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历史的意象:传统文化在综艺节目中的媒介呈现

2021-11-08 11:58邢虹文高森孙依婷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类节目受众传统

邢虹文 高森 孙依婷

随着新征程开启与“十四五”起步,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在新发展阶段大放光彩。在今后的创作中,应不断开发和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运用媒介融合呈现和多元化传播手段优势,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增进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近年来,国内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意频现,其中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节目类型热度日升,据不完全统计,卫视及视频网站在2017—2020年这4年期间约有200余档节目播出,1形成传统文化传播热。“文化+媒介”具化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想象,文化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综艺节目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形式都更加丰富,获得了更为广泛关注和喜爱。“集体记忆产生于过去,由现在限定,并影响未来”,2作为连接过去、观照现实、启迪未来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集体记忆的塑造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文化+媒介”“故事+情景”和“公共媒体+社交媒体”三个角度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什么会“热”、如何“热”以及怎样将“热”度进一步传播,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类综艺节目进行反思。

文化+媒介:顶层设计为传统文化赋能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3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4这一系列政策文件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繁荣发展。

中央电视总台的综艺节目对整个市场的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在节目表达上接连推陈出新,《国家宝藏》更是成为现象级爆款文化节目,引发全民对文物、博物馆的关注热潮。此外,还接连推出《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民歌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戏曲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多档“大会体”节目,内容聚焦诗词、民歌、成语、汉字、谜语等方面。同时在涉及生活性领域的垂直赛道继续发力,陆续推出服装类文化节目《时尚大师》和《衣尚中国》,以中华服饰为题材,讲述背后的中华民族文化、民族审美。

地方卫视以央视的节目为标杆集体发力,湖南卫视以竞技答题类模式推出《神奇的汉字》,浙江卫视通过《汉字风云会》和《向上吧诗词》这两档节目在汉字和诗词上继续耕耘。同时,依托地方特色文化,立足本土资源,寻求差异化路线。以豫剧为主的《梨园春》到展示中华武术文化的《武林风》再到近期强势破圈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河南卫视一直走在开发本地文化资源的前列。“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和“七夕奇妙游”等系列节目的热播,说明河南卫视并不是将传统文化简单地堆砌,而是扎根河南深厚的歷史文化,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之间找到了契合点。湖南卫视以湖南省26个特色乡村为例,推出中国首档文旅纪实节目《乡村合伙人》,在传统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之间寻找连接点,依托传统文化共同探讨26种湖南乡村振兴模式。浙江卫视《还有诗和远方》以“活动+节目+直播”的融媒形式,将浙江省3条诗路文化带作为着力点,以“诗”带“文”,带着古诗的意境走进浙江的好山好水。这些节目通过立足本土资源,走出了“因地制宜”式文件类节目道路,释放出地域文化的优势和特点。

“文化+”的模式为综艺节目的守正创新、长足进步赋予了新的可能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开拓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实现了媒介为传统文化赋能,传统文化为现代产业赋能的良性生长模式。

《魅力中国城》《绿水青山看中国》《中国地名大会》等聚焦城市发展,以“文化+旅游+城市”的融合思路讲好城市故事,打造城市名片。发挥“文化+”的展示力量,激发潜在的经济效益。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现代人新型体验式方式。“文化+博物馆”的模式催生了一批诸如《赢在博物馆》《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优质节目。“文化+旅游”推动文化类节目持续地进行创造性转化。《上新了·故宫》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打造多个爆款文创产品。《我在颐和园等你》通过明星体验、剧情推进,介绍颐和园中的文化,打造颐和园旅游新地标。

这些文化类综艺节目走出了一条文化与媒介融合之路,用视频媒介和优质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生活相连接,创造性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故事+情境:打造沉浸式观看体验

1.故事化叙事

不同于以往呆板、沉闷地说教式宣传,文化类综艺节目借助一个个具体的文化意象符号,对传统文化进行故事化表达。一个好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意象化表达中,呈现出了人与社会、人与家庭、人与自然的故事表达结构,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符号展示出独属于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概。

中国故事是由一个个在中华文明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构成的。文化类节目故事化表达的关键在于将历史课本中冰冷的名字赋予鲜活性和人情。用一个个中国人的故事吸引人、感染人、激励人。增加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典籍里的中国》中一眼万年的“护书人”伏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文明传承的力量,它以“一部典籍、一条主线、一个人物”为基本思路,用个体的故事汇聚中华文化典籍,《国家宝藏》通过人物构建一古一今两条故事线,为文物注入中华文化的情感元素,引发不同受众的共鸣。

在故事化讲述的同时,采取“当下”视角,更加符合年轻观众群体的收视趣味。

首先,在嘉宾选择上,大多数节目选择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明星偶像,利用明星与节目来吸引“90后”“00后”的观众,达到更高的文化认同。《国家宝藏》中的“国宝守护人”就有诸如易烊千玺、杨紫、周冬雨、关晓彤等被广大年轻人喜爱的明星;其次,通过年轻化语言和年轻化载体构建年轻人心目中的传统文化青春化形象,《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发布趣味十足的海报,利用“反差萌”圈粉年轻观众。在《上新了·故宫》中塑造了御猫“鲁班”的形象,以它的视角进行解说,为传统文化赋予了青春底色;最后,将传统文化这一概念意象化,通过题材、环节设计、舞美服装、剪辑后期等打造被年轻观众接受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在《如果国宝会说话》5分钟一集的微记录形式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碎片化的观看习惯。从文物表情包到博物馆打卡,节目内容最大程度上贴合年轻观众的生活方式,提高年轻观众的认同感。

贴近现代审美和符合当下观众品位的方式演绎传播文化创造出了有效抵达受众的内容和传播方式,讓普通观众对严肃的文化产生兴趣,使得传统文化意象符号具备了形象的生命力和完整的表达性,实现年轻观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频共振。从而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意象传播。

2.情境化传播

詹姆斯·凯瑞指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是指信息在空间中的扩散,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换言之,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把传播看作“位移”,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5

文化类综艺节目,因其节目内容的普适性,常常会成为情境收视行为的上佳之选。因此,不少文化类综艺节目会选择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播出,将传统文化分享与传统节日情境深度融合,让传统节日遇见诗词文化,共同构建不一样的文化庆祝仪式,受众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节目营造的文化意义寻找归属感。

以2021年央视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例,《典籍里的中国》于大年初一正式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随后(大年初二),《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如期开播;此后(大年初三),《经典咏流传》第四季播出,以经典传唱的模式;而《国家宝藏》第三季则在大年初六推出,继续演绎文物的历史和故事,传承和探寻着传统文化的奥秘。综上,不仅央视在春节假期主推文化类节目,各大地方台也是积极布局,趁势传播文化类节目。可以说,春节黄金周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融合已渐成趋势。就以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而言,从2016年第一季播出开始,除了第三季(2018年)外,均定档春节假期播出。

此外,为了增加文化节目的可看性,带给受众沉浸式的体验,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呈现技术上也力求创新:《国家宝藏》通过舞台上的18道旋转屏和左右开合屏以及裸眼3D技术,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典籍里的中国》创新设计出270度“全包围式”的沉浸式舞台。《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采用多空间四维影像技术,设计出具有中国韵味的舞台现场。新兴技术的运用与融合固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吸引受众,但是文化类节目集中在春节档播出,也可能存在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不足等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3.沉浸式体验

在多屏互动的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也在频频尝试将触角伸出屏幕、平台之外,与受众互动,帮助受众从单纯而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向信息传播者转变,在创作文化节目的过程中加入仪式性的设计,强化沉浸式体验,构建主体性认同。

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应属于《朗读者》、线下朗读亭(一平方米)及其72小时直播。央视的《朗读者》首播于2017年 2月18日,节目依托“文本+朗读”的方式展示书籍背后的故事,运用优美的朗诵作品,将经典的文学作品呈现给受众,播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主创团队又进一步将传播的重点延伸至线下,开启了“一平方米”朗读亭活动,此举不仅将受众纳入到了节目媒介呈现与传播的过程之中,也进一步促进了不同媒介之间的多元互动。朗读亭作为《朗读者》线下场景建设的延伸,在节目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朗读亭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距离,搭建起综艺节目、受众之间的纽带。通过线上场景的搭建和线下场景的延伸,整合优势资源,推动文化类节目的传播。

朗读亭的设置,既是媒介聚光灯下的公共空间(public space),又是具有生活实践性质的文化符号(culture symbol)。不仅赋予了受众参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可能性,更激励和引导受众积极地参与朗读行为。

朗读亭的普及,甚至还掀起了一场文化综艺的融媒介直播“盛宴”。2020年“朗读者节目组”在北京、武汉和厦门启动的三地朗读亭72小时媒体直播活动。这场由主流媒体主导、众多网络平台的直播活动,让受众参与成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点。 “一平方米”空间借助新媒体技术,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播节点、枢纽,使得电视、广播电台和网络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专业的内容与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在此深度融合—传统媒体(以央视为主)为受众提供画质精良、机位丰富的直播流,各个直播平台则负责向不同终端实时分发和传播,使得受众能随心所欲地收看到高清晰度的直播节目。

这种鼓励受众参与,具有仪式化特征的节目创作形式,究其实质,是用更贴近现代审美和符合当下观众品位的方式演绎传播文化,创造出了有效抵达受众的内容和传播形式。让普通观众对严肃的文化题材产生兴趣,实现受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频共振,从而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意象传播。多元互动的融媒体平台打造成综艺节目创新创优的新增长极,使文化类节目创作和传播开辟了大有可为的新空间。

公共媒体+社交媒体:跨屏传播内容裂变

(一)全媒体多元传播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到融媒体环境中,使得综艺节目多元传播的格局得以形成。全媒体多元传播的格局具备以下特点。

其一,搭建跨屏传播矩阵。在台网合力的作用,通过电视播出,主流视频网站跟进,官方APP、视频网站、微博、抖音、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节目看点,最后明星嘉宾和粉丝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信息助力宣传的方式,形成大小屏互动的传播矩阵。6突破以往电视节目的单线传播模式,构建“1+N”的多元跨屏传播模式,即传播电视媒体+“两微一端”、短视频平台、主流视频网站等。

其二,长、短视频双向互动。在传播过程中长视频和短视频的良性互动是其另一特点。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长视频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和严密的逻辑,适合集体观看,而短视频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点和共情点进行提炼,以高密度的信息碎片化方式呈现,开启井喷式传播。大小屏的互动与融合,增加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交互性。

(二)裂变性产品思维

用互联网产品思维运营传统文化类节目,是占据市场的重要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节目的裂变属性。在全媒体多元传播的格局下,文化类节目的裂变属性将成为新的传播点。主要包括内容裂变、用户裂变和话题裂变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类电视节目以点带面的内容裂变。比如在2021年河南卫视的春节晚会中,不到6分钟的《唐宫夜宴》凭借极致考究的服化道,唐三彩、莲鹤方壶和《葬花仕女图》等传统元素的融合以及起承转合的表演节奏,成功出圈。这一爆款节目的出现,晚会当天的其他节目也被人所关注。融合八卦、太极和现代航空技术的《天地之中》同样出彩。用改编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歌颂抗疫过程中的白衣天使,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特色。用青铜乐器演奏现代歌曲《少林寺》,凸显地域特色,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也是文化节目的另一种表达。

另一方面是文化类电视节目以老带新的用户裂变。如《国家宝藏》首播豆瓣评分高达9.2,通过互联网上的打分机制,老用户推荐新用户,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持续低成本地获得用户,实现用户层面上的裂变。另外,媒体之间的相互报道也为用户的裂变带来了可能性。

最后是以单一带动多维的话题裂变。传播矩阵将优质内容分解成多个传播点。通过话题和tag标签在社交网络上将多维度信息输送给更多的受众,通对话题裂变引发受众对由一到多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再生产,利用话题和tag标签在社交平台上形成由下至上的自发式二次传播。由此,形成了“内容—渠道—受众—多元话题—内容再生产”的话题裂变传播模式,其中话题和标签tag是受众进行内容再生产和传播的关键。以《国家宝藏》第二季首播数据7为例,在微博上#CCTV国家宝藏#累计阅读23.7亿次,总讨论量238万条。其中更是贡献了诸如#王菲气质#、#张国立的表情是我本人了#等超过破亿次的话题讨论,也成功引起了喜好王菲和张国立的粉丝对节目的关注。而在《国家宝藏》第三季的首播数据中,微博热搜话题10个,累计话题阅读量14亿以上。抖音热搜话题1个,在榜超8小时。其中包括#杨紫文成公主造型#、#城在图在他们#、#国家宝藏首发阵容#等高热度内容。这些都充分发挥了社交媒体的裂变属性,通过话题,扩大节目受众面和传播效果,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

由此,文化类综艺节目对参与者完成了“获得者—参与者—消费者”的多重文化身份建构。8在此过程中,媒介化传播既发挥了文化百科功能,又发挥了教育功能。使受众获得愉悦性体验,起到增强文化自觉和提高文化自信的功能。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唤起受众关于文化的记忆,并在现实观照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连接点处,完成对文化记忆的再生产。

文化类综艺节目媒介呈现与传播中的问题与反思

文化类综艺节目看似繁荣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短板和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由此,基于前文的分析,我们力图通过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反思,期望找到文化类综艺节目突破和发展的关键。

1.文化平移为主,缺乏深度开发

文化平移是指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以简单呈现和单一复刻为主,缺乏意义的延伸。复制和记忆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但同时也应该有深入的探究与讨论。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风云会》等节目常常以生僻字和非常用字为考点和难点,紧张刺激的答题晋级是此类节目的重点,对文化深层意义的理解反而占比很小,仅停留在背诗、读信层面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表层内容的呈现占据了大篇幅内容,对意义的延伸和原创类作品展示上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2.同质化严重,对传统文化解讀单一

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同质化严重,内容和形式的突破困难重重。很多同质化严重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惨遭“一季游”。文化类综艺节目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很大原因在于节目开发者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过于单一和片面。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要从“融入生产生活”角度来考量,用传统文化观照现实生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9中明确指出,要将传统建筑、传统村落、农业遗产、中华老字号、传统节日、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医药、服装服饰、传统体育、民间文学、方言文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等内容纳入到传统文化的重点任务和领域。而这些与生产生活密切融合文化意象便是我们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关键。

3.过度娱乐化

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采取“真人秀+明星”的综艺方式进行制作。这使得文化类节目走入大众视野的同时,也出现了对传统文化过度娱乐化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综艺节目的文化艺术性和娱乐性。如果两者失衡,这会出现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实际是明星真人秀节目的现象。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进行解读时,不可表面化、庸俗化理解,如将端午节戏称为“粽子节”,将中秋节戏称为“月饼节”,这样娱乐化心态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消解。而这种在综艺节目娱乐化运作过程中要时刻警惕娱乐性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瓦解。

4.内容传递失真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第一要义是准确,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对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准确性不仅体现在传递的内容上,还体现为节目呈现的对待传统文化的行为方式是否恰当,前者多表现为具有争议性内容,如在《回家吃饭》中将汉字“酒”表达为形声字,而在《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又变成了会意字;《圆桌派》在介绍赵朴初的书法时,节目配图却用临摹伪作充当真迹。后者则表现为节目中所传达的行为方式,在《巧手神探》中明星袁姗姗徒手捏文物,传达了文物保护中的错误示范,都是节目创作者应该极力避免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句话为今后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新征程开启与“十四五”起步,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同步,成为中华民族自立于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根基。可以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必将在新发展阶段大放光彩。由此,在今后的创作中,应不断开发和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运用媒介融合呈现和多元化传播手段优势,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增进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邢虹文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教授

高 森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 新闻传播学硕士

孙依婷 上海大学-法国里昂第三大学(Jean Moulin Lyon III University, France)社会学硕士

  • 刘翠翠.文化类节目何时再出“顶流”?. 影视产业观察.[J]. 2021年4月15日
  • 哈布瓦赫. 郭金华, 毕然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 (mct.gov.cn)
  • 詹姆斯·W·凯瑞.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 乔羽.媒介融合与文化共享:论文化类节目的叙事特征及意义.中国编辑[J].2021(04):75.
  • 《国家宝藏》水井坊官方微博数据.https://m.weibo.cn/2759930833/4581037449942650
  • 古老文化在综艺节目中的花样呈现[N]光明日报.20020-12-15(11)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猜你喜欢
类节目受众传统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少年力斗传统
不喜欢胖的
编者的话
清明节的传统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