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创新工作室管理提升的思考

2021-11-10 01:13于腾宇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

于腾宇

摘要:青年创新工作室是经济技术工作的新平台,也是充分发挥共青团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青年创新工作室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关键词:青年创新工作室;问题;策略

创新工作室是一支以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命名的专家团队,具有技术、技能、业务、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创新能力,是企业培养学习型、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另外,加快青年成才成长是加强“三个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青年创新工作室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年创新工作室建立目的和意义

通过建立青年创新工作室,调动广大青年员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培养及造就一批高素质、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青年骨干;鼓励青年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接,集约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专业领军人物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性、创造性、集体智慧,挖掘及培养青年专业队伍人才,并落实青年创新工作室工作机制。

二、青年创新工作室建立工作内容

青年创新工作室以在技术研发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创新能力的知名劳模、高技能人才及技术技能带头人为负责人,以企业的技能型人才及优秀员工为骨干,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员工素质,围绕生产经营、技能人才培养、重难点问题等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的员工队伍。

青年创新工作室要紧紧围绕企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关键技术岗位、关键生产环节,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等科技创新活动。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转换技术成果等方面开展专项创新活动,在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依托员工创新工作室及首席员工评比制度,以“传帮带”的形式开展技能教学,提高全体员工的知识、技能水平。

三、工作室发挥的核心作用

1、融入安全生产。解决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营销服务、技术问题;解决现有生产设备和优质服务暴露的问题,提高企业运营安全性及可靠性;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技术创新、技术革命和管理创新的作用,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确保员工在作业时的安全,开展系统的创新活动。

2、融入队伍建设。通过“创新工作室”开展“师带徒”、“一帮一”、“班组”等活动,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拓宽其成长成才渠道,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青年员工创新。

四、青年创新工作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在人员配备方面存在短板。创新人员是青年创新工作室发展的核心要素。但从企业现状来看,相关人员在履行创新工作室各项职责的同时,主要承担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本职工作,存在学习精力不足、创新项目投入时间短等弊端。表现在:①工作室成员本职工作繁忙,无时间投入新项目和新技术的研究,导致其疲于应对创新相关工作,影响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②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最前沿科研成果的创新带头人数量不足,不能及时掌握最新资讯;③创新培训师资的缺乏和创新培训的滞后导致了人才培养的薄弱。

2、制度建设不完善。青年创新工作室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运转需企业内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许多影响因素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项目成果的产出,致使创新工作室的制度建设存在不足,体现在:①青年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大多是各单位(部门,班组)技术骨干,无专职人员,他们的本职工作较繁忙,能参与创新工作室的活动时间少且零散。管理体系制定中对培训学习、研发交流、会议组织等活动的要求过于详细和刚性,与工作室成员时间分散的特性相冲突,这不利于激发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和推动创新项目。②创新工作室的立项研究无专项研发资金,主要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因此,一些成本稍高的项目无法立项,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③考核机制相对简单,考核过程往往以创新成果为导向,忽视了对工作室成员是否发挥作用的考核,不利于青年创新工作室的长远发展。④主要的激励方式是物质激励,缺乏企业文化和内在精神激励机制。除短暂效能外,不易满足员工尊重、成就、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精神需求,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3、成果转化需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不够。当前,完成的创新成果仅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研究成果仅用于本单位或部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为:①当前,青年创新工作室研发工作的组织工作站位相对较低,大多停留在企业生产线的具体问题上,甚至员工个人专业知识层面上,只满足于企业一般生产,成果产出后,无法进一步研究并向更高技术领域迈进。②项目知识产权认证进展缓慢,创新项目研发成功,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但专利申请滞后,部分项目甚至未申请专利。③推广力度不够,行业内成果交流活动少,专利保护和项目推广等意识相对薄弱。无相应的机制约束来完成品牌打造、实践示范、成果推广、市场调研、持续改进等一系列市场化工作,导致很多成果仍停留在某一工艺流程甚至某一班组生产阶段。

五、青年创新工作室管理策略

1、加强队伍建设。积极联系上级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培养人才,进一步提高青年创新工作室队伍综合素质。定期开展行业创新工作交流对标,充分发挥企业优势,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实现优势互补。开展联合创新工作,必要时探索引进高技能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定期创新指导,并探索领军人物专责负责机制。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参与创新。

2、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工作体系、细化分工、规范操作流程、合理规划场地、按需配置设备等措施,逐步夯实青年创新工作室基础,使创新工作室工作更加规范合理、科学高效。在人员方面,鼓励设立专人专岗,充分考虑并合理分配创新工作室人员工作量。修订相应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团队成员职责分工,建立健全责任制,确保参与创新的年度工作时间满足创新课题的最低要求。同时,研讨设立青年创新工作室项目攻关专项资金,在满足财务制度要求前提下,明确列支渠道及使用范围,推进创新项目的立项研发。

3、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相关激励政策,特别是以打造典型青年创新工作室为契机,搞好创新工作室建设相关工作。根据企业特点,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企业将创新创效作为员工表彰奖励、职晋升、培训深造的重要依据。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给予物质、精神双重奖励。开展优质宣讲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在创新工作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带动更多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畅通青年创新工作室职业晋升渠道,探索与经营管理、安全監管等多岗位的双向交流,激发青年员工参与创新工作的积极性。拓宽青年创新工作室研究成果参与表彰范围,将其纳入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大格局中。根据创新成果数量,转化实际生产效益和技能型人才数量等,考核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树立典型,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4、促进成果转化。创新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是检验青年创新工作室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使青年创新工作室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有效途径。青年创新工作室实现了创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实现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及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形成了显著的“蝴蝶效应”。青年创新工作室立足于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础上。创新与生产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打破了从实验室到生产过程的传统模式,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创新风险。

参考文献:

[1]袁利华.浅谈青年创新工作室建设[J].科学与财富,2017(36).

[2]马鸿源.关于新时代发挥好职工创新工作室作用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9(10).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