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企业生存面临着很大困难。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文章围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10-125-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10.06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出现在建筑市场上,建筑项目呈现多元化趋势,也为工程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和管理要紧跟时代步伐,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建筑行业情况看,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存在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工程质量问题,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1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建筑材料质量优良,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但是从目前实际施工过程来看,部分企业忽视了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使建筑材料无法发挥其应有功效,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一些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味地关注建材价格,选择价格相对低廉但质量不高的材料,这样虽然能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但是降低了工程效率,对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采购建筑材料时,施工企业不能只关注价格,而是要更加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要对建筑材料严格把关[1]。
1.2 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实践了解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工期较长,内容繁琐,对施工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需要聘请具备专业技术、综合素质高的施工人员。这也要求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自身素养,企业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减少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
从现阶段发展来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优化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得到长远的發展,施工企业要在工程建筑过程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的施工水平和技术水平。
1.3 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施工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解决环境管理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在对建筑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后,要及时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协调沟通,尽全力修复和改进,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力保护环境和生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1.4 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会采用很多施工技术,以保证工程建筑效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施工企业并不注重技术的创新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依然沿用以往陈旧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导致无法发挥技术的优势,无法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施工效率严重低下,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创新施工技术,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施工人员创新思维,加强学习施工技术。
2 解决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2.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让建筑企业得到全面发展。
为此,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其中,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包含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工程师、班长生产工人等重要职位负责配合检查、落实的质量管控制度、自检自查的安全责任制度,以此规范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管理等各项行为,提升质量控制工作效率。
同时,施工企业要以这一质量管控制度及自检自查安全责任制度为基础,建立其配套质量监管制度,对建筑质量管控制度是否得到落实、施工环节是否规范等内容展开监督,保障质量管控相关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此外,施工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明确奖惩制度,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工程质量,为建筑质量监管提供依据[3]。
2.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是建设施工的重要参与者,建设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及管理效率。作为施工企业,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施工人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施工建设期间,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施工技术,学会使用施工设备,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建筑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大多会聘用农民工进行施工,这些农民工虽然身体素质较高,但是文化水平较低,不会使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和设备,对提高施工质量带来的一定的阻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工企业要加大资本投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施工团队。
在此基础上,要全面落实责任制,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施工企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施工中的特殊环节,可以交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对于难度较低的施工环节,则可以让普通施工人员完成,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3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质量和安全问题,各个施工环节都与安全、质量直接挂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施工企业的工作,对施工方案和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审核,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在施工之前,要结合施工材料和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量,制定详细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做好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质量,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随着建筑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促进建筑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要把好质量关,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放在首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性,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
施工单位还要强化对竣工验收阶段的管控力度,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基本情况等内容为基础,建立完备的竣工验收安全监管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必要时还要根据建立追责制度,充分保障质量控制工作有效性。
2.4 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为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施工企業要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合理配置资源,维护施工秩序,提升施工质量,实现质量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为此,施工企业要加强项目前期勘察工作,更为科学、全面地收集项目水文等数据资源,并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科学设计施工技术等具体方案,为项目质量管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同时,施工企业要根据这一施工具体方案,科学安排施工工期,明确各环节的具体任务与具体质量管理目标,并结合施工质量管控体系,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及责任,推进项目质量管控工作。
此外,施工单位要引入先进技术和新的施工材料,例如绿色环保材料等,借助先进技术掌握建筑质量环节,减少建设后期的运营成本与维护成本,提升建筑质量管控能力,延长建筑使用时间。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将安全与质量放在首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施工能力,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源.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0(19):35-36.
[2] 李增武.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0(2):97-100.
[3] 陈俊杰.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