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植 吕红波 付震 冯亚耐
宁夏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着黄河上中游及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资源性缺水等客观因素,区内河湖湿地以引黄补水为主要水源,仅够基本维持现状水面。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用水量需求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有限的黄河水资源须优先保障生活、工业、农业等用水需求。因此,在区域范围尺度下,如何提高水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率,节约并替代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为河湖生态补水寻找可能途径,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宁夏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全区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近60%的耕地灌溉用黄河水、78%的人口饮用黄河水。宁夏生态环境脆弱,86%的地域年降水量在300 mm 以下,西、北、东三面被沙漠或沙地包围,生态环境敏感复杂。南部水土流失、中部土地沙化和草地退化、沿黄湿地水体污染、引黄灌区土壤污染和次生盐渍化、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问题,都是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年来,按照“节水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思路,宁夏以不到40 亿m3的黄河水资源量,保障了全区近700 万人民、近60 万hm2(900 万亩)灌区、宁东能源基地、湖泊湿地等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的用水,为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宁夏河湖湿地以北部区域为主,主要分布在黄河干流两岸的黄河冲洪积平原,包括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两大类。20 世纪50 年代银川平原湖泊湿地面积约530 km2,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围湖造田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生产与生活用水成倍增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用水严重挤占了河湖生态用水,宁夏引黄灌区天然生态环境用水大量减少,加之各湖泊独立分散缺乏水源等因素,宁夏湖泊湿地面积也随之锐减,至20 世纪80—90年代,银川平原区湖泊湿地面积约为240 km2,10 年间大约减少了51%。多地引水淤灌将湿地开发成农田,导致灵武东湖、青铜峡连湖等大批湖泊逐渐萎缩和消亡,2000 年锐减至117 km2。2000 年后随着河湖保护以及恢复工程的实施,逐渐恢复了部分湖泊湿地的生态补水,宁夏湖泊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逐步得到抑制,但同时,这部分补给生态的水量,挤占了农业用水,又带来新的问题。目前宁夏水面面积1 km2及以上的湖泊有25 个,总水面面积205 km2。面积在1 km2以上的典型湿地有14 个,湿地面积656 km2。
宁夏主要河流有黄河干流及其支流,境内黄河及其各级支流中,流域面积大于1 000 km2的有10条,大于10 000 km2的只有黄河与清水河2 条。黄河干流是宁夏主要的供水水源,流程397 km,占黄河全长的7%,多年平均入境水量297 亿m3(1956—2016 年)。支流有清水河、苦水河等一级支流,葫芦河、泾河等二级支流,另外还有黄河流域内流区和内陆河区。宁夏本地水资源总量为12.115 亿 m3,平均产水模数 2.34 万 m3/ km2,其中地表水资源9.056 亿m3,地下水资源量计27.746 亿m3,重复计算量24.687 亿m3。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境内流域最大最小相差13.9 倍。其中泾河为产水最多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12 亿m3,其次为清水河流域 1.74 亿 m3。
这些河流的主要特点是水少沙多,水质差,年径流变化大,水沙主要集中在7—9 月份,分别占全年水、沙量的60%和90%以上,枯水季节水量很少,矿化度较高,不易灌溉和人畜饮用。河流多属季节性山洪性沟道,平时干涸,汛期则有山洪水下泄,但历时甚短,难以利用。在平水和枯水年份,小洪水补给湖泊、湿地等,消耗于蒸发;在丰水年份,大洪水汇入排水沟,难以蓄用。随着人口、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处理厂排放标准偏低,且现有城市排水系统未实现雨污分离,导致部分水域未达到功能水体的要求,水污染形势依旧严峻。
宁夏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一区多点”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和“其它点块状分布重点生态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祖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障着黄河上中游及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2018 年宁夏黄河流域内各行业总用水量70.11亿m3,总耗水量41.86 亿m3,其中生态用水量为2.57 亿m3,占总用水量的3.7%,生态耗水量为2.41亿m3,占总耗水量的5.8%。农业耗水最多,用水量59.65 亿m3,耗水量34.31 亿m3,分别占比85.1%和78.2%。如图1 所示。
图1 2001—2018年宁夏生态用、耗水变化趋势图
水资源短缺,掣肘生态环境建设。据宁夏相关研究,湖泊目标生态需水量合理区间为湖泊基本需水量的20%~70%,即湖泊目标生态需水量超过基本需水量20%~70%以上,才能维持基本的湖泊水体自净能力。按40%计,现状年湖泊基本补水量为2.2 亿m3,则宁夏湖泊目标生态自净缺水量0.88 亿 m3。
宁夏湖泊主要由渠道补水以及农田排水补给,其中排水沟道水质较差,为Ⅳ类以下,湖泊水质难以达到功能要求。银川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仅180~210 mm,蒸发量达1 000 mm 以上,目前湖泊现状补水量约2.2 亿m3,仅够维持湖泊的蒸发量,使湖泊水面面积基本维持现状。由于缺乏水体交换且蒸发作用强烈,各类污染物集聚在湖泊湿地之中,加重了湖泊水质的恶化。如沙湖、阅海、星海湖等相继出现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生态空间格局逐步形成,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形势良好。但目前的生态保护形势与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低,生态依然脆弱。自2005 年宁夏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北部引黄灌区引黄河水量由1998 年的89.94 亿m3的历史最大值减少到2018年的59.08 亿m3,减少了30.86 亿m3。同时,引黄灌溉地下水埋深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青铜峡河西灌区地下水埋深由1998 年的1.52 m 下降到2.25 m,埋深增加了0.73 m;其他灌区地下水埋深也成下降趋势,下降深度0.36~0.62 m。为维持宁夏引黄灌区生态绿洲安全,保障现有灌丛、草甸、沼泽湿地等生物多样性,避免重蹈华北和民勤的老路,灌区地下水位埋深不能低于2.5 m。
因此,在不增加引黄分水指标的前提下,优化现有水资源配置,成为宁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先行先试区的唯一途径。
黄河水资源量相对固定,无法无限供给。需要在水资源可承载的基础上,保障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入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对达到或超过取用水总量指标的地区,严格实施取水许可限批,将取水量控制在73.27 亿m3以内。制定取用水总量管控措施,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加强用水过程控制。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各业用水,重点保障贫困地区水资源供给,维持重点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强化多水源联合配置能力,以黄河水为主,统筹配置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矿井水等水源。
今后一段时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各要素,把握生态、生产、城镇空间水资源动态平衡基础上,充分挖掘社会水资源利用过程全链条、各环节节水潜力。
深化转变农业节水模式。发展农业灌溉和田间工程技术,优化灌溉制度,实施灌区信息化管理,配套自动控制系统,加大输配水管控,实现精准灌溉。在满足灌区水生态系统稳定,植被覆盖不退化、湖泊湿地不萎缩的条件下,促进传统节水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转变。
持续推进社会系统节水。坚持“全程、全面、全民”节水,深入实施“四大节水”行动,促进大型企业实施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快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管网系统改造,强化节水器具使用。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城乡生活及各地各行业用水定额体系和节水评价体系。加强节水型灌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社区等各类载体建设。持续深化水资源税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用好水资源税、阶梯水价的经济杠杆约束作用,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水资源向集约高效转化。
根据调查,现状宁夏55 个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3.7 亿m3,21 个煤矿矿井疏干水0.5 亿m3,而中水及矿井水利用量仅为0.4 亿m3,利用率较低,还有较大的利用潜力。探索实行非常规水配额制管理,并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将非常规水资源作为传统水资源的有效补充,在有条件的区域和行业,加大矿井疏干水和中水利用力度,弥补用水不足。
推广中水综合利用,减少新鲜水用量。加强城市中水回用,对于城市道路清扫、市政绿化、车辆冲洗等优先使用中水。配套完善非常规水利用设施,配套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基础上提升处理标准,将再生水纳入供水管网体系。制定非常规水利用相关条例、办法,对用水总量已超过红线指标县区内新建工业项目,采用取水许可、计划用水作为制约手段,促进企业积极使用中水。
在不打破原有水网体系、不新增引黄水量、不改变现有一二三产业供水格局的前提下,从区域已有水资源出发,内部挖潜,以人工湿地及其他合理、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在沿黄重要退水节点或其他集中性退水渠道,建设生态净化工程。在成本合理、运行安全、管理可靠的前提下,以集中型净化工程为载体,全面提升重要排水沟末端退水水质,整体削减区域水污染物总量,重点是削减总磷、总氮等营养物质,及全盐量、矿化度等盐渍化指标。
利用现有渠道或新建生态引调水工程,将净化后水体补充至宁北引黄灌区原有引水渠道,增加区域生态水量,提高区域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遵循节约水资源、适度控制湖泊面积、保障湖泊生态需水的调配原则,以深度净化后的农田退水、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为水源补充河湖生态需水,减少和替代黄河水直接补给河湖,节约黄河优质水资源。最终形成以人工湿地为源头,以引调水渠道为脉络,以重要河湖为受纳水体的水循环体系。
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和部署,在南水北调西线等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尚未实施以前,立足宁夏现有水资源,在宁夏北部、黄河以西、贺兰山东麓范围内,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提高生态用水保障率,修复及改善重要河湖的生态功能,改善重要河湖和入黄退水水质是十分必要的。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的重点是稳步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建设低成本水质净化工程,将有限的水源多次利用,适度缓解生态用水矛盾。同时,加强对宁夏重要河湖的生态修复,提升自净能力,形成生态健康河湖体系,打造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生态修复与协同发展先行先试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