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1-11-10 04:19:40郑旭飞李洺娟赵淑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郑旭飞 李洺娟 赵淑敏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12月,抽取期间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入组,计算机随机分组,分常规组、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基于此,为实验组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具体干预效果。结果较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依从性较高(P<0.05)。干预12周后,实验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預后,实验组认知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住院态度,提高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关键词:长期住院;个性化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住院态度;依从性;认知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1月~2020年12月,抽取期间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入组,计算机随机分组,分常规组、实验组,每组分配40例患者。常规组: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21±1.14岁;病程10~20年,平均病程3.02±0.54年。实验组: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69±1.54岁;病程10~20年,平均病程3.11±0.63年。两组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比性较高(P>0.05)。纳入标准:①以《中国精神障碍分裂与诊断标准》为参照,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社会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③家属同意加入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实质性病变者;②意识不清晰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本院方同意本次研究开展[1]。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抗精神分裂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进行病情监测、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为实验组患者加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①成立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小组:由主治医师、主管护师、责任护士等成员组成,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心理知识培训,授课老师为心理治疗师,内容为心理护理、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等知识和技术。培训时间为1周,4h/d。分析患者检查结果,通过患者日常表现、用药情况等,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和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②支持性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较多的接触,消除对医护人员的恐惧感和陌生感,逐渐建立起患者对治疗者的依赖。鼓励患者讲出内心真实想法,对患者的诉说耐心倾听。如果患者提出相应的疑问时,要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③针对性健康教育:大多数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不了解,会加剧对自身病情的猜疑,容易加剧系列不良反应。因此要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具体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整体的感知。最重要的是,让患者意识到配合治疗对提高预后效果的重要意义[2]。

1.2 评价指标

①依从性:按照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评定,患者基本上可遵循系列治疗和护理行为,为完全依从;对治疗和护理行为,有选择地进行依从,为部分依从;抗拒治疗和护理,为不依从。②住院态度:应用认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进行评定,分别评定入组时、住院12周时的ITAQ评分,分数越高,住院态度越好。③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应用中国修订韦氏记忆量表进行评定,从言语流畅性、持续错误数、延迟记忆、即刻记忆4个方面分析[3]。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两组依从性的比较分析

常规组、实验组依从性分别为65.00%、92.50%,实验组依从性较高(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且病程较长,病情复发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用药依从性对控制病情发展、提高预后效果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情绪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对病情的稳定性、治疗和预后效果、康复进程等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性心理护理。应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配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治疗依从性、改善住院态度有积极的影响效果。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心理矛盾冲突、降低心理应激反应,进而减少疾病复发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依从性较高、住院态度较好,且干预后认知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证明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尤其是女性患者,有必要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病情发作时,患者有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伤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对长期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住院态度,提高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黄露,滕萌萌,陈晓春,祖永军.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11):23-24.

[2]康鹏.氨磺必利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J].心理月刊,2021,16(11):25-26.

[3]叶开群.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1,16(10):229-230.

[4]尤春景.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6):210-211.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依从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给予左乙拉西坦添加疗法对其认知功能的优化作用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25:41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23:08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