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的岩土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探索

2021-11-08 11:14:26王鲁昌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1年19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项目水利工程

王鲁昌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案例

本文以大溪水怀德水库扩建工程为例,本工程拟将两水库合并扩容,水库扩容合并后为大溪水怀德水库,扩建后水库总库内为3230万m3,按总库容确定为Ⅲ等,中型。主要建筑物有3座土石坝,溢洪道、输水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输水线路是由沙溪分水口到芦花坑水厂的供水管线,考虑分水口在检修期不能供水时,由大溪水怀德水库供水给芦花坑水厂,需要在大溪水库与供水管线新建一条联接隧洞,并在联接处设置泵站,以达到三向供水条件。

管道设计流量为15m³/s,泵站设计供水能力为84万m³/d(约10 m³/s)。沙溪分水口每年分水量为1.7亿m³,按年供水量确定为Ⅲ等,中型。主要建筑物有取水口、隧洞。在全面落实勘察工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技术部门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对具体工作予以细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水利工程中岩土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2.1 水文地质勘察不到位

图1 整体图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环境情况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地质勘察要将环境区域的具体情况、水文地质分析等作为主要的勘测对象,落实对应的勘察分析工作环节。一般而言,水利工程项目中的水文环境主要依托自然降水或者是地下水/湖泊水的汇流,而水利工程项目往往是对这种自然环境的约束和控制,所以这就必然会对周围环境的水文条件产生影响,使得工程项目上游水出现容量提升的情况。大溪水怀德水库扩建工程项目中,沙溪进口至芦花坑水厂输水线路沿线地表水体发育且形式多样,有山间冲沟流水、山塘水。区内冲沟流水属季节性流水,流量小,山塘式塘水规模小,水量少,均对隧洞影响微弱;而山间库盆式库水规模较大,水量多,成为影响输水管线主要的地表水类型。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并且受到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的多方面影响。基于此,在水利工程岩土地质勘察工作中,若是没有落实精细化的调研分析和环境勘察,就会出现地质条件考量分析不到位的问题,无法有效落实对应的处理策略。

2.2 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水利工程岩土地质勘察工作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资源配置不到位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勘察工作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数据计算较为复杂,工序流程和相关工作不到位,就会造成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另一方面,勘察设计的观念滞后,没有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量完成工作,勘察人员不具备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就会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岩土地质勘察工作中,细节落实不到位,就会对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甚至会对后续综合治理造成制约作用,因此,要着重提升地质勘察流程的精细化水平,打造科学完整的管控方案,从而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3.水利工程中岩土地质勘察优化建议

在水利工程岩土地质勘察工作中,要结合技术要求和具体管理方案,落实全过程管理机制,确保对应的勘察流程和管理效率最优化,在全面了解对应情况的同时完善检验监督水平,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和效果。

3.1 完善水文地质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选址工作非常关键,一般不会选择松散的岩石,主要是因为其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所以,要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和施工进程方案落实匹配的试验工作,科学化评估和判定岩土的力学性质,并且落实相应的勘察手段。

第一,完善地质分析。要在施工前对岩土样本予以勘察,并且采集具体岩土样本进行试验分析,结合地探技术落实相应工作,配合仪器对钻探工序、槽探工序等予以处理,从而全面分析地下岩土层分布、岩土层性质、以及构造等相关情况,为后续水利工程项目全面落实和开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要使用原位试验技术依据指标对样本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全面提升岩土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第二,完善水文分析。要科学评估地下水的危害,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地下水产生的影响。

(1)要依据具体情况分析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处理措施。比如,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水文资料、地质资料等进行勘察分析,本工程项目坝址附近地下水主要为裂隙—孔隙水,孔隙水分布冲积砂层中,裂隙水分布在全风化、强风化以及弱风化岩带的孔隙、裂隙中,为大气降水补给。ZK2钻进至38.1m~42.2m时见承压水,水头地表上2.5m,径流量测量142.4L/min,每天达205m3/d。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全面了解地下水腐蚀情况,确保后续安全系数分析和处理预算分析切实有效。

(2)要结合地下水情况全面分析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沉降问题、塌陷问题,有效落实匹配的预防机制,优化综合质量水平。一方面,可以采取型号匹配并且质量水平满足应用标准的水泥材料,确保工程结构的抗腐蚀性符合标准,尤其是对水灰比的参数予以分析,保证设置内容和对应参数情况符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要对地下水的处理情况和过程予以综合监督,也就是说,要落实全过程防污工作,切实降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从而减少腐蚀问题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产生的影响。

3.2 强化资源配置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项目水文地质调查分析和检测工作的综合水平,要对勘察区域进行综合监督,秉持针对性、精细化原则,完善资源配置工作,确保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等相关工作都能落实到位,确保后期工程建设的规范效果满足标准。

第一,物力资源优化配置。地质勘察过程要落实模块化处理机制,对工程地质试验内容、工程地质勘探内容、工程地质探测内容等进行逐一处理和分析,并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勘探模式,提升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要将水利工程项目中涉及的要素予以分析,尤其是环境影响要素,不仅要评估周围环境中建筑物的稳定性、边坡稳定性,也要对相关结构的承载力予以综合分析,从而确保施工流程和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第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依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勘察人员进行综合指导,在工作中实现创新和改进,利用定期的培训就能提高相关人员的勘察意识。与此同时,要匹配数字化技术,建立现场分析模式,在获取科学验证结果的基础上实现施工作业。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要对地质勘察过程予以重视,强化综合分析水平,在确保选址科学性、合理性的基础上,打造更加完整的工程设计方案,从而发挥地质勘察结果的应用优势,更好地提升工程项目的价值效果,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项目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40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中国水利(2015年4期)2015-02-28 15:12:20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44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 04:58:36
《岩土力学》2014年第5 期被EI 收录论文(41 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2期)2015-02-15 04:58:24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3 06:53:30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