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和保健措施

2021-11-10 07:12:20康永明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猪场圈舍规模化

康永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目前,养猪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态势鲜明,规模化猪场的生产能力与经营效益备受关注。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提高猪的饲养水平和保健水平,是保证猪场长远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在规模化猪场生产阶段,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最为重要,可以对猪场的生产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1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概述

生长育肥阶段,猪的生长速度极快,需要耗费大量的饲料和营养,只有平稳渡过这一阶段才能实现“早出栏”“早盈利”。在实践中,生长育肥猪的不同生长阶段一般按猪的体重差异划分为生长期和肥育期。生长期,猪的体重为20~60 kg;其机体结构和器官组织方面尚处于发育不完善阶段,需要摄取大量营养和食物供肌肉骨骼生长和组织系统发育,因此这一阶段的猪不会增长太多脂肪。猪体重超过60 kg后即进入肥育期,具体体重以出栏记录为准,这一阶段猪的器官结构以及身体组织发育较为完善,抵抗力、消化力和适应力都比较强,肌肉骨骼生长速度放缓,但脂肪组织会飞速增长。

2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生长育肥猪时,要重点关注饲料管理、饲养技术管理、养殖环境管理和饲养模式管理几方面,以切实提升猪的成活率、脂肪增长率和出栏率。

2.1 饲料管理

生长育肥猪饲养过程中既需要促进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又需要保证猪的快速增重指标,所以必须保证饲料选配合理。养殖人员要保证生长育肥猪饲料干净、营养且丰富,严格控制饲料的数量和品质。生长育肥猪饲料的营养配比见表1。选择饲料时要避免有毒物质且保证饲料的适口性;同时,可在谷物类饲料中加入草子,并增加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1]。需要注意的是,生长育肥猪饲料类型应该因时、因地调整,饲料供应量和供应频次也要基于猪的需求灵活调控。比如,普通饲料、精饲料与粗饲料混合搭配,冬夏两季喂食次数要多于春秋两季。要保证饮用水洁净且温度适宜,最好喂自来水,不能直接饲喂裸露在外的地表水。

表1 生长育肥猪饲料的营养需要量

2.2 饲养技术管理

规模化养猪场同时进入生长育肥阶段的猪数量多,饲养管理压力大、工作量大且难度大,只有提高饲养技术的科学性才能保证饲养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养殖人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分群管理。所谓分群管理,就是将规模化养殖场内的生长育肥猪按照品种、批次、生长情况和体重等标准进行分类,将其分别放入不同的圈舍,再根据各圈舍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猪只间的冲突,减少撕咬、“欺生”等现象,为猪的安全提供保障。通常处于同一圈舍的猪都有着高度相似的生理条件,但是分群管理时也容易出现猪不配合的情况,此时可采取夜间分群或味道隔绝分群等手段提高分群的实效性。在正常条件下,生长育肥猪的分群状态应该一直保持到出栏。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猪群中存在生长状态特殊的猪,可视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单独分群。

(2)习惯培养。由于规模化猪场的生长育肥猪数量较多,养殖人员在饲养时往往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常常出现精力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饲养质量。为提高猪的饲养效果,保证猪的健康,养殖人员要帮助生长育肥猪建立正确的饮食、排泄习惯。比如,统筹规划生长育肥猪喂食时间、频率和位置,严格执行既定方案,确保生长育肥猪产生定时记忆;严禁生长育肥猪随意排泄,通过训练和引导帮助其形成定点记忆;做好喂食监管,使生长育肥猪养成正确进食习惯,避免相互争抢、撕咬等。

(3)密度控制。生长育肥猪饲养环节要强调圈舍内猪的数量管控,保障一定的养殖密度。在同一圈舍内如果养殖数量过多,会导致猪的生存空间变小、生活质量下降,打斗、疾病和死亡也会随之而来,不利于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为规避这些问题,养殖人员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兼顾圈舍利用率和生长育肥猪出栏率。比如,可以将10~16头生长育肥猪划为1群,也可根据生长育肥猪体型体重特点和圈舍面积差异,灵活调整每个圈舍的猪只数量。

(4)养殖环境管理。生长育肥猪需要生长在宽敞、明亮、安全及洁净的环境中,养殖环境管理环节,养殖人员应该重点关注圈舍的温湿度和洁净度。通常生长育肥猪圈舍内应保持恒温状态,不可出现过大的温度波动,以免导致强烈的应激反应。应基于当季温度规律和换季温差变化优化温度管控,尤其是在冬夏两季,饲养人员需额外关注降温防暑和保温抗寒工作。环境湿度管控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了解生长育肥猪的理想湿度条件,进而为达成这一条件而不断努力。比如,保持圈舍整体干燥,相对湿度以60%~70%为标准严格控制。需要注意的是,生长育肥猪圈舍内的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湿度过低会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因此结合实际情况调控湿度至关重要[2]。养殖环境管理还应该关注环境污染问题,要对其排泄物进行有效管理,并关注大气和水污染问题,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圈舍,从而影响生长育肥猪健康。

3 规模化养猪场的保健措施

3.1 疫病防治

规模化养猪场生长育肥猪要做好防疫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控制传染病。实时监控猪群状态,及时发现、尽早救治和隔离。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以保证生长育肥猪健康生长为第一要务,全面统筹规划,切实保障猪群健康。比如,将保健添加剂加入饲料,为增强猪的抵抗力做好充足准备;严格制定和执行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规范,加强圈舍环境管控;定期对食槽、排泄点进行清洁,对圈舍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一旦群体中出现传染病病例,必须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做好病猪所在圈舍和同圈舍猪的消毒工作;若出现死猪,则需要妥善处理尸体,避免其成为新的传染源[3]。此外,规模化养猪场应及时为生长育肥猪接种疫苗,尽可能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3.2 清洁和驱虫

不干净的圈舍环境不仅容易滋生细菌,还会增加寄生虫病的发生几率。猪生长育肥阶段最常见的寄生虫有4种,即蛔虫、姜片虫、疥蜻、虱子。这些寄生虫会寄生在生长育肥猪的体内外,对其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当猪体内外的寄生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食欲下降、免疫能力弱等情况。因此,加强对生长育肥猪的有效性驱虫十分重要。具体措施有:对饲料、饮用水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不含寄生虫或病原体后才能使用;进出圈舍的养殖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将寄生虫带进圈舍;大规模养猪场提高机械化饲养设备、自动化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普及率对于防制寄生虫病的发生也十分重要。同时,养殖人员还应该对猪群进行定期驱虫,要关注养殖细节,如猪的日常活动轨迹、食量、饮水量及增重情况等,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并结合经验判断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态,如果有寄生虫就及时进行针对性驱虫。

4 小结

总而言之,生长育肥猪是规模化猪场生产的最关键阶段,只有保证这一阶段饲养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确保猪只健康成长,保障猪场的经营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养殖人员必须保证饲料安全,饲养密度与方式正确,强调生长育肥猪的习惯培养,并从预防疫病的角度出发深化保健管理。

猜你喜欢
养猪场圈舍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28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26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4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