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文
(大理州种子管理站,云南 大理 671000)
小麦是云南省主要的夏粮作物,也是小春的第一大作物,是云南省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水稻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的世界性粮食作物,全球约40%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同时小麦也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小麦在云南省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也是小春第一大作物[2]。新品种是发展先进科技农业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核心要素[3]。而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介于品种育成和生产应用之间,在品种选育和推广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纽带和桥梁作用[4-5]。一般将冬季幼苗直立生长,株高适中,抗倒伏,抗病性好,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田间长势好,株高整齐度好;外观品质好、成熟落黄好;分蘖强,抽穗整齐,穗大粒饱,田间熟相及落粒性好;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品质及其利用价值较好作为品种筛选性验证的核心[6-8]。随着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审定制度和审定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建立,云南省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和品质水平不断提高,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省内外各育种单位新育成或引进的普通小麦品种在大理州生态区栽培水平条件下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品质及其利用价值,为云南省小麦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组织本次试验,以期为促进云南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丰富优化农产品结构、稳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试单位有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参试品种:云152-484、云麦110、云184-12、玉18-1、蜀麦1767、滇麦12号、玉18-2、临麦22为上年度区域试验推荐续试品种,云194-1、云194-10、德1751、云杂16号为第1年参试品种。
表1 参试品种来源
试验地位于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安乐村委会,海拔1720 m,东经100°43′,北纬25°42′,土质为黏胶土,地势平坦,前茬为玉米,肥力中上等。
参试品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0 m2,全区收获计产,以云麦56作为对照。小区长方形,小区长边与试验田实际肥力梯度方向平行。试验地四周保护行宽度1.5 m。区组间走道宽为50 cm,区组内小区间、小区与保护行间走道宽40 cm。
试验按《云南省小麦品种试验实施方案》附录A(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与标准)进行试验记载,试验期间对每个重复、每个小区均进行及时、准确地田间记载,试验收获时,对每个重复、每个小区进行取样、收获、测产及室内考种;并按照区域试验记载项目和标准,认真填写《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记载本》,记录产量、主要性状和田间表现。
小麦的各项农艺性状调查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13个参试品种的基本苗、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数、有效穗率、株高、生育期天进行方差分析,全生育期F=2.19>P0.05=0.046,表明参试品种间全生育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由表2可知,德1751成熟期最长,为177 d,显著长于玉18-1、云184-12、云杂16号、云麦56(CK)、云152-484、滇麦12号、云194-10参试品种;其次是蜀麦1767、云麦110、云194-1、临麦22、玉18-2,5个品种的成熟期与玉18-1、云184-12、云杂16号、云麦56(CK)、云152-484、滇麦12号、云194-10无显著差异。
表2 13个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由表3可知,弥渡点的参试品种整体发病率较低,参试品种云152-484、云麦110、云184-12、玉18-1、蜀麦1767、滇麦12号、玉18-2、临麦22、云194-1、云194-10、德1751、云杂16号、云麦56(CK)均表现高抗叶锈病、条锈病、叶枯病。云194-10、云194-1、玉18-2、玉18-1、蜀麦1767、德1751、滇麦12号轻感白粉病。云杂16号、蜀麦1767、云194-10出现倒伏,3个品种间倒伏差异极显著,云杂16号倒伏极显著严重于蜀麦1767、云194-10;蜀麦1767、云194-10倒伏差异不显著。
表3 13个参试小麦品种的抗逆性分析
由表4可知,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发生穗发芽。云152-484、云184-12、滇麦12号、临麦22、云194-10落粒性好,麦粒成熟后,稍加触动容易落粒;其余参试品种系易脱粒,机械脱粒容易。滇麦12、云194-10芒为曲芒;云麦110芒为短芒;其余参试品种芒均为长芒。云麦110、临麦22、云194-1、云杂16号粒色为琥珀色,其余参试品种均为红粒。云杂16号熟相为中,其余参试品种均为好。所有参试品种穗型均表现为长方穗型、壳色为白色、饱满度为饱满、粒质为硬质。
表4 13个参试品种的穗部性状考种结果
对13个参试品种的千粒重、黑胚率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参试的13个小麦品种间的千粒重、黑胚率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并进行多重比较。
由表5可知,黑胚率玉18-2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其余参试品种无显著差异。千粒重玉18-2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12个品种;云杂16号极显著高于云194-10、临麦22、云麦110、云184-12、云152-484、云194-1、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云194-10极显著高于临麦22、云麦110、云184-12、云152-484、云194-1、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临麦22极显著高于云麦110、云184-12、云152-484、云194-1、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九个品种;云麦110极显著高于云152-484、云194-1、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显著高于云184-12;云184-12极显著高于云194-1、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与云152-484差异不显著;云152-484极显著高于云194-1、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云194-1极显著高于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玉18-1极显著高于德1751、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四个品种;德1751极显著高于滇麦12号、云麦56(CK)、蜀麦1767;滇麦12号极显著高于云麦56(CK)、蜀麦1767;蜀麦1767极显著低于于云麦56(CK)。
表5 籽粒特性分析
穗粒数蜀麦1767最高,为75.0粒·穗-1,极显著高于其他12个品种;其次是德1751、云麦110、玉18-1极显著高于云麦56(CK)、临麦22、云194-1、云杂16号、云184-12、云152-484、玉18-2、滇麦12号、云194-10,德1751、云麦110、玉18-1三者间差异不显著;云麦56(CK)、临麦22极显著高于云杂16号、云184-12、云152-484、玉18-2、滇麦12号、云194-10,云麦56(CK)显著高于云194-1,云麦56(CK)与临麦22差异不显著;云194-1极显著高于滇麦12号、云194-10,显著高于玉18-2;云杂16号、云184-12、云152-484极显著高于玉18-2、滇麦12号、云194-10,云杂16号、云184-12、云152-484差异不显著;玉18-2、滇麦12号、云194-10差异不显著;云194-10最低,为40.7粒·穗-1。
对13个参试的小麦品种的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品种间F=2.748>P0.05=0.017,表明参试品种间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
由表6可知,13个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119.0 kg·hm-2,云麦56(CK)产量为7483.58 kg·hm-2,玉18-1的产量最高,为8220.90 kg·hm-2,位居第1位,其次是滇麦12号、蜀麦1767、云麦110,4个品种较云麦56(CK)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9.9%、4.8%、1.8%、0.3%。玉18-1、德1751、滇麦12号、云194-1、蜀麦1767产量显著高于云杂16号;云杂16号产量最低,为5407.46 kg·hm-2。
表6 13个参试小麦品种产量多重比较
参试品种中,滇麦12号、云麦110、玉18-1三个品种株高适中,分蘖强,抽穗整齐,穗大粒饱,成熟落黄、田间熟相及落粒性好,抗逆性好,可在大理州进一步示范种植。蜀麦1767株高适中,分蘖强,抽穗整齐,穗大粒饱,成熟落黄、田间熟相及落粒性好、丰产性好,抗逆性一般,在本次试验中出现了倒伏现象,如果进行大面积展示、示范要控制好栽培密度及施肥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