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惠 喻武
摘 要 探究色季拉山典型植被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为气候变暖下碳循环机制分析奠定基础。对色季拉山高山林线附近北坡杜鹃、急尖长苞冷杉、急尖长苞冷杉×杜鹃混交林和南坡杜鹃、方枝柏×杜鹃混交林、方枝柏SOC含量与土壤SOCD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色季拉山高山林线南、北坡土壤SOC含量与SOCD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极显著或显著减小,且其SOC和SOCD分布均具有“表聚效应”;混交林SOC、SOCD均大于纯林;土壤深度与SOC总含量和SOCD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
关键词 高山林线;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密度;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8.014
土壤有机碳(SOC)是反映森林土壤肥力状况的关键因素,测定其含量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核心环节[1]。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主要来源于腐殖质和动植物残体[2-5]。森林土壤有机碳量占全球土壤碳量的73%,它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不仅对陆地碳库及动态变化产生影响,也对全球碳收支平衡发挥重要作用[6],更是衡量森林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高山林线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和分界线,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7],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属于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热点[8]。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将导致林线海拔和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发生变化[9-10],并影响SOC储量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此外,高山林线区域冬季气候寒冷,积雪覆盖、土壤冻结,影响有机碳分解和其动态变化[11-15],气候变化使枯落物和SOC分解速率发生变化,导致高山林线土壤在春季排放更多温室气体,进一步促进气候变化进程[16]。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境内,植被带谱完整,具有较典型的高山林线。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林线海拔最高的区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17-18],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组发现并印证了林线海拔最高川西云杉林分布在4 600 m,大果圆柏分布在4 900 m[19]。而对位于林芝境内色季拉山高山林线的研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小气候特征[20-21]和森林群落多样性[22]。近年来,随着温度升高、林窗形成等气候变化,其林线过渡带的部分植物物种有向上迁移的趋势[22],这一趋势对高山林线土壤碳收支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其SOC储量,并可能对区域气候进程发挥作用[23]。高山林线上侵是否改变色季拉山乃至青藏高原林线土壤有机碳库的“源”“汇”平衡,仍需进一步研究。色季拉山小尺度土壤固碳特征的研究,可减少对青藏高原大尺度研究中的误差,提高研究土壤碳库的精准度,有助于探究林线随局部环境或立地条件改变而上下波动的原因,并为后续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固定速率及碳循环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研究选择色季拉山高山林线附近典型植被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其中以北坡:杜鹃、急尖长苞冷杉×杜鹃混交林、急尖长苞冷杉,南坡:杜鹃、方枝柏×杜鹃混交林、方枝柏群落为主,探讨其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特征,以期为该区气候变化下的林线升降和碳迁移特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13]。本研究区域位于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A站),具体位于318国道林芝地区八一公路段113道附近的林线地带(29.36°N,94.35°E),海拔超过4 100 m。公路北侧(阴坡)分布着以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为主的原始林,而南侧(阳坡)则是以方枝柏(Juniperus saltuaria)为主的原始林,形成两树种林分的相对分布景观。在林线过渡带,以常绿灌木薄毛海绵杜鹃(Rhododendron aganniphum var. schizopeplum)为优势种,广泛分布于其中,并在林内形成2~3 m高的杜鹃矮曲林,成为亚高山森林的亚冠层;在林线之上,该物种作为优势种密集分布,形成典型的高山常绿灌丛,植被高度在0.5~2.0 m,并呈现随海拔增加而显著降低的趋势[24]。常见的伴生灌木为黄毛海绵杜鹃(Rhododendron aganniphum var. flavorufum),一些落叶灌木如山生柳(Salix oritrepha)、西南花楸(Sorbus rehderiana)、柳叶忍冬( Lonicera lanceolata)、华西忍冬(Lonicera webbiana)、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冰川茶藨子(Ribes glaciale)和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等通常分布在林缘、林窗等地。林下物种主要包括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扫帚岩须(Cassiope fastigiata)、毛小叶垫柳(Salix pilosomicro-phyua)、委陵菜(Potentilla spp.)和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等[24-25]。
1.2 样地设置
样品采集于2020年7—9月。在北坡杜鹃(RH)、急尖长苞冷杉(AG)、急尖长苞冷杉×杜鹃混交林(AR)和南坡杜鹃、方枝柏×杜鹃混交林(JR)、方枝柏(JS)群落内,各设置3个20 m×20 m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采用“五点混合法”取样,并将混合后土壤作为1个样品。采用分层挖方法,挖取深度为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的土壤。将采集的土样经自然风干后,揀出草根和石块,用四分法取适量土样,研磨,过2 mm筛用于土壤化学性质检测。同时,使用直径5 cm环刀分层采集原状土壤用于物理性质检测,每层3个。样地基本情况见表1。
1.3 试验方法
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
1.4 数据处理
1.4.1 计算公式
某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计算公式:
SOCD=SOC×D×E×(1-V)/10 (1)
(1)式中,SOCD为有机碳密度;SOC为有机碳含量;D为土层厚度;E为土壤容重;V为直径≥2 cm砾石所占百分比。
1.4.2 数据处理
在SPSS 22.0中对不同植被类型SOC、SOCD的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LSD法,并在差异显著时进行多重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土壤深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间的相关性,显著性水平α=0.05;数据分析和绘图采用Origin。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层深度对土壤SOC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植被SOC含量最大值出现在0~20 cm土层,并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三种类型植被0~20、20~40、40~60、60~80 cm土壤SOC含量总和分别为324.05、179.97、138.21、81.93 g·kg-1,分别占整个剖面总和的44.75%、24.85%、19.09%、11.31%。在0~20 cm土层,SOC含量南、北坡混交林最高,高山灌丛次之,高山森林最小。不同植被土壤在20~40 cm土层SO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2.2 土层深度对土壤SOCD的影响
由图2可知,南、北坡高山灌丛和混交林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高山森林土壤SOCD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0~20、20~40、40~60、60~80 cm土壤SOCD总和分别为476.60、356.31、291.81、180.75 g·cm-2,分别占整个剖面总和的36.51%、27.29%、22.35%、13.85%。南坡三种类型的植被土壤剖面SOCD总和为728.22 g·cm-2,各样地分别占29.60%(RH)、37.60%%(AG)、32.80%(AR),北坡土壤SOCD总和为577.25 g·cm-2,各样地分别占30.76%(RH)、31.52%(JR)、37.72%(JS),且有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仍需进一步研究。南坡0~20 cm土层SOCD最高(AG),达118.49 g·cm-2。
2.3 土层深度与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表明,SOC、SOCD与土层深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0.807**,SOC与SOCD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73**。即土层深度与土壤SOC、SOCD皆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土壤SOC与SOCD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3 讨论
森林土壤碳储量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26-27],研究其垂直分布特征对土壤有机碳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重要意义[28]。林分类型使微生物群落和分解速率不同,进而使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差异[29],大量学者认为,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格局[30],本研究也证明了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有显著影响。部分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混交林高于纯林[31],而王静等认为纯林土壤碳储量高于混交林[32]。
色季拉山高山林線南、北坡三种植被土壤SOC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土壤SOCD,南、北坡高山灌丛和混交林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高山森林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南坡0~20 cm SOC分别占剖面总和的51.14%(RH)、49.73%(AG)、34.04%(AR),北坡0~20 cm SOC分别占剖面总和的43.87%(RH)、51.82%(JR)、34.10%(JS),有明显的“表聚效应”,这与许多研究结论一致[23,33-34]。由于表层枯落物和腐殖质层较厚,微生物分解其产生含C化合物,对SOC的积累产生一定影响,因而表层土壤的碳储存能力较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枯落物和植物根系分布减少,有机质来源减少,微生物分解速率降低,SOC的积累速率也随之降低[35]。
色季拉山高山林线,南坡混交林(AG)SOC含量最高(161.40 g·kg-1),高山灌丛(RH)次之,高山森林(AR)最小;土壤剖面总SOCD也是AG样地最大(273.79 g·cm-2)。色季拉山南、北坡高山森林土壤剖面SOC总含量(216.56 g·kg-1)和总SOCD(456.60 g·cm-2)均大于高山灌丛(210.96 g·kg-1、393.09 g·cm-2),说明高山森林土壤碳汇能力强于高山灌丛,与谢锦[36]、吴雅琼[37]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有显著影响,且混交林大于纯林;南、北坡不同植被SOC含量与SOCD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1);SOC与SOCD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参考文献:
[1] 胡慧蓉,马焕成,罗承德,等.森林土壤有机碳分组及其测定方法[J].土壤通报,2010,41(4):1018-1024.
[2] 马素辉,牟翠翠,郭红,等.祁连山黑河上游多年冻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J].冰川冻土,2018,40(3):426-433.
[3] 史飞,徐梦,张旭博,等.藏东南色季拉山西坡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5):942-953.
[4] Pan G X,Li L Q,Wu L S,et al.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in China's paddy soil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10,10(1):79-92.
[5] 刘合满. 西藏东南部色季拉山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呼吸作用特征[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
[6] 荣兴民.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分异特征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4.
[7] 张林,吴彦,吴宁,等.林线附近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非生长季磷素形态[J].生态学报,2010,30(13):3457-3464.
[8] 李艳忠,罗格平,周德成,等.天山北坡高山林线分布的生态地理特征[J].中国沙漠,2012,32(1):122-131.
[9] 李圣文,王晓东,吴正方,等.长白山北坡和西坡林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对比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2):54-55.
[10] 王晓雨,于大炮,周莉,等.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15,35(1):116-124.
[11] 司高月,李晓玉,程淑兰,等.长白山垂直带森林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有机碳动态—基于稳定性碳同位素分析[J].生态学报,2017,37(16):5285-5293.
[12] 徐梦. 海拔梯度及土地利用方式对藏东南地区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13] 杨红,扶胜兰,刘合满,等.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0):15-23.
[14] 陈文静,贡璐,刘雨桐.季节性雪被对天山雪岭云杉凋落叶分解和碳氮磷释放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8,42(04):487-497.
[15] 郭彩虹,杨万勤,吴福忠,等.川西亚高山森林林窗对凋落枝早期分解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28-37.
[16] Matzner E,Borken W. Do freeze-thaw events enhance C and N losses from soils of different ecosystems? A re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8,59:274–284.
[17] Masuzawa T. A comparison of the photosynthetic activity of Polygonum weyrichii var. alpinum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t the timberline of Mt. Fuji and in the laboratory[J]. Botanical Magazine Tokyo, 1987, 100(1):103-108.
[18] HERMANN VON WISSMANN.The Pleistocene Glaciation in China[J].中国地质学会志,1937(2):145-169.
[19] Georg Miehe,Sabine Miehe,Knut Kaiser,et al. Juniper-Forests in Tibet[A].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AR) of PR China. Programs and Abstract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Tibetan Plateau[C].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AR) of PR Chin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4.
[20] 殷文杰,李江荣,郭其强,等.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小气候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2016,41(4):69-75.
[21] 潘刚,辛学兵,王景升.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小气候特征的初步研究[J].西藏科技,2004(4):48-51.
[22] 杨小林.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森林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23] 刘楠,韩进斌,赵建儒,等.五台山高山林线典型植被土壤有机碳特征[J].土壤,2019,51(5):970-978.
[24] 杨小林,王景升,陈宝雄,等.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植被群落数量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3):45-50.
[25] 王媛韬,张林,沈维,等.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过渡带生长季低温事件的海拔分布特征[J].山地学报,2017,35(3):308-315.
[26] Pan Y D,Binkey R A,Fang J Y,et al. A large and persistent carbon sink in the world 's forests[J]. Science,2011,333(6045):988-993.
[27] 周峻宇.中国气态活性氮气候效应及氮沉降临界负荷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
[28] Fontaine S,Barot S,Barre P,et al. .Stability of organic carbon in deep soil layers controlled by fresh eatnon suply[J]. Nature,2007,450(7167):277-280.
[29] Lange M,Eisenhauer N,Sienra C A,et al. Plant diversity increasessoil microbial activity and soil carbon storage[J]. 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6(1):1-8.
[30] Esteban G,Jobbagy,Robert B J. the Ve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Relation to Climate and Vegetation[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0,10(2):423-436.
[31] 劉国华,傅伯杰,方精云.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0(5):733-740.
[32] 王文静,王百田,吕钊,等.山西太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81-85.
[33] 马和平,郭其强,刘合满,等.西藏色季拉山东麓垂直带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91-96.
[34] 杨敏,杨飞,杨仁敏,等.祁连山中段土壤有机碳剖面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土壤,2017,49(2):386-392.
[35] Rees R M,Bingham I J,Baddeley J A,et al. The role of plants and land management in sequestering soil carbon in temperate arable and grassland ecosystems[J]. Geoderma,2005,128(1/2):130-154.
[36] 谢锦,常顺利,张毓涛,等.天山北坡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J].生态学报,2016,36(14):4363-4372.
[37] 吴雅琼,刘国华,傅伯杰,等.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密度垂直分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362-367.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