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叙事下的意境之美

2021-11-09 09:52蒙克
雪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婚外情圈套抵抗

认识徐清松也很久了,只是没怎么聊写作上的事,彼此在微信上偶尔聊聊日常琐碎,日子也就这样过去。忽然有一天,就聊到了小说,聊到了创作。他就把曾经发表在《西湖》2017年第4期上的短篇小说传了过来,我才得以了解这老兄写作上的收获。不读不知道,这一读,让我惊诧,这老兄在元小说的写作上这么凶猛,你就看那题目吧——《一个句子对作者和读者的抵抗》,既有陌生化,又有你不知他在玩着什么猫腻儿,你只有读进去,才恍然大悟:哦,还有这样的小说?

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做着较量,看谁能制服得了谁

小说借助“句子”这个符号,“我”作为主体视角叙述,通过既是读者又是主人公的“你”,在机场候机厅两个小时候机阅读这篇小说展开叙事,引出裸辞无业的作家“徐清松”在咖啡馆的偶然相遇,触动作家以戏仿性将“你”视为小说主人公来写,以缓解工作和写作上的困境。故事通过“婚姻圈套”“婚外情圈套”和写作“圈套”的设置,以碎片化方式将这一系列带有抵抗性情绪的碰撞,幻化出一种诗化的叙事语境和叙事视角多维的连贯性,解决了双重危机(即婚外情危机和写作危机)。

首先就叙述视角所指,徐清松做了多维度聚合,他曾在一篇文学论稿中做过这样阐述:“小说中的“我”就是一个句子,而小说主人公“你”则是这篇小说可能存在的一个读者,是一种自我对象化,至于小说中的“徐清松”则是一种自我他者化。”这里,叙述视角“我”与“徐清松”及文本之外的作者徐清松这三重属性也就是同一个人,又非属于同一个人,是多维度的聚合。元小说作家将自己植入文本,既像徐清松所讲的“是一种自我他者化”,又略带戏仿。用帕特里夏·沃芙的话说是“恣意张扬作家创作的想象力”。总之,在篇幅有限的文本里设置这样的视角聚合,彰显着作家娴熟的技术性和自我突破的野心。

其次就写作导向方面,则是作家和他笔下的主人公做着较量。

小说是以两条主线推进,第一条是以“你”——即那位获得高级职称的中学语文教师的“婚姻圈套”和“婚外情圈套”的不幸者又是始作俑者,确切地说是抵抗者(抵抗作家“徐清松”和他发表杂志的小说)从机场候机展开的故事情节;第二条是以“我”(即句子)和“徐清松”二者合一形成的写作“圈套”为主导,对主人公展开一系列的“圈套”,完成双重危机的叙事。小说中两条线索时而交叉,时而融合,融合之处即是有关作家“徐清松”如何对主人公的“算计”和决定故事如何“解套”,在写作导向上对主人公所呈现出的一种“抵抗”碰撞。而主人公这位忠实于本职工作、很有责任感的“你”也在“抵抗”作家文本,首先是对一个逗号的“抵抗”,即故事开篇读到那个逗号,认为是多余,做删掉处理,表现出他阅读的认真和苛刻。但读到这里方知是作家特意为之的时候,也就将逗号做了保留,从而产出对作家要耍什么花样的抵抗心理。其次是故事结尾,主人公对句子“我”表达着这样的质疑:

作为小说主人公的你读到这里,终于和小说的开头牵连起来,你从容不迫又软中带硬地问我:句子!你的这篇小说已经结束了,你开头承诺的以逗号作结为什么还没有实现?我很想看看你是如何实现的。

这是一种较量,是一种抵抗。主人公与作家就写作技术问题展开的对决。作家“徐清松”如何主导写作进程,又如何在“设套”后“解套”,这是一种考验,而更大的考验则在主人公身上:

你的重心不由自主地回归到上面提到的“婚姻圈套”中了——小说作者也就这点伎俩,前面甩个包袱,隔一段再解个套,或者前面露根线,中间伏起来,后面再露出来?

被写作者与写作者的较量,是在暗流涌动中进行,而不是正面的强烈冲突,这里面既体现了小说艺术美学思想,又恰切了一向将卡尔维诺尊为导师的徐清松对导师的那篇《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深刻领悟与发扬,将沉重的以轻逸消解,将浓烈的用清淡加以稀释。

小说主人公“你”从“婚姻圈套”走进“婚外情圈套”,他如何解套,是建立在他的道義和理性思考上。小说中有两条短信细节,既是“上套”,又是“解套”。且看第一条:秦淮河畔,翘首以盼。第二条的回复:府南河边,回头是岸。这两条短信都合辙押韵,一个是在南京,一个是在成都,巧的是都与河边有关。前者是南京的秦淮河,女士表达的是一种急切的期待,盼望情人能快速到来。而后者表达的则是成都的府南河,男人警醒,幡然悔悟,断绝这种不正当的关系。之所以能在候机厅短短的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让主人公幡然醒悟,小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机场候机厅看到一家三口出门旅行的幸福场面;二是发觉情人QQ空间里那些与不同男人的合影照片;三是想到老婆参加闺蜜的女儿生日宴所听见的那句“你肯定不是我最后的男友”一席话,瞬间清醒自知他也不是那位“女强人”的最后一个,仅仅是过客而已。理性的思考源于对亲情的眷恋,是妻子儿子一家三口的和睦幸福将他从出轨的边缘拉了回来,或许也正切和了开篇将他以一个读者同时又以一个主人公的身份被牵扯进来,俯视自己一路走来的对与错、美与丑、情与爱,让他能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规避了错误的行径。

小说的结尾,读者出场找到作家“徐清松”对质小说叙事的真伪,这是写作“圈套”这条线索的延续,是对构成“圈套”的这部小说创作艺术的一个最佳诠释,同时也是对写作“圈套”做最后的一次抵抗的消解。

当主人公彻悟后,却依然不忘小说中提到的逗号结尾一事。在这里,文本就读者与作者的较量用足了心思,作家“徐清松”将最后的杀手锏抛了出来,将冲突推上了制高点:

我早就料到你有这一手,你还记得这篇小说的前半部分中有“他(小说作者徐清松)对你的算计只有等你完全看完这篇小说之后才能得以清算”这句话吗?现在,的确是时候了。

故事两条线索在此的聚焦,接下来以非常平静的笔触和思考让主人公朝着机场退票处迈出步伐:“一步,两步,三步,”印证了以逗号收尾的自信和力量,就像主人公对婚外情的幡然悔悟一样的果断和坚决。在这里,“徐清松”制服了主人公,让主人公回归到婚姻家庭,同时,也完成了写作上对命运抵抗的胜利,即印证了写作上的完善,完善了因失业而彷徨和无助造成的困顿境遇的改观。这种抵抗来自作者与读者之间,又来自作者与自己命运之间的抵抗,是双重性的。

这篇小说主旨具有多义性,即婚姻与婚外情、读者与作家创作虚构性的抵抗、写作困境与个人命运的碰撞,都在写作导向的指涉中完好地得以规避和消解。

这篇小说像一幅有意境的画作,让你轻松读懂故事和人物的关系

徐清松在叙事视角的转换和文本架构的处理上,显示出不凡的策略、机智与审美意指。小说以碎片化处理展示对叙事视角转換的一种无缝焊接,有着鲁尔福的《佩得罗·巴拉莫》视角转换恰到好处的自然、和谐和天衣无缝,但文本在片段与片段之间的处理不像《佩得罗·巴拉莫》是靠人物对话来衔接,而是用事件和空间的转换。这种复杂的结构犹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绘画,以立体几何图形连接、交叉,人物与物体及动物呈线条衔接,虽然抽象,却极富想象力。看这一段:

不过,这隐约的折扣在下一秒钟就填补回来,因为那声“叮铃铃”的短信提示音转移了你的注意力——秦淮河畔,翘首以盼。简短的八个字,没有落款也没有称呼。你顿时心领神会,就像几个月后坐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候机厅阅读这篇小说时,为排解作者与叙述者的刁难而转头望着走出机舱的乘客,转念间就想起两个小时后你将会满怀期待地踱出候机厅,抬眼可以见到满怀期待的她的那一刻……

在这一段里视角由成都宽窄巷子的壹丁咖啡馆转换到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没有用过多语言交代,并且又连贯到“婚外情”要见到的那个“她”身上,这里仅用了“几个月后”和“两个小时后”,既有空间的交代,又有意识上的“转念间”的交代,不同场景和人物都在瞬间闪回到读者面前。这跟几何图形相互衔接、叠加拼在一起那样完美、紧凑,无缝焊接一样。这种转换,从小说的开头至结尾,都十分的连贯,尤其其中的旁白,也都自然、恰切,如:

许多年以后(这是小说作者的意思:马尔克斯在2014年4月18日凌晨刚刚逝世,为纪念《百年孤独》永不孤独,就让小说作者在此给大师致个敬吧,聊作缅怀——这一句的稿费杂志社就别算字数啦,你们那么穷!)……

文本中有许多处这样的旁白和互文性,而这段旁白看似闲笔,其实是为后边所设置的伏笔,可以说没有这一段的交代,后边开座谈会就显突兀。所以说,经典的小说,没有闲置的笔墨。

如果说叙事视角的转换仿佛毕加索对几何图像恰到好处的拼接,那么从文本结构布局来看,其意境与审美,又与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三个世界》极为相似。

“我”代表着湖水,“你”代表着湖面的落叶,“徐清松”则代表着水中潜游的那条鱼。要抵抗的事件则是倒映水中的树影与天空。可以说小说就是这样一个布局,其意境在此有着更深层次的逻辑性:水与鱼的关联,落叶与树的关联,树和天空的倒影与水的关联。“我”(水)浮着“你”(落叶)是不是一种抵抗呢?而“我”与那条鱼(徐清松)又是不是一伙的呢?水养着鱼,反过来鱼的游动又有助于水的活性。尤其是这条“鱼”潜伏在水中,即可以静止,又可以游动,他在幕后操控着这一切,而这一切对他是挑战,同时也是他挑战这一切。深不可测的树影和天空则是那两个双重危机——婚姻危机和写作危机的隐喻。

从文本深层内涵的美学旨指上,则体现出一向视卡尔维诺为自己导师的徐清松对卡氏文学观的精准把握和继承。文本的沉重之处:主人公“你”,得知是老婆与他人一手策划了让自己醉酒陷入“婚姻圈套”,被蒙蔽的痛和沉重是其一;裸辞失业,又遭写作投稿受阻的“徐清松”,这种困境与打击是其二;而对较真的读者当面对质双流机场并无那本文学期刊的售卖和在本市召开的座谈会都属于子虚乌有,对无知的读者那种痛又并不轻易表现,小说家则无奈地表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何必较真呢?”这何尝不是一种痛,或者说是一种沉重呢?而文本避重就轻,以轻逸之笔带来轻松的阅读体验,则体现了作者的美学探求和关怀。

读完徐兄的这篇小说,觉得他在元小说创作的这个领域,做了很不错的探索与创新,实现了质的飞跃和突破。我们深切地关注并期待他在今后的创作上突飞猛进,取得更大更丰硕的成果与我们分享。

【作者简介】蒙克,原名刘晨,原籍黑龙江明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表文学作品,后进京打工与文学断裂二十余年,现重新拾起,主要创作小说和文学评论。

猜你喜欢
婚外情圈套抵抗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篮球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丈夫有婚外情,离婚能索赔吗
套圈就是圈套
婚外情
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