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1-11-08 13:40安秀云朱卫利郭石磊
科技风 2021年30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科学素养大学生

安秀云 朱卫利 郭石磊

摘要:科学素养是一项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需要构建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具备良好的科学品质和精神。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设实验、实训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品质;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应用型大学;科学素养

我国“十三五”规划已明确提出,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科学素质倾向于科学文化的精神层面,科学素养则侧重其知识层面。大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具備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但其科学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是什么呢?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科学研究意识与精神[1]。具体来说,包含构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具备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以及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具有的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欲,以及刻苦钻研,团队协作,求真创新等品质。科学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大学毕业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基础。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未来高精尖人才的储备力量。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将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分为:学术型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术型本科院校主要强调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即注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2]。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上做了调整,以培养企业高素质劳动力为导向,但是从每年的就业情况显示,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学生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大学生依旧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为缓解这一问题,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据统计2020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约70万,其中考研人数高达28万,并且考研人数每年都在持续增长。近40%的大学生需要继续深造,以期在读研过程中实现华丽逆袭。对于本省应用型大学的毕业生来说,考研人数比例也很高。对于其他60%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创业或者失业。应用型大学一部分是针对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但为何企业仍然招不到人?一部分原因是,毕业生多方面能力有待提高,比如,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本应在大学阶段得以强化和提升,但是很多时间并没有引起特别注意。北上广很多“跳槽者”那里工作机会多是一方面原因,主要原因归于自身能力是否有跳槽的资本。知识浩瀚无穷不可能学完,知识学习目的还是提升多方面能力。大学的课本上不会面面俱到讲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大学教育到底能做些什么?概括来说,大学教育需要让学生具备科学素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能力。科学素养是一项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其研究问题的方法论适用于大多数行业,其科学精神内涵可以引导学生走的更远。因此,应用型大学的教育中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现在普遍现象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能够具备一定的知识,但是其知识体系不完整。迫于毕业、就业和升学压力所学知识有限[3],只注重考点,考纲,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也有很多学生追求证书、奖励,对系统性学习认识不足,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甚至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价值观,人生观摇摆不定,如何让这些学生回到现实世界,扮演好学生角色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绝大部分是前两种情况的学生,本文针对这些学生的培养方式做了一些思考。前面提到的知道学习,但是学不得法,疲于学习的同学也是我校绝大部分同学的现状,这些同学往往学到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深入追问则说不出所以然,遇到实际科学问题无从下手,欠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短板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创新力不足,科学素养不高。因此,如何利用大学几年时间,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联合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共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 注重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是创新的依据和源头。是实现大国“智造”的根本。在校老师传授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查漏补缺,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学教师正是“渔”的传授者。如何利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堂,达到“授渔”目的?这就要求老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在不断训练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由于大学课程安排并非连续,大部分学生往往是学了后面的知识,忘记前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知识点往往是孤立的零散的。针对此问题,教师讲授课程中需要注重知识点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或者以专题形式讲解,同时要求学生课下进行章节总结或者专题化总结,以便于学生构建本课程的知识主线。不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只能重点讲述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本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还需要学生自己查漏补缺。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在课堂讲述的知识点的同时提出有关问题,抛砖引玉,提供相关参考书目,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阅读大量书籍,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以回答,理清楚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完善知识主线,教师可以在下次课对提出问题的答案做以检查和补充。教师起到引导员作用,不断层层深入的发问,层层递进的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自主探索。

另外,通过名人轶事、提出问题等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学生通过归纳、总结等过程形成系统的、有逻辑的知识框架。同时,也要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方法论书籍,系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演绎方式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学校可以要求低年级学生每天保证3到4小时自习时间,自习时间不携带电子产品,以确保学生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查漏补缺。此外,除了必修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学习多元化知识,解决其知识构架单一,知识面窄的问题。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科学素养大学生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