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COPD伴呼吸衰竭序贯治疗中的作用

2021-11-10 01:38:34刘梦
康颐 2021年13期

刘梦

【摘要】目的: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治疗中的实际作用。方法:研究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名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为研究样本。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并且把他们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各有42人。两组病人均接受了序贯治疗,之后常规组病人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内的病人则又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开展对比分析。结果:具体来说,研究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之后研究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二次有创通气率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已知P均<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序贯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能力,能够缩短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以及总通气治疗时间,之后还能够降低其出现VAP和对其进行二次有创通气的概率。

【关键词】COPD;合并呼吸衰竭;序贯治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62

COPD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心肺功能损伤,加之该病的进展较慢,因此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呼吸衰竭是这部分患者经常会出现的并发症,因此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对患者实施通气治疗的基础上,需要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以巩固提高治疗效果。下文中笔者由此着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20年5月、结束于2021年5月。具体把84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当作研究样本。首先,对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之后将他们平均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进一步分析可知,常规组内有22男、20女,组内患者的年龄在53-7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89±3.59)岁。病程方面,组内患者的COPD病程最长为5年、最短为1年半,病程均值為(3.21±0.42)年。研究组内有21名男性、21名女性,组内患者的年龄在54-76岁之间,均值为(66.45±2.75)岁。病程方面,该组患者的病程最长为5年半、最短为1年半,病程均值为(3.14±0.26)年。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已了解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并且进行了书面承诺。之后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还排除了患有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肺部病变的患者。已知P>0.05,所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1.2研究方法

研究中,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序贯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之后针对研究组内的增加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有创通气治疗期间,要注意做好患者的气管插管固定工作,以免出现脱落问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清理工作,以保证其呼吸道的通畅性,避免其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第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要注意固定好患者的鼻面罩。具体需要在控制好鼻面罩松紧度的情况下避免其出现漏气现象,之后要在患者脸部皮肤能够接触到鼻面罩的位置贴上透明敷料贴,避免患者的皮肤因为受压生疮。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会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胃胀气的并发症,因此可以在患者进食前后的半小时内改用鼻饲给氧的方式完成对于患者的通气治疗。在发现患者已经出现了胃胀气的症状后,可以通过肠胃减压或是肛管排气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治疗期间,在拔管后要注意及时引流掉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以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度。必要时可以借助于震动排痰机帮助患者排除痰液,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第三,做好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工作。要适当抬高患者的床头,并且每隔2h指导患者转换1次体位。在患者翻身时要对患者进行叩背处理,让其顺利排出气管内的分泌物。要注意利用氯已定液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之后要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避免出现坠积性肺炎。必要时也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第四,心理护理。要注意做好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并稳定其负面情绪。期间,应当给患者讲解有创通气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必要性,进而提高其治疗配合度。要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其坚定信心。

1.3研究指标

具体对两组病人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治疗时间、VAP发生率以及二次有创通气率进行了量化比较,用以明确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

1.4数据计算

实际研究中,借助于SPSS23.0统计学软件完成了对于研究数据的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用(x±s)表示研究中涉及到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治疗时间,之后用(%)来表示VAP发生率和二次有创通气率。最后在“P<0.05”的情况下证实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汇总相关数据可知,研究组内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治疗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之后其VAP发生率和二次有创通气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由于P均<0.05,所以结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详细数据如下表1。

3 讨论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序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而在治疗之余还需要做好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这可以在治疗效果上实现新突破。与传统护理措施相比,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综合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所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护理效果,进而克服旧有护理措施的缺陷[2]。

汇总研究结论可知,研究组内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引导下其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治疗手段、VAP发生率以及二次有创通气率均要优于常规组患者。已知P均<0.05,所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研究中涉及到的护理措施能够控制住患者治疗期间的感染症状,恢复其肺部功能和自主呼吸功能[3]。因此要注意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应用,提高治疗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素侠. 人工叩背联合穴位按摩在COPD患者中效果及心理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2021,16(10):68-69.

[2]李萍,李娜,王欢环.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09):1568-1570.

[3]刘娅玲,崔为.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4):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