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阿拉斯·博兹库尔特 [印度]拉梅什·钱德尔·夏尔马著 肖俊洪译
【摘 要】 新冠肺炎大流行不但造成了生物意义上的后果,而且也产生了社会和教育意义上的影响。本文作者认为这场大流行病危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其影响如此深远,可以被称为“大重启”,虽然其诸多后果仍然不为我们所了解。我们在转而采用应急远距离教育的过程中有过严重失策之举,比如模仿面对面教育、过度依赖数字使能实践和盲目相信数字解决方案。诸如此类的教育之“罪”有损教学效果,导致数字倦怠和疲劳,且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本文还讨论了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后新冠时代世界的影响。在线全球化日趋显现,这意味着教育应该重新确定自己在这个变化中的世界的位置。在新常态下,数字学习生态系统在很多方面给我们带来希望,但是也要求我们谨慎处理隐私关切、监控和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这场大流行病给我们带来的一点慰藉或许是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教育开放的意义。同样地,新冠肺炎大流行要求我们重新把在很多教育实践中早已被遗忘的关怀和同理心当成学习不可或缺的要素。新冠肺炎大流行本身是对高等教育的一次检验,使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失败与成功之处。混合模式的教育预计会成为下一个常态,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希望建设一个理想的学习生态系统,那么我们必须找到恰当的混合方式。本文最后建议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炼金术师,能够把这场危机变成重新设想、重新设计和重新调整教育系统的一个机会,使未来更加美好。
【关键词】 新冠肺炎;教育;新常态;应急远距离教育;大流行病教学法;开放性;数字倦怠;数字疲劳;数字鸿沟;数字伦理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21)10-0048-12
導读: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教育(新)常态已经是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技术在教育(新)常态中必有一席之地,这是各家的共识,虽然对于技术在(新)常态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有不同的意见。然而,新冠肺炎危机客观上进一步巩固了“技术决定论”或“技术浪漫主义”这一派的地位,技术解决方案成为疫情期间教育新常态,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必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常态(下一个常态)。然而,诚如本文的“引言”所言,“常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甲的常态可能是乙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可能“昙花一现”,比如疫情过后就不复存在,也可能持续下去,成为下一个常态。由此可见,不管是“常态”“新常态”还是“下一个常态”都不是一种普世现象,任何“一刀切”的态度和观点只是把复杂的教育问题简单化而已,弊大于利,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新冠肺炎大流行使我们对教育的“常态”“新常态”或“下一个常态”有了更加真切的了解和理解,因为此时我们不得不面对很多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没有浮出水面或被选择性忽视的问题。同时,“我们正在经历很多领域的全球重启(reset),包括教育”,因此“必须认真考虑我们做出什么决定以及这些决定将把我们引向何方”。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作者认为“现在正是回顾历史、审视现状和展望未来的好时机”。这种观点与远程教育老将唐·奥尔科特(Don Olcott)不谋而合,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①。
文章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全球教育大重启及其影响。第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场大规模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或者说全球在线学习实验,不能把这种应急远距离教育实践等同于远程教育。在简要说明两者的区别之后,作者指出,如果把它们混为一谈,不但不利于借鉴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远程教育理论和经验提高应急远距离教育质量,而且还会使远程教育“蒙冤”而进一步遭污名化。第二,疫情期间的应急远距离教育往往是“复制和粘贴”传统面对面教育的方法,这显然严重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很多人热衷于比较远程教育与面对面教育的优劣,然而这两种模式并非是对立的,而是“殊途同归,即目的是一样的,‘殊只是体现在它们所采用的渠道、工具和过程上”,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如何有效扬长避短,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达成协同增效目的,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态。第三,过于依赖在线技术会导致学生(甚至教师)出现数字疲劳和倦怠。这些现象已经开始出现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为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难以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第四,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由此引发了严重的不平等、不公平和不公正问题”。这是因为与远程教育相比,应急远距离教育主要依托在线技术。
针对疫情期间应急远距离教育的情况,文章进一步从八个方面阐述新冠疫情以及目前的应急远距离教育可能对后新冠时代的影响。
第一,在线地球村的出现,当然这方面主要是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运动使然的结果。作者认为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要探索国际化新模式,重视开展虚拟国际化并加强合作,拓展新业务,更有效利用在线空间。
第二,构建新的学习生态系统,包括数字转型、数字生态系统和数字孪生等方面的建设。由于新冠肺炎危机,数字“变革之和风现在已经演变成变革之风暴”,数字“临场”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机构的标配。针对这种新情况,作者提出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将如何规管这些空间?学习者将如何形成自己的数字身份?我们将如何确保平等、公平和公正?我们将如何处理种族、宗教、民族、社会和经济歧视问题?我们将如何保证和实现教与学的效率、效果和可持续性?”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数字转型进程机会与挑战并存,不能只看到机会,忽视挑战。
第三,数字时代的种种隐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无处不在的监控是否侵犯个人隐私,是否有违伦理道德?就教育而言,采集和挖掘学生数据以谋取私利、由技术判断和定性学生行为、基于算法评价学习结果等是否利大于弊,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凡此种种,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的确,正如作者所指出的,“监控技术本身没有问题,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技术”。
第四,早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备受诟病,可以说存在不少积重难返的问题,而新冠肺炎危机则使这些问题暴露无遗或进一步加剧。作者认为高等教育的变革能否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取决于管理层的战略领导才能和谨慎决策。要迫使高等教育机构走出原来的“舒适区”是一大挑战,“这要求高等教育机构能够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而浴火重生就必须首先敢于面对熊熊烈火”。
第五,从全球教育领域应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實践看,教育的开放意义重大,后新冠时代同样需要教育的开放。作者认为对开放性的理解不能囿于某一种理论框架,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教育的开放可能有不同理解,其表现形式可能也不相同,关键是要能够满足需要。
第六,作者进一步借助远古游牧民族的“原生态”开放教育实践例子,证明疫情期间教育资源的“开放”虽然“不完全符合开放教育资源的5R框架标准”但不失为开放教育实践之举。的确,这种“原生态”性引发我们对教育开放的新思考,即“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开放(性)?‘开放(性)的内涵是什么?由于存在程度之分,多大程度的‘开放方可被视为开放?”
第七,诚如两位作者在另一篇文章所指出的,当新冠肺炎大流行成为历史之后,留在今天这些学生记忆中的将是“他们在这个艰难时期的感受”,不是我们教授的文化知识①。因此,体现关怀和同理心、创伤知情的大流行病教学法(trauma-informed pandemic pedagogy)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和热情友好的环境,倾听、理解、尊重、帮助、关爱和善待学生”“情感为先,认知随后”“首先考虑的是人,其次是内容,最后才是技术”。作者认为即使在后新冠时代这也是我们应该恪守的教育理念。
第八,新冠肺炎危机爆发之前教育的混合式模态已经逐渐流行,人们在反思应急在线教育的得与失之后更加意识到各种模态都有自身的“长”与“短”,只有扬它们各自之所长避各自之所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必须指出混合的根本目的是“给学习者赋予更大的控制权,使他们更加自主和自立,并更有效利用教育技术,从而使教育更加灵活”,一切混合式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服务这个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天,硅谷技术解决方案主义叙事仍然是大众传媒和学术语境的强势话语,但是我们不能陶醉于赞美声中,在憧憬教育“美景”时勿忘教育的初衷和使命。技术不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中心是人。技术能否服务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取决于其用途,即人如何使用技术服务教育,不取决于技术本身。从教育的角度讲,技术本无优劣之分,或者说其优与劣取决于是否在恰当环境服务恰当的对象和恰当目的。这是传统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遗憾的是,不知从何时开始,追求高精尖技术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潮流。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能有助于读者更加客观和全面了解和理解教育问题。
本文第二作者拉梅什·钱德尔·夏尔马(Ramesh Chander Sharma)博士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知名学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果丰硕,也是本刊国际论坛作者①。第一作者阿拉斯·博兹库尔特(Aras Bozkurt)博士则是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后起之秀,是学术视野开阔、研究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思路新颖、目光犀利的年轻研究者,学术成果频频见诸各种重要学术媒体,成为高引用率的文献。比如,由他领衔、来自31个国家38位学者共同完成的A global outlook to the interruption of education due to COVID-19 pandemic:Navigating in a time of uncertainty and crisis一文,从2020年6月发表至2021年3月撰写此导读,9个月时间被引达120次②,被评为2020年度应对新冠肺炎危机教学研究十佳论文之一③并荣获全球开放教育资源博士研究生网络(Global OER Graduate Network,GO-GN)2020年度最佳开放教育论文“弗雷德·穆德奖”(Fred Mulder Awards)④。由他主编的《着眼教育未来的新兴教学法研究手册:创伤知情、关怀和大流行病教学法》汇集几十位学者的“非主流”观点,将于2021年6月份由IGI Global出版,相信同样会获得学界好评⑤。
本文是应我的邀请在一篇社评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衷心感谢两位同行对本刊的支持!(肖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