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蕴

2021-11-10 07:08郑雪涵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在浪潮中寻求发展机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为各国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新的全球化阶段,人类社会更加相互依赖,命运与共,世界各国应该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来共同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2015年,中国开展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此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中国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努力帮助促进其他国家发展,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努力。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合思想;时代意蕴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影响至今,在马克思思想引入中国后,我们也吸收借鉴其精华,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共同影响下,才提出的为解决全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承载着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优秀传统思想中,都孕育着共同体的内涵。如“天下”概念,“九洲”思想,“和合”理念,“大同”观念等,都蕴含了中国古代就将世界万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是一体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个和谐共生的整体。所以我们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种“三位一体”文化的本质就是共同体的理念。

“和合”思想是中国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佛家等各种文化流派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思想产物,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文化精髓。“和合”思想讲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法则,是中华民族化解自然与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歧义的重要理论资源。“和合”承认各个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但是我们力求化不和为和,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的提出,吸收了中国古代“和合”思想的文化内涵,“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秉持和平发展,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谋天下大和以利天下之治。

(二)马克思的共同体理念影响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第一阶段是以人的依赖行为基础的共同体形态;第二阶段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共同体形态;第三阶段才是真是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前两个阶段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动力,社会生产力水平也逐步完善,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奠定必然的物质基础。在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得到高度重视,人性才得以真正解放。

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来看,世界各国目前都已处于三形态中的第二阶段,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相对独立性发展阶段。但是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关系贯穿始终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可或缺的联系。这样的不可或缺使人与人之间仍然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不能封闭僵化走独立发展道路,各国之间必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谋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这五大领域上,在这五个方面要建设的更好,就可以从整体上推进国家的进步。

第一,在政治上,各国必须平等看待本国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尊重各国发展利益,不做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行为,坚决放弃冷战思想和强权政治思想。并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进行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对话,国与国之间要创造一条新的交往道路,在彼此不一致的情况下,寻求共同点,同时保留差异,相互商量,建立平等对话的伙伴关系。

第二,在安全上,我们必须坚持通过协商解决分歧,谈判解决矛盾,协调应对各种安全问题,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但是,个地区仍有不和谐的因素威胁着国家发展,乃至人民的安全。为解决这种安全问题,各国应协调应对,共商对策,共同维护各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在经济上,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促进贸易和投资朝着更加开放和便利的方向发展,推动全球化迈向更高台阶。促进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发展,在处理南南关系和南北关系问题上,促进这两大关系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南北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让各地区人民都能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第四,在文化上,维护和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加强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使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各国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具有各自的历史链条和历史继承性,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历史特性,各国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应保留本民族特色,同时学习其他文化优秀的文明成果。

第五,在生态方面,各国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环境友好,保护环境发展,不能为了金山银山而放弃绿水青山。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时,一味的追求速度和效益,这使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矛盾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加深了,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阻碍。人类可以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但也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自然。處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进一步发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蕴

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共同繁荣进步。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当前一些西方大国搞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等影响了世界发展秩序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国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好的发展环境,自身发展更好后,对世界各国的发展进步也具有重要贡献。

其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加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国智慧在国际舞台上的散发。这大大提升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让世界舞台散发出强有力的中国之声。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类社会的进步也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稳定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各国可在其理念引导下,相互扶持,密切友好往来。在这种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边缘化国家可以增强国际地位,提升国家实力。各民族均衡发展,相互制约,一些国际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同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环球时报,2015-09-29.

[2]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

[3]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5-09 -3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11-08(2).

作者简介

郑雪涵(1996.02—),女,汉族,籍贯:吉林省洮南市,硕士研究生,单位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