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琮
摘要: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存在于项目的发起至结束的所有阶段,而各阶段体现的风险表现则各有其特点。为了降低投资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本文以项目全过程管理角度对本课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资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的范围与规模持续增长,业已成为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新的合作模式下,传统评价项目投资风险的范畴也已发生变化,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涉及到政府、公众和社会资本方等多方利益,对于项目风险的定义有了更为广泛的概念。
社会资本方作为项目投资人和项目权益人,其风险管理贯穿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和运营等各阶段,因此社会投资人的风险管理将对项目预设目标实现有着更为直接影响。本文将从社会投资人的风险管理角度,对投资项目的各阶段风险管理进行阐述,以便对项目各个阶段风险准确评估,并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持续管理,确保项目处于受控状态,在获取项目投资回报的同时实现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1风险管理的原则
1.1全过程管理原则
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涉及多方面,非常复杂,包括项目前期的决策过程、项目建设期的设计和施工组织,以及项目运营的持续改善等。社会资本方作为投资的主体,为实现项目目标必须积极参与各个阶段的风险管理。
1.2全面管理原则
虽然不同建设项目风险点会有差异,但通常包含法律风险、政策风险、融资风险、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公众反对风险等。风險管理失控均可能影响项目实施,甚至造成项目失败,因此对项目风险的管理应做好全面性的评估与管理
1.3目标管理原则
由于建设项目一般来说具有投资大、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应包含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设定目标时,需要确保它们是可实现的、合理的、具体的和先进的。但需要注意不要过高设定目标而偏离实际,以便充分体现出目标管理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1.4提前管理原则
实际管理中人们容易对风险管理的理解产生误区,认为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将实际与目标进行比较。只有实际与目标出现差距,才应开展评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偏差。比如出现征地无法完成,而不得不做出的设计变更或追加投资。
采用这种管理方法固然有决策简单、易执行等优势,但它无法解决已出现的问题,同时也错失了潜在的改正机会。因此,风险纠偏的控制方法只能用于后期修正,而投资人为实现项目预期,则必须积极主动做好风险预防措施,如上述的征地问题则应在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做必要的评估,以控制后续的投资风险。
1.5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在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在决策、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技术的当前适用性和未来可发展性,还要保证其对经济的积极影响。相应地,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可对项目利益相关方产生正面影响,也可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偏离目标值的概率。
2各阶段的风险管理
2.1决策风险
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侧重于项目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必要性,是总体描述和评估项目风险的关键阶段。尽管做出决定所需的成本很低,但影响项目投资目标实现的权重很高。一些项目发起者为了获得批准,高估了项目的经济效益,从而为项目埋下隐患,甚至导致项目失败造成经济损失。
负责任的决策过程,应对政策法规、内外市场环境、技术水平、建设标准和经济效益进行彻底和可行的研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路径进行分析、预测和论证,以实现项目预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2设计风险
项目实施的设计阶段也是把控投资风险的重要环节,通过高质量的设计工作可以避免潜在的投资风险。该阶段的风险管理除了设计时严格描述项目的主要投资参数及功能目标,并合理设计设备采购、建设安装、材料采购、保养维护方面的技术方案外,从投资人角度更应关注影响项目的重大条件变动。例如设计不当的变更风险、选址和勘探风险、设计用地获批使用风险以及土地证拆与补偿等风险。
2.3.合作风险
这个阶段的责权利分配是项目投资过程中利益相关方最为关注的部分,也是围绕各自风险和利益诉求的合同谈判过程。在实际情况中,不同的建设项目的风险点会有差异,同样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方,诸如金融类企业、建筑类企业、运营类企业等,也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而一个大型综合投资项目往往要求社会资本方具备多种能力、资质,所以社会资本多以联合体形式参与项目竞标。这虽然提高了项目理论上的成功可能,但却因为参与企业根本诉求上的不同会增加合同谈判难度。另外招标过程常见的连带责任设计,以及后期SPV公司治理架构的复杂也会导致效率降低。因此针对项目不同类型应设计合理的合伙人选择机制,以及设计合理的合同体系,在专业能力与效率之间选择一种平衡。
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过程中,政府方通常不参与项目的具体管理,但政府方对于项目的控制力却并未弱化。例如针对公共利益的事项的一票否则权、同类竞争项目的审批权、绩效考核权等。因此在项目合作关系、合同体系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合作的公平基础,以避免项目流标或纠纷,造成项目中止或失败的合作风险。
2.4招标风险
社会资本方在向政府应标前,除了对自身控制的成本进行详细评估外,也应充分评估项目实际履约产生的对外采购需求,以此合理确定应标报价或调价机制。同时在项目中标后应对实际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做必要准备。除了对上述招标风险进行管理外,SPV公司也应在向下的合同关系中对设备、施工、运营服务等的采购需求设定合理的规模和性质,并确定合适的成本预期与采购制度。这不仅可以保证项目执行的质量,也可以保证投资人的收益。一些专项技术或服务可以聘请第三方咨询参与策划招采工作,并设定公平合理的合同条款对项目风险进行转嫁。
2.5施工风险
建设施工阶段是投资风险管理中的难点,包括工期延误、质量安全风险、成本超支、设计变更、环境风险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的因素较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投资无法按计划实施,增加建设期时间或费用,并导致投资回收和收益的延迟。而施工阶段的风险分配又普遍归为社会投资人可控范畴,新增的投资成本是否能得到政府支持,将会存在一定的合同和法律风险。社会投资方在这个阶段的风险管理应着重关注风险控制责任的划分,并按照谁可控谁承担的原则在投资合同中明确具体条款,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做好资料签证与搜集。同时也应做好施工承包方的合同设计,督促施工承包方执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做好施工全过程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
2.6竣工决算风险
在社会资本参与的公益和准公益项目投资中,竣工决算除了对项目最终投资额进行确认外,通常也是项目由建设阶段进入运营阶段的节点,是进入运营期后回收投资成本和获取投资收益的起算依据。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项目实现的效益成为各方关注重点。其中建设资金合理、合法的使用,建设成本的真实准确,又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而工程项目的建设期一般较长,施工过程又涉及大量的合同关系和资金往来,因此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計算、分类、汇总等基础工作就十分必要。同时为及时协商和解决争议,避免决算风险,可以将政府聘请第三方全过程跟踪审计纳入政府责任。
2.7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是指项目运营后,实际运营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无法收回投资成本或弥补运营成本造成的风险。在广泛采用的PPP、BOT模式下投资成本回收和投资收益通常以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或政府补贴三种形式体现,无论哪种形式社会资本方均要承担该阶段的风险。包括运营能力不足、使用者付费不足、运营考核不达标、同类项目竞争、运营安全风险等。因此决定项目投资前应对后期运营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或寻求专业运营团队加入联合体,共同承担该部分风险。对于一些在项目决策阶段论证不充分、项目功能定位不明确、市场收益预测依据不足的项目,社会投资人可以在合同谈判阶段将该部分风险转嫁政府方,合理共担市场风险。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投资管理的全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投资人的收益预期,也是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发挥项目效益的有效手段。同时在整个合作期内,各方也应正视彼此的利益诉求,在风险管理中设置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和解决机制,使公众、政府、投资人的总体利益得到维护。
【参考文献】
[1]刘正航.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20.
[2]梁小红.PPP模式的风险识别、项目管控与风险规避[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3]何刚.PPP模式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