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蔬菜嫁接育苗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2021-11-08 20:50汤土宾
种子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蔬菜

汤土宾

摘    要:通过种植嫁接苗,可以有效防止由于连作种植带来的土传病害。通过对目前常见蔬菜的嫁接育苗相关技术进行阐述,并逐一分析栽培过程中的重点技术与管理要点,为蔬菜育苗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借鉴。

关键词:蔬菜;嫁接育苗;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6-005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3       文献标志码: B

1   蔬菜嫁接综述

1.1   蔬菜嫁接的优势

第一,提高产量。野生蔬菜的根系极强,因为根系具有非常强大的吸收、合成能力,所以能够有效满足地上部分的生长需求,进而带动蔬菜产量的提高。第二,改善蔬菜品质。在嫁接育苗期间,由于砧木生长较为迅速,所以蔬菜嫁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植物育苗品质。第三,提高抗逆性。砧木优秀的耐温性将保证植株能够在低温下正常生长,相关研究表明,根系是否发达是植物抗低温能力的关键,而通过合理嫁接则能够借助砧木特性提高抗寒能力,部分砧木还具有耐酸、耐湿等特征。第四,提高抗病力。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蔬菜连作越来越频繁,所以病害成为了影响蔬菜产量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蔬菜嫁接之后其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的发生概率会降低60%。

1.2   嫁接成活分析

植物在受伤之后,会因为创伤刺激而在伤口周围产生愈伤组织,以此来促进伤口愈合。嫁接便是通过植物的再生特性,对接穗、砧木进行切削,并通过切面接合来让二者切面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接合后的愈伤组织将会继续分化,并在分化过程中形成输导组织,此时两种植物便能够实现共生。通常情况下,嫁接完成后,接穗、砧木愈合流程可以根据接合组织变化分为接合、愈合、融合、成活这4个阶段。

1.3   蔬菜嫁接的作用

蔬菜育苗方式分成普通育苗与嫁接育苗。其中嫁接育苗是将植物发出的枝芽移栽到另一个植物上,使两者可以有效结合成为新的植物。嫁接育苗有着诸多的优势,不但能保持接穗的性能,同时将砧木的特性发挥出来,有效延长蔬菜的采收期。使用嫁接技术后,有效降低作物病害发生的概率,减少黄萎病等病害出现,使蔬菜健壮生长。

2   常见蔬菜嫁接方法

2.1   劈接法

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的蔬菜,嫁接部位较高,对于蔬菜本身的抗病能力也有较大帮助。但是接穗容易造成失水现象,降低作物成活率。对于此类嫁接方式,常见于茄子与西红柿等有着较硬茎秆的蔬菜作物。劈接法简单来说就是在砧木顶端进行劈口操作,将需要嫁接的接穗插入,使用专用嫁接夹对其固定。劈接法的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嫁接管理比较严格,适用于多种茄果类蔬菜嫁接。在嫁接过程中,需要保证砧木与接穗大小差距不要過大,在合理范围内即可。茄果类砧木主茎离地面7~8 cm,用嫁接刀横切,将上面部分切除掉,并去除下部叶片,并从茎秆处切入1 cm左右的切口,从接穗苗切下接穗,接穗留2~3片叶,接穗双面切口角度约为30°,切口的长度约0.8 cm,然后将接穗与砧木的切口对齐,插入接穗,确保砧木与接穗切口吻合后,用专用的嫁接夹对其固定[1]。

2.2   斜劈接法

砧木与接穗要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进行贴合,整体操作较方便,有助于蔬菜作物成活,在瓜类蔬菜常见此类方法。该方法嫁接要将切口角度保持在30°~45°,其余方法与劈接法相同。在贴合后,使用嫁接夹固定。

2.3   套管接法

砧木、接穗采取单斜面嫁接,操作简单,可提升作物的成活率。适用于茄果类蔬菜,要求砧木与接穗的茎粗相同。真叶叶片选择2~3片,在植株生长到10 cm左右时,对其茎围度测量,当满足2 mm的条件时,可以为其嫁接。使用塑料套管剪成需要的长度,将套管1/2套在砧木上,再插入接穗,确保两两贴合。随着后期作物生长,套管会风化变质自动掉落。

2.4   靠接法

靠接法采用单斜面贴合,茎根处不做额外处理,并且在嫁接成活前要保证根茎部位不能断。该方法适合瓜类与茄果类蔬菜,在具体操作时,应保留砧木真叶、接穗各6片,并保证两者大小接近。在处理瓜类砧木时,需要在真叶露心时嫁接为宜。例如,南瓜砧木在其真叶半展时对其嫁接,将生长点去除,在子叶位置与接穗子叶侧各自斜切一刀,确保相互嵌合后为其固定。此时两者的生长方向保持在平行的状态,在后期成活后,将穗苗的根部去除。

2.5   顶插接法

应用顶插接法时,砧木在顶端插孔,将接穗直接插入,无须对其固定。但由于不使用固定夹,导致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成活率还会受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此方法常见于瓜类作物,例如在黄瓜嫁接时,需要使用较粗一些的接穗,在子叶全展、真叶刚展开不久时为其嫁接。嫁接时使用竹签对砧木生长点进行处理,并从另一侧的子叶位置插孔,斜插至0.7 cm处停止,在未接穗前竹签不能拔出,将接穗削成楔形插入后将竹签拔出,插入竹签斜插的孔中。

3   蔬菜嫁接育苗过程

3.1   选好砧木

选择接穗抗病能力强的砧木,并且不会对接穗造成太大的影响。砧木选择不当,则严重影响嫁接作物的结果品质。例如瓜类作物,当选择砧木不适宜,将会造成果实厚皮、空心,降低作物的品质。

3.2   适时播种

在播种方面,需要计算嫁接苗以及砧木苗播种的时间,确保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播种,避免两苗差异过大。在播种时,需要保证嫁接温度适宜,并且符合嫁接的苗龄。通常茄果类与西红柿都选择在11月前后,瓜类选择在2—3月,西瓜则要选择在开春。接穗播种时,茄果类要在嫁接前的30 d左右进行,瓜类要提前7 d,苦瓜要提前14 d左右。根据接穗与砧木采用的嫁接方法不同,对砧木具体的播种期需进行确认。在播种时,要结合天气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气候播种。温度较低会影响作物生长,因此对于部分作物应早播;当气温较高时,砧木与接穗长势相当,可以将两者同时播种。例如,茄子砧木进行嫁接时,应将嫁接期选在10—11月期间,砧木叶选择6片左右,接穗需要选择在9月播种。在播种前,需要做好消毒处理,许多砧木种子需要事先进行处理后才能保证其有效播种。对于茄子砧木需要用药水浸泡,之后进行催芽操作。在苗期需要防护时,减少病虫害对砧木苗的影响,并科学地为砧木苗浇水施肥,确保砧木苗生长到实际标准。并且在生长前后使用药剂对其喷洒,防止病害。

3.3   精心操作

选择好的嫁接时机十分重要,在较为寒冷的季节中,应选择晴朗的早晨进行嫁接,此时的空气湿度更适合砧木苗生长。在低温环境下,则会影响成活率。在嫁接前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以及工作台、消毒材料,便于后期操作。根据不同的嫁接方式,将砧木苗清洗干净后,对其进行处理。在冬季嫁接按照50株/次移植的方式进行移栽,夏季按照20株/次移植的方式进行移栽,并保证砧木苗与接穗的水分。

3.4   嫁接苗成活前期管理

在嫁接后的3 d内,保证嫁接苗处于温暖且无光的环境下,注意温度与湿度的饱和度,白天的温度不得超出27 ℃,夜间不得低于15 ℃。3 d后,在早晚适当为嫁接苗进行小通风,中午依旧采取遮光的方式。等到7 d后,可以不用遮光,并开始增加通风量,进入正常管理范围。

3.5   嫁接苗成活至定植期间的管理

嫁接后的砧木会从切口处萌芽,在嫁接开始的前7 d一直到定植,都需要对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对于出现的侧芽要实际抹去,避免对接穗的生长造成影响。在10 d左右时依靠嫁接后的砧木苗,应将接穗的根系切除掉,以砧木根系提供养分;嫁接成活的20 d后,将固定的夹子去除;根据嫁接苗接口愈合情况,对其进行分级管理。

4   蔬菜嫁接苗栽培与管理要点

4.1   定植不宜过深

在定植時,需要将接口露出地面。若栽植过深,接口与土壤接触,将直接导致病菌的侵袭,导致病害发生。同时要保证定植的密度适宜,嫁接苗的根系长势旺盛,因此要采取适宜的株距,保证其更好地生长。

4.2   加强水肥管理

嫁接苗根系对于水肥需求量较高,应及时补充养分,确保作物高产。为了防止前期营养过剩,需要在前期对水肥进行适当的控制,既保证嫁接苗生长,又能为植株提供所需养分。

4.3   利用再生栽培

茄果类的嫁接苗可以在成熟期后进行再次栽培,利用侧枝萌发能力,再次培育新的茄果,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4.4   病虫害防治

因为是嫁接生长模式,嫁接苗本身对于病害有着一定的抵抗能力。但是依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看管,防止其他病虫害对嫁接苗造成影响。嫁接苗尽管能抵抗土传病害,但并不绝对,因此在生长过程中依旧会导致病害发生,需要加强管理。

5   结语

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蔬菜的产量,提高蔬菜作物抗病能力,以及有效适应环境的能力。切实发挥出砧木的抗逆性,提升接穗的优良性,更好地克服蔬菜栽植存在的连作问题,实现蔬菜高效丰产的目的。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蔬菜
蔬菜
瓜果蔬菜:成精了!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