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鑫
摘要:仔猪养殖中,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功能差,因此消化道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轻则影响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死亡,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应用中草药辩证治疗仔猪消化道疾病,不仅无任何的毒副作用,而且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实例探讨了仔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中草药辩证治疗方法。
关键词:仔猪;消化道疾病;中草药;辩证治疗;研究
消化道疾病是仔猪常见病,如: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仔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流行性腹泻等。仔猪消化道疾病病因复杂,诊治难度大,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死亡。传统抗生素等西药的使用,易于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现象,中草药的应用,则具备显著优势,因此要重视应用。
1仔猪消化道疾病高发原因分析
饲养管理因素,仔猪饲养期间,管理不到位,环境忽冷忽热极易产生应激影响新陈代谢,诱发疾病;圈舍光照通风不佳,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湿度过大,粪污清理不及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最终导致发病;突然或者频繁更换饲料,亦是诱发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因素;所喂食的饲料发霉变质,饮水不洁,喂食冰冻饲料,喂食不定点,不定量,均会增加发病率;细菌病毒入侵后,导致肠道出现病变,影响正常消化机能,大肠对水分的吸收下降,导致腹泻、脱水、酸中毒,最终死亡[1]。
2仔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的中草药辩证治疗方法探讨
2.1仔猪黄白痢
2021年4月份,我镇蔡某家的生猪养殖场中有10头初生仔猪出现病态,症状表现为:水状腹泻,粪便颜色呈灰白色、黄色。该发病仔猪为3日龄,其中1头仔猪腹泻严重逐渐脱水,养殖户随即前来求诊。
对患病仔猪进行实际检查,病猪腹泻严重,呈稀水状,粪便颜色为黄色和灰白色,观察粪便可以发现有一些凝乳块,粪便腥臭味熏天,最初是2头仔猪患病,后传播给全群10头仔猪,粪便污染圈舍,个别仔猪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白色的凝乳块。病猪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病仔猪眼球凹陷,双目无神,消瘦,尾部粘有大量粪便,被毛杂乱失去光泽,精神状态不佳,其中1头仔猪由于剧烈腹泻导致脱水死亡。
对病死猪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形体消瘦,体表苍白,被毛被黄色及白色粪便污染,颈腹部皮下出现水肿,可视黏膜及肌肉发白,胃部残留凝乳块,肠道内的内容物呈灰白色和黄色,小肠壁呈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呈黄色,并出现水肿现象,肝藏及肾脏可发现小坏死病灶。
中草药辩证治疗仔猪黄白痢,应遵循通阳散寒、健脾固涩、清热解毒的原则,具体可以使用下方治疗:取5g大黄+5g芒硝+5g黄连+10g滑石+10g生甘草+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炒白术+10g桂枝+10g麻黄,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后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灌服给病猪,每天2次,连续服用2-3天,病猪即可恢复健康。
2.2仔猪副伤寒
2021年2月份,我镇杨某家饲养的1月龄仔猪中部分猪出现病态,表现为:腹泻、气喘,养殖户自行注射青霉素等药物治疗起效,但停药后复发,并陆续有多头仔猪出现同样症状,并有1头仔猪并重死亡,养殖户随即前来求诊。
对患病仔猪进行实际检查,发现高烧至41.2℃,不愿进食,精神状态不佳,不愿站立走动,眼部流出脓性分泌物,腹泻严重,粪便呈黄绿色,有的呈灰白色,恶臭味熏天,粪便中有血丝和纤维状分泌物,检查病猪的胸前、耳根及腹下皮肤,发现有紫斑,呼吸困难,极易全身衰竭致死。
对病死猪的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血液凝固不良,皮下脂肪呈胶样浸润,心内膜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肺部水肿有淤血,脾脏颜色为紫色,肿大明显好似橡皮一般,肝脏肿大并有坏死灶,颜色呈灰白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潮红多汁,肾脏颜色为蓝紫色有淤血,膀胱有出血点[2]。
中兽医认为仔猪副伤寒病主要是由于系湿热所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扶正祛邪、清热祛湿、消肿散瘀的原则,具体可使用下方治疗:取30g桂枝+30g升麻+30g生地+30g枇杷叶+30g知母+35g秦皮+40g西金银花+40g陈皮+45g车前子+50g黄芪+50g麦冬+50g桑叶+50g木香+50g甘草+50g滑石+50g黄柏,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每天1次,每次50ml,連续服用3-5天即可;或者可取15g胡椒+25g明矾+25g雄黄+25g油皂+25g使君子+40g生半夏+50g黄岑+50g黄柏+50g杜仲+50g贯众,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状后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灌服给病猪,每天1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1周即可。
2.3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2021年3月份,我镇张某家饲养的13头仔猪产后5天有2头仔猪出现病态,症状表现为:水样状腹泻,粪便颜色为黄绿色,有腥臭味,精神状态不佳。养殖户自行使用庆大霉素及恩诺沙星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发病当天头1头仔猪病重死亡,养殖户随即前来求诊。
对病猪进行实际检查,发现患病仔猪呕吐严重,粪便呈水状,有的呈糊状,颜色为黄色,检查粪便可以发现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粪便恶臭味熏天。病猪体温为41℃,体重下降,脱水,不愿进食,其中1只病猪发病2天后死亡。
对病死猪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其体表被粪便严重污染,尤其是肛门部位污染最为严重,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明显,胃内有一些凝乳块,胃底黏膜有出血现象,肠壁失去弹性,肠管扩张呈透明状,肠系膜淋巴结异常肿大。
中草药辩证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应遵循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泻火解毒的原则,具体可以使用白头翁汤治疗,取30g地榆炭+30g甘草+30g煅龙骨+30g郁金+40g秦皮+40g肉桂+40g藿香+40g车前子+50g神曲+50g半夏+50g黄连+50g乌梅+50g苦参+60g白头翁+60g黄柏+60g白芍,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熬2次混合药液温后灌服给病猪,早晚各1次,15日龄仔猪服用10ml,15-30日龄内仔猪服用20ml,连续服用3天,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2.4仔猪流行性腹泻
2020年11月份,我镇徐某家的养殖场有哺乳仔猪出现病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水样状腹泻,脱水等,发病仔猪为3日龄,共计15头患病,养殖户自行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随即前来求诊。
对患病仔猪进行实际检查,发现腹泻严重,粪便呈水样状,颜色为灰白色水样状,粪便中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体温为39.5℃,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不愿进食,喜饮水,精神状态不佳,其中2头猪病危死亡。
对病死猪尸体进行解剖,可以发现小肠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肠管扩张,肠管内有大量液体,呈黄色,小肠黏膜严重充血,肠黏膜变薄,肠系膜淋巴结有严重的水肿及充血现象,胃内有凝乳块。
中草药辩证治疗仔猪流行性腹泻,应遵循补气健脾、益肺调和、利湿止泻的原则,可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取3g砂仁+3g薏苡仁+3g莲子肉+3g桔梗+4.5g党参+4.5g白术+4.5g茯苓+4.5g炙甘草+4.5g山药+6g扁豆,将上述中草药研磨成粉末状后加入适量开水冲调,温后灌服给病猪,每只病猪灌服10ml,早晚各1次,轻者服用3天,重者服用5天痊愈[3]。
结语
综上所述,仔猪消化道疾病治疗中,中草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仔猪黄白痢、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几种常见消化道疾病的中草药辩证治疗方法,希望能够为仔猪消化道疾病临床诊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提高治愈率,减少损失,助推生猪养殖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新.猪消化道疾病的类型和特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86.
[2]方明辉,刘海民,徐志新,等.中草药辩证治疗仔猪消化道疾病[J].兽医导刊,2017(02):42-43.
[3]何翠清.猪流行性腹泻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兽医导刊,2019(0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