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娟凡
摘要: 随新时代到来,人工智能的当下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愈发清晰,作为凝聚全球智慧的产物,人工智能助力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跨界融合,扩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途径,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教师角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契合性,并在此语境下探讨智能思政的机遇与挑战,由此,鼓励思想政治教育挖掘智能化课程资源为依托、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思政教育团队为为助力,以实现智能化人才培养目标为重点,切实将三种智能形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关键词: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新展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指出:人工智能对学习方式和质量,教师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对教育政策也提出新的挑战。新时代我们要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契机和挑战,应对局势的变动,抓住时机,积极应对。2019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发的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1]人工智能融入教育领域成为一种潮流,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一、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方向
(一)助力对传统思政教育目标的重构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人工智能时代,主体是学生这一点不可改变。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是学生听懂教师的讲课,智能机器人教学是机器人读懂学生的想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教育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加快教学内容的掌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以学生兴趣点为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环境下,智能思政的契机和作用。其次,助力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立德树人与时代新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推动力,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广泛,但要把握好一个标准,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最后,遵循伦理规范。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助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助力思政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
大中学思政课一体化需要人工智能的助力,实现思政课的资源共享的功能,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在创新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课程特点、时代特征、跟进热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為思政教学提供了资源创新的途径,充分发挥智能思政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教育”、思政案例的挖掘需要将人工智能教育运用其中,智慧生活的提出,为智能思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引导。首先,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作用,整合挑选适应课程内容的资源,实现精准对位的课程对接,保证运用的资料既充分又恰当。其次,发挥机器学习的高效率。通过学生需求和云计算的结合,通过精准施策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检测和指导,发挥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程度对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用。
(三)助力思政课智慧教学
思政模拟教学时空的搭建,以全媒体为支撑对思想政治课进行交互性的教学模式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首先,构建网络教研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建立虚拟课堂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注重了课程的时效性特征,随时随地的实现教学的研讨,节省了时间,为教师反思和教学提供了时间。其次,构建网络备课系统。通过利用丰富多样的课件和资料,能够发挥思政课的时效性。最后,利用视频点播和录播系统。人工智能的运用,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线上与线下的教学方式结合为新的教育革新带来了契机,正确认识人工智能的作用,科技仅仅可以替代部分教师的工作,但不能是全部,在一个电脑终端,教师辅助推动学生感受性、获得感的情感共鸣。
二、智能思政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智能思政开展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国家大力重视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利用,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引领科技变革和产业革新;在医学领域,人工智能解决人类千百年来的医学难题;在影视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让“未来之城”由远及近,让人们身临其境。疫情期间,教育领域凸显了智能新平台,为人才的培育创新了途径,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凸显了强劲的能力,在大中小学的云平台中尽显本领。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教育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强调科技融入教育中。高校思政面对有着独立意识和能力的高校学生,通过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研究成果的涌现为“智能思政”夯实了理论。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在教学方面帮助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放出来,为教师关心学生提供了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语音播报新闻,帮助学生随时随地的链了解时政热点和信息。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教师通过思政素材的共享,极大发挥了资源共用,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运用研究日渐增多为基础理论的突破提供了途径。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必须重视人工智能的作用,整合大数据,通过分析社会发生的关注度高,争论激烈的热点融入教学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观念,就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贡献了智慧。
(三)线上云课堂的开展为智能思政奠定了基础。
人工智能运用教育领域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重要作用,为青少年学习提供智能化辅导的途径。线上云课堂通过名师思政课吸引了一大批思政热爱者,打破了空间的距离,拉近了学习的距离,思政课改变传统的模式,提倡学生互动,重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将人工智能在其他领域的经验运用到智能思政课堂的构建中,发挥作用。疫情期间大量线上课程的上线为云课堂的兴盛奠定了基础,通过一系列的线上课程使得学生对线上教育方式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517/c64094-31089212.html.
[2]郑东风.以精准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