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玉壶

2021-11-08 11:54孙婧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沪剧艺术表演剧社

孙婧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也催生了中国民营艺术表演的再生与发展。上海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1984年率先创办了第一家民间职业剧团—上海多林电子轻音乐团。经过30年的发展,上海的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已达到了300多个,1从业人员达到70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691人,演员达到5754人,分别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38.4%和82.1%。2演出类型也从1984年单一的音乐表演,拓展到了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歌剧、京剧、昆曲、沪剧、滑稽戏、越剧、黄梅戏,以及民乐、交响乐、歌舞、木偶、曲艺、鼓乐等20多个种类;演艺新空间从无到有,2021年达到了88家。上海民营艺术表演团体不仅数量多,而且原创作品多、质量较高,近3年全市新创剧目达到100多个,年演出场次已超过1.6万场、全年总收入超过2.5亿元,3占到上海艺术表演团体演出的“半壁江山”。目前,上海民营艺术表演团体不仅在建设上海文化“大码头”、迈向“亚洲演艺之都”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而且在提升上海艺术表演整体数量和质量,激活艺术原创力,拓展演艺新空间方面领跑全国。

上海民营艺术表演团体靓丽的表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2020年陕西省艺术研究院申请立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现状调研与研究》,课题组对全国经过分区筛选,将第一站的外省调研目标锁定在上海。7月14日课题组首先到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听取了韦芝会长对整个行业介绍,之后在观看上海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演出、调研演出市场的同时,特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各具特色的上海文慧沪剧团、张军昆曲艺术中心、上海现代人剧社进行深入调查。

冰心一片恋沪剧,扎根基层惠百姓

上海文慧沪剧团由中国最大的餐饮服务集团之一—小南国的创始人王慧莉团长于2010年1月18日创办。出身沪剧之家、热爱沪剧的她,成立沪剧团不为盈利,只为传承弘扬沪剧艺术,服务基层服务群。

广纳贤材,培养人材,建好队伍。上海文慧剧团建立之初,就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广招人才的同时,每年都选送有潜力的演职人员参加上海市各类培训。剧团创办10多年来,逐步聚集了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演职人员。现在全团有演职人员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30人,国家一级演员3人,国家二级演员5人,国家一级演奏师1人,上海市沪剧传承人1人。编导方面常合作的有汝金山、蓝玲、张颖等知名艺术家;表演方面有王慧莉、杨音等一批实力派演员,程文俊、缪佩红等青年新秀;乐队有陈春阳等音乐方面的翘楚。剧团在王慧莉团长的带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和上海等众多赛事中屡获殊荣,凭借着10年12部新剧目成为业界翘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品牌。

冰心一片抓原创,高标准严要求出作品。创新是艺术传承发展的根本,原创是艺术表演团体的“生命之源”。企业家出身的王慧莉深谙创新的重要性:“糊口从来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活下去,即便依靠演传统戏支撑下来,也很难走得远、走得好。”剧团一边致力传承,复排了沪剧《幽兰夫人》《叛逆女性》两部传统经典沪剧以及10多场折子戏;一边贴近生活,创排了《倾城之恋》《今生今世》《风雨同舟》《断线风筝》《白衣柔情》《绿岛情歌》《心归何处》7部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剧目;《四月歌声》《早春》两部红色题材剧目,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凭借不断创新,得到了社会和观众的认可,获得一系列殊荣。2014年—2015年沪剧《今生今世》《风雨同舟》分别荣获上海市民营院团展演优秀奖,2017年沪剧《绿岛情歌》不仅入选了文化部优秀戏曲剧本重点扶持,还获得了上海新剧目展演优秀奖、第十五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戏剧类三等奖,2018年、2019年、2021年《四月歌声》《心归何处》《早春》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优秀剧目奖。

一片冰心为人民,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为己任。文慧沪剧团始终坚持公益性的文化配送服務为主,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放在第一位,常年活跃在基层区县乡村和城镇社区。剧团成立10多年来,演出约2400多场,其中区县乡镇和社区演出就达到2200多场,占到总演出的91.6%。2015年—2020年,公益性的文化配送分别达到了250场、250场、300场、280场、150场,商业演出每年约15场,服务基层演出分别达到92.6%、92.6%、93.8%、93.3%、90.9%,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演出不足200场,其余四年均达到250场以上。4在扎根基层演出中,剧团将演出质量视为生命线,团长王慧莉说:“品格决定了一个剧团的格局,只有坚持作品质量才有未来。”为了保证基层的演出质量,剧团自备灯光、音响、舞美设备,无论是大舞台还是社区乡村小剧场,始终以高品质、高质量的标准完成演出,力求为广大基层观众带去最美最优质的视听享受。他们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和观众的广泛认可,沪剧《绿岛情歌》入选2016年上海市“百强公共文化配送创新产品”、沪剧《早春》入选“建党百年”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2011年、2016年剧团分别获得上海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2015年、2017年分别获得第六届、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王慧莉也荣获了11个部委颁发的“三下乡”先进个人。

冰心一片痴昆曲,剧剧精品剧剧新

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是由著名昆曲艺术家,有“昆曲王子”之美誉的张军于2009年9月22日创办的。为昆曲而生,传承昆曲艺术,弘扬昆曲艺术,让昆曲永立时代潮头是张军的平生追求。昆曲艺术中心的定位是振兴和繁荣昆曲事业,探索多元化的艺术生产和传播方式;目标是打造集创作演出、教育研究、传播推广和艺术交流四位一体的昆曲传承创新基地。中心目前的运营采取制作人,除少部分签约演员外,其他演职人员都采取了一剧一聘制。艺术中心演出主要是以商业演出和节庆活动为主,针对的观众群体主要是海内外文人和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群体。

一片冰心痴昆曲,根植传统,不断破局。昆曲需要更多年轻观众,需要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张军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根植传统,破局创新。相对于上海其他骨干民营艺术演出团体,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复排和新剧目并不算多,但剧剧都有突破,都富新意。中心首次应邀赴德国汉堡音乐厅演出“上海艺术节”压轴大戏精华版《牡丹亭》。昆曲王子就以俊秀英武的扮相、清越富含磁性的念唱、灵动扎实的身法、细腻而潇洒的表演赢得保守含蓄的德国观众的喝彩,返场谢幕4次,掌声经久不息。2010年6月,艺术中心推出了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剧目以流水为琴韵,山石敲击为乐,虫鸟为合奏,风吹草动为交响,用极简主义的方式演绎了观众心目中最真实、最纯粹的牡丹之梦。湖光里吹箫佳人载小舟依水而来,湖岸水榭边,情郎琴声合着箫声,互诉衷肠。蛙鸣树影的意境,营造出 “天人一体”美学场景。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连演多年,国内外名流和青年观众纷至沓来,在上海掀起了一股“昆曲热”风暴。2012年11月,“水磨新调·Kunplug”新昆曲音乐会与观众见面,在保留昆曲传统音乐、唱词和演唱精髓的同时,将“水磨腔”与当今世界NEW AGE、电音、摇滚、爵士等风格迥异音乐相融合,既彰显出了昆曲清丽隽永、余音绕梁的内质,又给昆曲注入了激情昂扬、活力四射的新鲜氛围。2019年新编昆曲《春江花月夜》与观众见面,该剧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为蓝本,演绎了一段似有却无、似无却有、如梦似幻的爱情故事,表演充分发挥了传统昆曲内敛含蓄、虚拟写意的美学内蕴,艺术地回答了生与死、人与时间、灵魂与宇宙的哲学命题。除以上新创剧目外,艺术中心还创排了《我,哈姆雷特》、联手创排了昆曲喜剧串烧《闺秘》,以及《得失寸心知》《我是小生》等,剧剧令人耳目一新。

一片冰心痴昆曲,心系昆曲后继人才和观众群体培养。张军排演新剧目之余还将传播昆曲艺术当成自己的使命,从1998年开始他就到上海各个高校以及国外知名大学开展昆曲演出和讲座,并以出品影视剧、办展等活动推广昆曲。委托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培养了“昆六班”,如今又出任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为中国戏曲培养人才奔走。一片冰心在昆曲,为昆曲艺术而生的张军,一步一个足印,多年的探索付出,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收获了一系列殊荣:1999年获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称号,2001年获第十一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2004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6年获首届全国文化新人称号,2007年获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展演“十佳演员”称号,2009年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表演“梅花奖”,201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

冰心一片引潮流,20年探索木成林

上海现代人剧社是由原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余于1993年5月24日创办的。剧社创办之初的市场定位是:劇目以都市题材为主,观众群体以青年为主,表现形式以新样式为主,管理机制采用项目制作人制。剧社经过28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无剧场、无专属班底,发展到现在拥有一个专属“上海新光悬疑剧场”,一个3000平方米的舞美工厂,两个制作人团队,40多人的编剧群体,70多人的演员队伍,5个学校教学实验演出基地,上演了150多部舞台剧,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基金等研究课题,形成了集创作、演出、舞美制作、艺术培训、艺术研究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演艺剧社。

引领时尚,抓住热点,打造白领话剧品牌。张余认为:艺术是时代的风向标,是时代的领跑者。现代人剧社创立二十多年来,始终引领时尚。以《楼上玛金》首开与影视明星王志文、刘崴合作之先河,之后陆续又邀请沈洁主演了《白领心事》、海燕主演了《上海作女》、小荷姐姐主演了《香水》等,剧目以贴近白领生活为品牌,借助明星效应赢得了高票房。2001年房地产低谷之时,张余敏锐地抓住了商机,打造了《单身公寓》,此剧不仅赢得了白领群体的追捧,还帮助金丰易居推销了其小户型房子,随即与其签订了每年投资剧社40万元,四年公演36场的合同。之后剧社又与“中华关怀”合作打造了《都市症候群》,与中国银行合作打造了金融反腐话剧《金磐石》等。当网络创作兴起时,张余又敏锐地抓住了时机,与起点中文网合作,推出了穿越喜剧《史上第一混乱》第一部及第二部,黑客喜剧《疯狂的硬盘》等,赢得了不少网络粉丝的青睐。

引领市场,与青年共成长,打造悬疑剧新品牌。剧社在“引领时代,打造白领话剧”取得成功后,转型着力打造悬疑话剧,2009年以来就上演了《捕鼠器》《我会半夜之前回来》《灵异的诱惑》《米歇尔的幽魂》等41部悬疑剧。《捕鼠器》2012年回到“故乡伦敦”,走进连演了60年《捕鼠器》的英国圣马丁剧院,首个非英语版本《捕鼠器》在英国戏剧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曾经,上海人已经形成了看悬疑剧到新光悬疑剧场的共识。2009年以来剧社每年演出400余场,不仅在上海有悬疑剧场,在北京等地也签约空间悬疑剧场,并开启了全国演出。一批连演10年的剧目入选了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作品、国家艺术基金的剧目。

引领时代,与共和国共成长,打造主旋律话剧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现代人剧社在演出白领剧和悬疑剧的同时,积极创作演出了一批反映现实题材的主旋律话剧,其中话剧《保卫理想》《四个婚礼》《汇贤坊》《大世界》《一诺千金》《中国商父》《国家安全》等入选上海市重大文艺作品。话剧《国家安全》获2013年上海民营剧团展演优秀剧目奖。早期话剧《家庭恩怨记》入选文化部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经典剧目展演,《汇贤坊》入选2018年文旅部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等。

引领时尚,拓展演艺新空间,求生存求发展。张余说,演艺新空间的诞生,是在传统剧场商演与社区剧场文化配送之外,开拓的一条新路子。目前,上海有88个演艺新空间,出台了《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试行版)》,这些从酒店、书店、游轮、酒吧、咖吧、书吧等商业场馆中开拓出的城市演艺空间,逐渐形成了城市的“文艺绿洲”。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剧社率先打造了《我只是一个过客》《蝙蝠的回忆》《JACK的星空》等多部根据演艺新空间量身定制的环境戏剧,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的休闲与社交需求。

在问到3个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存在的问题及希望国家给予怎样的扶持时,答案是一致的:一是人才培养问题,希望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二是展示机会太少,希望各级政府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三是公平竞争的环境问题,希望各级政府给予更为公平的待遇和竞争平台。上海民营艺术表演团体为什么能领跑全国呢?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上海市一系列到位的扶持政策,为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环境;二是上海有批有社会责任感有艺术理想,并为艺术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演艺人;三是上海雄厚经济支撑起的良好演艺市场,为民营院团的发展提供的良好生存条件;四是引领时尚、富于创新、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底蕴,为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的创新提供了宽松和成长空间。

调研报告为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现状调查与研究》(立项批准号:20BH14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

  • 课题组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调研数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年鉴2020》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12月,第204页。
  • 课题组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调研数据。
  • 数据来源于《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现状调研与研究》课题组的调研。

猜你喜欢
沪剧艺术表演剧社
Jiao Ayi| 《娇阿依》
戏剧演出
冲锋剧社在唐县
论体育竞赛、艺术表演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室里的趣事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
用歌声刺穿敌人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