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的柔弱、胆小,是我读小学四五年级时。
那天,我放学回家,见厨房附近围了不少人。我家厨房是独立的小房子,后面连着猪舍和冲凉房。
厨房旁边的空地上,新挖了用于建房子的地基。母亲正跟一个男人在争论什么。
那男人怒发冲冠,青筋暴露:“我的地盘我作主,喜欢怎么挖就怎么挖,谁也阻拦不了我!”
母亲面红耳赤,小声争论:“做人总得讲道理,要过得自己也过得别人。你把地基挖得这么近,叫我们以后怎样通行?”
这男人与我们同一家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他准备在空地上建猪舍,地基挖到我家厨房的墙根下,距离不到半米,这样一来,我家通往后面的路就被堵死了。母亲请他挖后一点,他不肯,结果俩人吵了起来。
母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新中国成立才有机会上学。她聪明好学,成绩优异,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兼年龄稍大,小学毕业,外公就让她辍学了。校长见她品学兼优,推荐她做民办老师,不久她转了正。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动员一些教师回乡,她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回乡务农,之后断断续续做过民师、代课老师,却无法转正。父亲在外地工作,她带着我们几姐弟在乡下生活。
她性格内向、温柔,为人善良、宽容。和家婆、妯娌相处融洽,对孩子极少打骂,更未和人吵过架。现在,在众目睽睽之下与人吵架,她觉得羞愧难当,但碰到别人欺负上门,丈夫不在家,她只好自己上阵,跟对方理论。
这时,我倒希望母亲像泼妇骂街一样,昂着头,叉着腰,指手跺脚,高声大骂对方,但她没有,只是小声抽泣。
看到母亲被人欺负,我怒火中烧。小小年纪的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冲出人群,指着那男人,大声说:“你怎可以这样蛮不讲理?不要以为我妈善良就好欺负……”
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幺叔看不下去,叫来了村干部。村干部劝解了那男人,劝退了围观的人群。
母亲搂着我,眼泪直流,身体在不停地颤抖。我安慰她说:“妈妈别哭,村干部会主持公道的。”
我没有哭,只是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不能像母亲那样软弱、胆小,被人欺负,要做个刚强、勇敢之人。
之后,那人的猪舍没建成,空地一直闲置着。
有一年,母亲患上肾结石,我们几姐弟陪她到医院准备做手术。但胆小的她说什么也不肯做,她听人说手术之前的检查“做影”很辛苦。我们哄了很久,她才肯做。但在体检中,发现她有高血压,“做影”做不成,手术自然也没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奶奶跌倒,卧病在床,之后病情加重。
那时我在外地读书,得知情况,专门请假回家探望奶奶。
奶奶已病入膏肓,独自躺在低矮窄小的祖屋里。病痛把她折磨得瘦骨嶙峋。到了夜晚,疼痛更厉害,她忍不住大声呻吟。
母亲白天要忙于生计,晚上才有空,但晚上她一个人不敢去看望奶奶。奶奶痛苦的呻吟声像针一样扎着她的心,她难过又无奈。
我回到家里的头天晚上,母亲叫我陪她去看望了奶奶。
看到奶奶痛苦的样子,她感叹地说,你奶奶这样太遭罪了,太遭罪了。
我回校不久,奶奶去世了。母亲怕影响我学习,没把噩耗告知我,我放假回家才知。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胆小柔弱的小女人,但她也有勇敢坚强的时候。
我读高中是在镇上的中学。村到镇上有两里路,要经过一座布满坟茔的文笔岗。夜晚,我一人不敢经过那里,有时到镇上看戏,也是几人结伴去。
一次,清明过后,镇上放电影,在露天广场。看电影的人颇多,摩肩接踵。看电影过程中,我和同伴走散了。电影散场时,我找不到同伴,只好硬着头皮独自步行回家。
那晚,月亮躲在薄薄的云层里,四周一片朦胧。走到文笔岗下的斜坡时,我十分紧张。望望山那边,树影重重,白纸飘飘,顿感到寒意阵阵。那时听得许多鬼故事,大脑里浮现出各种魑魅魍魉的形象。我的心怦怦乱跳,想加快脚步,可双脚却像灌了铅一样,不听使唤。越是紧张,越是走不快。我想大声唱歌来壮胆,又不敢唱。摸摸手心,满是虚汗。
战战兢兢走到坡顶,突然见黑暗中有一束手电筒的亮光,正向我这方向移动。我既喜又惊——喜的是路上终于有来人,我不再孤单;驚的是不知来者是男还是女,是否对我构成威胁。
我在路边停下脚步,屏住呼吸,静静等待。手电筒的亮光越来越近,来人在我前面停了下来。看清楚了,是我的母亲!原来她见我去看电影这么晚还未回,担心我的安全,就沿路寻来。
“妈,是我。”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好害怕!”
“不用怕,有我呢。”母亲拉着我的手,轻声安慰说。其实母亲也害怕,但为了找女儿,她不得不壮着胆子走夜路。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这时,我感觉母亲是那样高大和坚强。
“回家吧。”不善言语的母亲用手电筒照着我回家。
自此,母爱这束光,一直闪亮在我心头,温暖着我。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姐弟几人外出读书、工作,结婚,陆续在城里安了家,父母亲还是住在村里。叫他们来城里住,他们说不习惯。
后来,父亲患了糖尿病,要打胰岛素。他腿脚不灵便,去医院打针颇麻烦。而我们姐弟几人都要上班,无暇顾及。年逾七旬的母亲,在无奈之下,硬是学会了给父亲打胰岛素。这时的母亲是多么勇敢啊!
二〇一七年十月中旬,母亲腹部肿胀,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肝癌晚期。
拿到那张检查报告,我心痛、震惊、愧疚,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手不停地抖动,泪水簌簌而下。
由于我们把关爱的重点放在行动不便、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身上,而忽略了母亲,让同样年迈的母亲一人照顾父亲。也许母亲的病与她劳累过度有关。为何当初不请个护工帮忙或是把父母接到身边?我越想越感到愧疚。唉,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
考虑到母亲胆小,我们对她隐瞒了病情,只说她肝部有腹水,需要入院治疗。她开始还不肯住院,说要照顾父亲。我们和医生一起劝她,她才答应。
我们为她找最好的医生治疗,陪她聊天,为她按摩,为她做可口的汤菜,但还是无法挽回她的生命。十六七天后,母亲因吐血被送进ICU;过了一天,按她的强烈要求,转到普通病房。第三天上午她陷入昏迷,然后被送回乡下。
母亲最后的两天,因疼痛而不住地呻吟,那痛苦的叫声令我心疼落泪。
我在她耳边轻轻说,妈妈,您累了就好好休息,不用担心什么,我们会照顾好爸爸。不用害怕,那边有外婆外公陪您。
之后的第二天,母亲走了,享年八十岁。从她入院到去世,只有二十一天。
子欲孝而亲不待。每每想到匆匆而逝的母亲,我便愧疚万分。
作者简介:邓翠群,笔名杨柳依,系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协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西部散文选刊》《作品》《北方人》《人民文摘》《芳草》等纸媒。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