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

2021-11-10 20:25张家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措施

张家杰

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确保人们生活交通便捷的重要工程,是城市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质量与人员流动的安全性和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益息息相关。为此本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特点与施工要点,探讨了施工的具体管理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很高,各种运输路线都很复杂,有效地连接了城市的主要区域。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主要特点如下:(1)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模较大,投资需求较大。为了确保轨道交通项目顺利进行,通常必须由多个建筑单位同时施工。(2)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需要很长时间。由在轨道施工过程中将迁移许多天然气、通信、电力和给排水管道,因此施工时间通常需要 3 ~ 4 年。(3)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维护十分复杂,包括土木工程、通信、电气工程等许多领域,施工工作量大。(4)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复合性非常强,通常要同时进行多种项目的施工,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同项目的施工人员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执行各种任务,例如在工程单元和电气模块之间进行切换,以及在电气模块和通信模块之间进行切换等。

2 轨道施工技术要点

2.1 明挖法施工技术要点

明挖法施工技术是我国轨道交通施工中较早的建筑技术,适用于建筑物高度低且密度低的特殊情况,在开挖和施工过程中,有必要根据现场条件设置必要的基坑结构。开挖是从地面向下的,开挖过程中竖立内支护壁。与其他建筑技术相比,明挖法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加快了施工速度,但对周围的施工环境、建筑物和人流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基坑开挖具有很高的风险并影响交通,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该技术被广泛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施工方式,例如半铺盖施工、全盖挖施工等,使复杂的轨道交通建设施工方法更加灵活。

2.2 盾构施工技术要点

盾构施工技术是一种全机械暗挖施工法,盾构机的剖面结构如图 1 所示,用于在地下进行挖掘。在挖掘过程中,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护着周围的岩石和土壤,防止隧道塌陷。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切割装置来切割前层土壤,利用土壤运输设备将土壤运到隧道外。同时,使用千斤顶推动盾构机的后部,并安装预制混凝土结构以形成地下隧道结构。在建造隧道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对于轨道内部结构的设计而言,一定要注意保证安全施工,并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线路施工。同时,重点应放在轨道结构的轻便性和侧部结构的稳定性上,而技术人员则应着重于隧道的稳定性、均匀性和耐久性。(2)为了在隧道中提供扣件结构,轮轨的侧向载荷应成为轨道设计的重点。

2.4 深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施工非常常见,为了保证安全施工,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一定要采取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支护技术,应考虑以下两点。(1)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分层开挖土层。确定支护点后,测量支护物和基板末端之间的接触点,并确定支护壁的位置,根据设计,将预应力施加到支护点。(2)施加预应力后,用速凝稀释混凝土将各种间隙填满,并且注意密切观察,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桩的顶部发生位移,则必须相应增加轴向支护力,以避免隧道变形。

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措施

3.1 做好技术交底

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使其能够准确把握工程施工的要点、方法和操作要求;加强培训,实现施工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同步提高;签订安全责任书以更好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施工中应不定时地组织学习讲座,随时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在高危机器旁粘贴危险标识,增加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考虑到机械作业精度高的特点,应对机械作业者展开专项培训,使其以正确的方式操作设备,发挥出设备的性能优势,以免因操作不规范而引发质量问题或是安全事故。

3.2 做好施工管理

为确保有效管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施工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施工、中期施工和后期施工。首先,在前期施工中,施工部門要创建前期工作部门,主要由技术部门、预算部门和安全部门组成,并结合图纸进行施工现场勘察。施工现场在施工期间应围起来,以确保现场的建筑环境安全,并减少负面影响。其次,在施工中期,必须合理安排施工,严格遵守施工进度表进行施工监督,并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对施工周期短的建筑单位给予适当奖励。最后,在施工后期,主要任务是完成项目。对于地铁项目,为了确保施工期限,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加强联系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正常施工。

3.3 组织混凝土浇筑,加强养护

混凝土浇筑前需做足准备工作,详细检查沟槽、轨套管等前期埋设的基础设施,将实测结果与设计图纸展开对比分析,判断其是否存在偏位、缺陷等问题,若有则及时调整。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给混凝土的生产提供依据。

准备质量达标的原材料,以免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待各项准备工作均完成后,可正式进入混凝土浇筑施工环节。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营造温度、湿度等各项基础条件均适宜的环境,确保混凝土可有效成型,构成强度、尺寸等方面均达标的结构体系。

交叉渡线的整体道床及道岔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的特点,对施工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此外,道岔的部件较多,连接处偏薄弱,因此为保证各处的稳定性,可使用钢轨支撑架和轨距拉杆,利用此类装置将各部件稳定连接。此后,还要做全面的检查,待轨距无误、各部位的位置均满足要求后,可以组织C30混凝土浇筑作业,再加强养护,保证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3.4 管理物料和设备

建筑材料是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基础,为了保证建设质量,相关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建材质量;采购建材时,必须与具有相关资质的商家合作,并加强对物料的检查与控制,避免质量较差的建材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建材要根据施工的视觉情况配额供给,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建材浪费,提高建设成本。在设备管理方面,由于轨道交通中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非常多,因此机械的管理非常重要,不仅要制定严格的设备使用制度,而且要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保障设备的施工状态,排除安全隐患,杜绝施工事故,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的施工事故。大型机械设备事故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常常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公共交通压力剧增,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具有必要意义。较之于地面工程而言,城市轨道交通的隐蔽性较强、干扰因素较多、质量要求高,工程人员需高度重视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视实际施工条件合理优化技术,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在安全的环境下高效施工,全面保证轨道工程的整体质量,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常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06):265-266.

[2]易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6):283-284.

[3]赵丽.浅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成本管控[J].价值工程,2020,39(05):74-76.

[4]郭祥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坍塌隐患原因分析[J].山西建筑,2020,46(02):77-78.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探究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研究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