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总有效率,若患者治疗后颈肩腰腿痛症状均消失且颈肩腰腿功能恢复正常,则治疗显效。若患者治疗后颈肩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颈肩腰腿功能恢复一般,过度劳累后可产生疼痛感,为治疗有效。若患者颈肩腰腿痛为改善,颈肩腰腿功能未显著提升,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采用n(%)描述计数数据,用x2检验,P值<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总有效率,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近些年伴随我国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腱鞘炎等颈肩腰腿痛发病率逐年攀升,颈肩腰腿痛起病较为隐匿,患者以颈肩腰腿疼痛为典型症状。美洛昔康片和替扎尼定片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药物。其中美洛昔康片为非甾体抗炎药物,给药后可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3];替扎尼定片给药后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局部疼痛症状。中医认为颈肩腰腿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局部感受风、寒、湿外邪,邪气由表入里困阻气血、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而致使局部出现疼痛症状,其中对于颈肩部疼痛患者针刺风池穴、肩贞穴、臂臑穴等穴位以改善患者颈肩部经脉气血运行;针刺肾俞穴、夹脊穴、腰阳关均可用于治疗腰部疼痛,改善患者腰部气血运行;针刺委中穴、承山穴可促进下肢气血运行,从而缓解下肢以及膝关节疼痛[4]。本次研究显示通过中医针灸可缓解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确有短期疗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但因临床条件有限未对患者的后期复发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将通过随访研究了解针灸治疗本病的后期效应。
参考文献:
[1]崔俊.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短期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173-175.
[2]刘新灵.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短期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35-2236.
[3]萨莉勇. 中医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短期康复疗效[J]. 中国伤残医学,2020,5(7):61-62.
[4]王艳艳.中医针灸在颈肩腰腿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健康必读,2020,10(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