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
摘要: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大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着重关注大豆种植技术的优化和完善工作,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切实落实,以此确保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有相对应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基于此,下文重点分析大豆优质高质量种植技术和相关对策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豆;种植技术;对策
引言
大豆有着多重价值,其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同时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其种植面积日益扩大,为我国大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相对应的种植技术,通过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使大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具体来说,大豆高质量种植技术和相关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做好整地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轮作
在大豆种植之前,着重做好整地工作,对其进行深耕是关键所在的。同时,也要配备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完善的轮作制度,这样才能为大豆高质量的种植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物质基础。在整地的过程中,要以深松为基本原则,当前整地工程通常情况下采取的是深松旋耕机,应用这种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土壤的通透性和抗干旱能力,因此为大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提供根本的条件。通常来说耕翻的深度要在20厘米左右,垄作大豆整地与起垄工作能够进行更紧密的结合,这样能够确保整体的垄体垄沟的深松。
2.充分体现出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高质量的品种
在大豆种植之前,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落实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选择相对应的优质品种,确保大豆品种具备应有的高产性,优质性以及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等等,确保其满足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等等,这样才能为大豆的高产高质提供基本条件。在同样条件之下,选择相對应的正常年份无霜期5~7成熟的品种是最适宜的。
3.进行科学合理的拌种
在选择完相对应的品种之后,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拌种,采取根瘤菌拌种方式更科学可行,这种方式更科学合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大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共生固氮作用。在搅拌的过程中,每采用250克的根瘤菌,加入水之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制调制,成为糊状。同时,要和大豆品种进行充分的搅拌,对其进行晾干之后,进一步着重做好播种工作。除此之外,在拌种的过程中也要有效应用钳酸钱拌种,对于具体用量也要进行充分的控制,每5公斤种子用钳酸钱300克,加入1公斤水,确保水肥与种子搅溶之后,对其晾干之后,选择最适宜的时间,进行相对应的播种。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首先,要充分做好播种之前的准备工作。在种植种子的选择方面要通过机械精选的方式确保种子杂物去掉,在根本上做好全面清洗工作,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至少超过95%。第二,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密植,对于大豆种植密度要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在播种和栽培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采取条播或者是垅上方式,使保苗数量在1.8到2万,在具体的操作中,如果采取的是点播的方式,保苗要得到充分的控制,在1.2到1.6万。第三,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播种方法。从整体情况来看,当前比较高效的播种方法主要包括垅上条播,垅上双条以及垅上六条,垅上双条氛围70厘米垅上双条和135厘米的大垅。垅上六条播,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它的最大的优势体现在产量高,通常情况下要高出满垅的产量15%~20%。同时使用这种方法还可以有效节约种子,出苗均匀,等距的效果,要把种肥分开、确保不烧苗,实现开沟、点籽、施肥、覆土和镇压的一次性作业,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有效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同时呈现出更为理想的保墒效果。然后是窄行密植。播种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有效应用48行播种,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有效实现缩垅增行,也就是通常所称之为的小垅密植,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产量和质量,能够增产20%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确保种植的整体性,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及时整平耙细保墒。针对相关品种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确保其矮秆或者秆强不倒,同时要全面细致的做好除草处理工作。然后要进行相对应的垅上等距穴播。在伏秋翻或顶浆打垅的地块,要用70厘米垅距,用穴播机或人工扎眼穴播的方法,在应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中晚熟的品种,确保其比较繁茂高大,这样才能呈现出更为良好的种植效果。
5增施肥料,科学施肥
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使用有机肥。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要想确保其足够优质,实现高质量、高产量,要尽可能有针对性的应用有机肥,这是绿色种植的关键环节。在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要尽可能应用有机肥或者农家肥,以此作为底肥,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大豆的整体产量和质量,确保其无公害,绿色发展。针对有机肥的用量而言,每亩施加有机肥1500~2000公斤,施加方法主要是铺平大豆,然后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播种。翻地之前进行有机肥料均匀施加,然后把肥料放翻入土中。在秋季起垅,进行有机肥施加,如果在秋天没有翻地,可以在春天进行顶浆扣垅,在这个阶段,施加相对应的有机肥。
其次,要巧施化肥。种肥:为了使大豆的产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着重做好种肥的施加工作是关键所在。如果应用的是磷酸二钱,平均每亩地实践13~15公斤。针对肥力一般,满岗地或者平川地,每亩施加10公斤即可。如果土地的肥力比较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加5~5.5公斤化肥。如果采取的是其他类型的肥料,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有针对性的结合1:2.5:0.5比例,科学合理的调配纯氮、磷、钾。化肥作为种肥的情况下,要对其小苗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从根本上确保其不会被烧苗,同时也要着重做好肥料的隔离工作,特别是针对尿素中的种肥,切记不可与种子进行接触。针对种肥来说要尽可能深施,做到种子之下4~5厘米。
6科学低毒防治病虫害
大豆病虫害对于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着重关注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实际的防治过程中,要尽可能有效落实绿色防治技术,充分体现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以此为大豆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采用农业方法、物理和生物等防治技术为主,尽可能有效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肥料和农药,确保病虫害能够抑制在萌芽之中,使其控制在预计的范围之内。针对常见的大豆病虫害可以采用大豆与禾谷类作物3~5 a轮作,该方式对大豆孢囊线虫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确保其能够得到充分的控制,减少虫源。秋耕时,要用深翻方式收割,及时有效的进行深翻,把蛹埋入土壤深层来降低来年羽化率。在确保大豆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的前提之下,要采取低毒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能够明确看出,在针对大豆进行种植的过程中,着重落实好相对应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切实有效的落实相关技术要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要落实相关技术要点,把握相关实施策略,以此提升其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东,李崇茂.超高产大豆──东大2号[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4)
【2】马德全.充分发挥飞机在发展高油高产大豆生产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19(08).
【3】都瑞莲,卢广远,韩英,陈鑫伟.大豆优质高蛋白育种研究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4,(5).
【4】杜维广,何志鸿.大豆品质育种策略及途径[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