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蓝绿电: 打造“无废城市”“瀚蓝模式”
——专访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光召

2021-11-08 03:47林世爵
广东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无废城市蓝绿资源化

文/林世爵

[导语]

作为一家专注固废处理及余热发电的高新技术企业,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蓝绿电”或“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多种新兴技术,推动新技术与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打造从源头到终端的固体废物处理纵横一体化产业链,探索形成“无废城市”的“瀚蓝模式”,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支撑绿色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深耕细作 树立行业新标杆

《广东科技》:首先,请介绍一下瀚蓝绿电的基本情况。

郭光召:瀚蓝绿电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蓝环境”)的全资子公司,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大学城,成立于2006年4月,主要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压缩转运、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业务。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37001国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反贿赂管理体系认证,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认证,是行业内首家引入第三方监管的固废处理企业。自2007年起,公司连续多年荣获“南海区环保诚信企业”“佛山市环保诚信企业”称号,并被认定为佛山市标杆高新技术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和广东省环卫二十强企业。

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鸟瞰图

瀚蓝绿电协同处置、资源循环的产业园路径

成立16年来,瀚蓝绿电以国际领先的建设标准、达到欧盟标准的排放指标,以及专业、坦诚、透明的运营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公司积极践行“城市好管家、行业好典范、社区好邻居,财富的分享、能力的分享、价值观分享”的社会责任理念,有效化解行业“邻避”难题,开创了与狮山大学城及高档生活社区“邻亲”“邻利”的局面,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技引领 推动低碳发展行稳致远

《广东科技》:以“碳中和、碳达峰”(以下简称“双碳”)为引领的绿色产业革命已经在全球展开。作为行业标杆,瀚蓝绿电如何看待“双碳”目标给新能源领域带来的机遇,又是如何践行减碳低碳发展理念,助力广东“双碳”目标率先达成的?

郭光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国家今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单独章节呈现,彰显出我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而在“双碳”目标下,各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正持续提速。作为环境服务产业的尖兵,瀚蓝绿电多年来持续通过低碳运营、技术创新等手段,努力践行“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使命,推动低碳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将减碳理念注入每个环节。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结合“纵横一体化”的瀚蓝固废治理模式,实现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运营环节,积极推动落实节能减碳、资源循环利用等工作;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利用完善的产业链优势,为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减碳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并对孵化企业进一步提供支持,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瀚蓝绿电荣获“最美生活垃圾焚烧厂”“AAA级生活垃圾焚烧厂证书”等荣誉称号

二是打造环保产业园显著提升减碳成效。基于全链条、集约化、协同化理念打造的佛山市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或“园区”),是目前国内率先建成并成功运营的,具有完整固废处理产业链的固废处理产业园,也是瀚蓝绿电的低碳发展示范项目。产业园通过对生活垃圾、污泥、餐厨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0年全年实现减少CO2排放68.89万吨,废水100%回用零外排。其中,餐厨垃圾处理项目通过从废弃油脂中提炼生物柴油,供园区垃圾转运车辆使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代替垃圾填埋,减少CO2排放,为产业园及周边60万居民提供清洁电力。此外,园区通过持续推进绿色运营、节能改造,进一步提升低碳节能、降污减排、资源耗减水平,全年累计节约用电279.89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2790.51吨CO2的排放。

三是加强技术创新,联合多方共同减碳。2020年,瀚蓝环境成立了研究院,致力低碳技术的研发,同时在事业群层面专门成立减碳专项工作组,促进产研结合,推动低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1年5月,瀚蓝环境与省内多家先锋企业率先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减碳联盟,希望带动更多的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减碳行动。接下来,瀚蓝绿电将在清洁能源的研究、废弃物资源化、效能提升、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打造零碳示范园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广东科技》:在科技推动碳减排方面,你们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未来将在哪些方面加强技术研发?

郭光召:母公司瀚蓝环境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立了瀚蓝环境研究院和技术研发部,构建多层次的研发管理体系,以业务需求和行业痛点为方向,以产业链价值创造为评判标准,以产学研结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结合的组织方式,形成了完整的创新研发模式。在科技推动碳减排方面,瀚蓝绿电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工作,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等手段,提升能效水平。如针对推动碳减排开展了生物柴油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对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研究,探索提高生物柴油车掺混比例的技术路径,实现了生物柴油在柴油发动机及锅炉燃料方面的应用,并在公司垃圾转运车上使用B30生物柴油替代部分石化柴油,减少总碳排放;为研发出高效节能低氮氧化物的新型炉排焚烧技术,公司积极组织科研骨干围绕焚烧炉能效提升技术、烟气再循环低氮技术以及高分子脱硝技术等开展攻关研究,有效提高了锅炉热效率,降低了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模型对减排量进行计算和动态分析,摸索更加节能减排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减少CO2排放量。

瀚蓝绿电的固废全方位服务框架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未来,瀚蓝绿电将在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各类固废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的原则,积极探索垃圾处理的先进技术,探索社会总成本最低的污泥协同处置模式,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大比例掺烧工业垃圾技术、焚烧炉渣/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沼渣/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加强研发攻关。

纵横协同 对标“无废城市”打造“瀚蓝模式”

《广东科技》: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纵横一体化大固废战略,瀚蓝绿电逐步形成了全面对标“无废城市”的“瀚蓝模式”,请为我们重点介绍一下该模式。

郭光召:在固废处理领域,瀚蓝绿电已打造形成固废处理纵横一体化产业链,具备对标“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固废处理全产业链综合服务的能力。以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为例,通过建设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各板块布局,打通各处理环节资源共享和互换通道,真正实现固废处置无害化、资源化、协同化循环。一是生活垃圾全量化焚烧发电,以市政处置类为主、应急处置类为辅,逐步实现南海区原生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零填埋;二是夯实全种类固废无害化处置,特别是全面加强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安全处置;三是提高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力求厨余垃圾等实现多元资源化综合利用。这种以焚烧发电为主、多种处理方式协同的固废处理产业园模式,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以及环境保护,在节省土地资源、降低处理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便利监管等方面优势突出,被称为“破解垃圾围城的‘瀚蓝模式’”,获得了业内和官方的高度认可,实现了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差异化复制输出,并作为唯一一个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项目入选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科普先行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广东科技》:作为企业开展科普教育的一面旗帜,瀚蓝绿电多年来致力于环保固废处理科普宣教,2021年1月,公司朱伟业同志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请问,近年来公司主要开展了哪些多样化、趣味化的环保固废科普活动?

郭光召:瀚蓝绿电一向重视环保科普宣教工作,充分利用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的 “项目+科普馆”资源,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固废处理科普宣教活动。以2020年为例,一是联合佛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开展“践行绿色生活 创建美好家园”系列活动,通过“绿色生活我是行动者”线上找茬游戏、“镜头下的绿色生活”摄影大赛、佛山绿色生活创建优秀案例征集评选等活动,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宣传绿色生活,吸引了超6万人次参与;二是以佛山市志愿者学院生活垃圾培训学院落户产业园为契机,联合佛山市南海区团委组织了首批“垃圾分类培训讲师团队”,为官窑党员家庭、罗村居委会、夏东小学教师、英才会等开展垃圾分类环保课堂,普及受众超500人次;三是组织瀚蓝绿电环保义工总队参加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服务项目大赛,荣获 2020 年广东省“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奖;四是组织瀚蓝绿电科普团队前往惠州惠东参加 2020 年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普宣传活动,面向友邻村居及社区、友邻高校,开展“邻里社区同宣传,垃圾分类齐参与”垃圾分类嘉年华活动,以知识宣讲、趣味游戏等形式助力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受众超 3000 人次。此外,针对不同受众,瀚蓝绿电还开发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类培训课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式的科普宣教。

《广东科技》:最后,请针对科技主管部门如何更好地推动广东在“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谈谈你们的观点和建议。

郭光召: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双碳”工作的推动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加速推广成熟的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绿色氢能等新技术。建议科技主管部门重点聚焦固废处理领域关键技术、节能降耗和生产流程减污降碳改造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大宗固废综合处理处置、工业固废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等)加强研发布局,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鼓励企业建设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和高水平研究院等绿色低碳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并从政策制度上给予保障支持。

猜你喜欢
无废城市蓝绿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女性灵动风采
深圳率先探路“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离我们有多远
深圳等11市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无废城市”如何建?让科学家来告诉你
蓝绿橙渐变色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