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建设中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

2021-11-10 00:08戚苗苗王彦博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古建筑

戚苗苗 王彦博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古建筑在新城建设中所面临的生存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常州市青果巷改造的具体方案,总结出解决相关保护与活化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古建筑保护与活化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城建设;古建筑;保护与活化

一、新城建设中的古建筑面临的生存困境

(一)新城建设的时代背景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城市面积已经不能为城市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如何对城市已有建筑进行重新规划改造成为了当代城市空间进一步提升发展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二)新城建设中古建筑面临的生存困境

1.城市化建设给古建筑带来的巨大冲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出现了不协调。部分城市为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古建筑进行了拆除或改造,这不仅缩减了古建筑的生存空间而且破坏了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减少了人们对其了解的机会,对它们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2.古建筑维修技术的缺失

由于古建筑存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往往存在诸如外观风蚀,结构不稳等问题,有些古建筑甚至已经危在旦夕。对那些受到严重损坏的古建筑群来说,一些材料和技术的缺失往往会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大部分的古建筑都是由木材建造而成,且在建造时采用了复杂建筑结构和装饰技巧,这给现代技术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修复难题。

3.古建筑对专业性保护需求较大

古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想要对古建筑进行系统的保护,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区是必不可少的。但通过对我国现有古建筑文物保护部门的调查,发现到目前为止设立的文物保护部门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设有数量较多,系统较为完善的古建筑保护部门,我国在整体上还缺少对古建筑保护的强有力的系统性保障。

二、新城建设中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和活化的方法

(一)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从我国古建筑保护的现状来看,很多工作任然是不够完善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依然存在着很大漏洞。社会大众古建筑保护意识的缺失是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社会群众缺乏古建筑保护意识直接导致了部分人群在游览过程中对古建筑进行的破坏。同时,各地在对古建筑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时候未做好接纳超负荷人流的准备,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以在保护游客生命安全的同时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此外,对比现代商业建筑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进行宣传,古建筑由于资金的缺乏,难以打造精品工程和新潮的宣传方案。

(二)古建筑保护活化的主要方法及手段

我国古建筑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多方势力的协助。从宏观上讲,国家和政府是古建筑保护的强有力的保障。国家健全古建筑保护活化的制度及规范,政府做好科学的城市功能分区和规划工作,二者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加快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进程,将古建筑保护落到实处。从微观上来讲,古建筑保护还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和技术手段的支持。国家在培养现代建筑行业人才时要着重培养其对中国古建筑的了解和实践能力,同时借助现代化媒体途径为古建筑进行新的宣传,打造独属于古建筑的文化名片。

三、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中古建筑保护与活化的方法

(一)原址重建,采取整体保护和规划

为了对青果巷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在对其改造时采取了“原址重建,整体保护的”策略。考察街区内建筑整体状况,并根据可操作性的原则将其分为“修缮、维修改造、整修改造和拆除”四大类。针对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维护。对于需要维护的,按照其原本样式进行修复。对于破损严重,需要重建的,则按照街区整体风格在原处重新修建。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持街区完整性。

(二)合理更新建筑功能,提升街区影响力

在青果巷旧有的街区建筑中,建筑形式主要集中为民居建筑和附属建筑如学校、码头等。但随着改造方向的确定,显然街区中部分建筑功能如学校已经不符合规划方向了。同时,建筑自身内部设施的老化也成为阻碍街区发展的一大原因。在改造过程中,对外在保证建筑外观不变的基础上,对内着重更新建筑内部设施,如更新内部装修,增添基础设施,改善排水照明系统等。同时,去除与街区规划不符合的建筑功能,将剩余的建筑与文化、商业相结合,设立文化体验馆、博物馆、茶室、特产商店等,创造出符合发展规划的新功能,并依靠这些新功能来提升街区影响力。

(三)充分利用历史人文遗产,发掘文化价值

为了将青果巷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建筑充分融合起来,打造独属于青果巷的文化形象,部分建筑的改造采取了为老旧建筑注入文化新活力的方式。青果巷在过去是常州的文脉之地,主要分布有名宅故居、祠庙殿宇、桥坊碑石、石井码头、学堂校舍、戏剧楼台。在对青果巷进行整体改造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发青果巷的文化价值,对此类文化性质的公共建筑进了行改造。一方面将各种名人故居改造成博物馆或书画院一类的,如将唐氏八宅之一的礼和堂改造为周有光图书馆;将吕家建筑改为常州名品馆。另一方面,对另外一些文化内涵较少的建筑则将其改造为类似于梳篦博物馆和中医文化体验馆的文化体验区。通过这些手段更新青果巷古建筑的文化传递方式,将其由原本的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传递,为古建筑创造了更多的文化价值。

四、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交通流线分布不均

从青果巷整体的交通布局可以看出青果巷内部的交通流线分布不均,主要的交通流线是一条主巷,其余一些小巷穿插其中。主巷人流虽然密集,但游客丧失了体会巷道空间的乐趣,无法体会沉淀与青果巷中古运河历史文化的意趣。

(二)现代商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从现阶段来看,青果巷主要依靠商业模式聚集人流,整体商业氛围过于浓厚。同时现代商业的入驻和原住民的迁出大大提高了保留和传承街区传统风貌的难度,也使街区逐渐丧失了生活的气息,破坏了传统街巷的风貌和延展性。虽然现阶段街区内部的商业还是主要以传统文化为卖点,但与青果巷相关的却寥寥无几,很多商店都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名头买着一些普通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工艺品,内容上真正能够称得上是传统文化的少之又少。

(三)与运河关系较弱

青果巷自古以来依何而建,因河而兴。古运河在青果巷文化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在青果巷的改造中,本应该继续延续与古运河的依存关系,但在实际改造中,二者的关系却尤为疏远。运河整体的观赏性和人们观赏运河的便利程度较弱,青果巷非但没成为吸引人近距离观赏运河的场所,反而成了隐藏运河的主要原因。

结语

从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状况以及结合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案例来看,我国在现阶段针对古建筑发展改造方面以及有了很大改善。目前青果巷的改造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古建筑保护活化必须要站在历史文化层面上将改造与时代发展同步,与生态发展协调。站在人类发展的立场上,对各种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点,达到社会、环境、利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雯昳.谈青果巷历史街区保护性规划[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3)

[2]刘娇.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2013(11)

[3]戎彦宇.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

[4]王静.城市化进程中古建筑保护的制度困境及出路探索[J].四川水泥,2020(10)

[5]魏航,薛垲.青果巷保护与更新状况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0,38(4)

[6]徐沐阳.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保护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

[7]姚士龙.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天工,2019(07)

[8]杨晓东.城市古建筑的保护方法研究与探索[J].城市建筑,2020(24)

作者簡介:戚苗苗(2000—),女,江苏常州人,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读。

王彦博(1999—),男,河南洛阳人,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在读。

注:本文获得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

猜你喜欢
古建筑
让古建筑保持原有样貌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山西古建筑保护及对策
如何拍摄古建筑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山西古建筑的旅游价值与开发前景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运用现代技术构建古建筑防火安全保护体系
古建筑的保护及其框架下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中国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