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入伙”儿童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角色

2021-11-05 20:08冯锦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0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目标活动

冯锦樱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自2016年课程更名,2017年部编版教材的投入使用,课程内容有了新内涵,对课堂教学形式和目标也有了新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合理定位;道法课堂中,教师交流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小学道法课堂目标的达成。本文将从小学道法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剖析,尝试优化道法教师角色定位,提高对小学道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说教;活动;有效;目标

一、教材摆脱说教,成功“入伙”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質的养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因此肩负着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使命,教材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科学,不但要看内容本身,还要看其是否适合学生。不适合学生,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教材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以往的小学思品课,教师在运用教材教学的过程中难度不大,照本宣科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儿童虽然进行了相关主题的品德课程学习,但行为没有内化,要在有意识或者有要求的情况下,又或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按照课堂要求约束自己,这使品德教育沦为形式主义,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无疑是“纸上谈兵”。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从2017年秋全面走入课堂至今已经第五年,教材改变了对儿童道德说教的姿态,以儿童成长的“同龄人”身份与儿童进行平等、民主的对话,积极“入伙”儿童,从而引导儿童的道德发展。因此,教材将教育意图隐性化,隐藏在教学活动中。而这些活动又是儿童感兴趣的、有话可说的内容也是引导儿童实践的内容。教材通过这些内容邀请儿童进入其中,使儿童能够在教材的帮助下去探索生活、创造生活。在平等、对话式的学习过程中,儿童能够敞开心扉,真正参与到道德的学习之中,从而实现自身的道德成长。从前高高在上的教材成功放低身段,蹲下来与儿童统一了“高度”成功“入伙”,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好伙伴。

二、教师固守旧念,难以“入伙”

教材是师生教与学的关键媒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肩负着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使命,“内容选择问题”异常重要,而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有效解决了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有人就认为只要内容正确就行,然而《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的设计要求以学习活动的形式组织教学,除了“正文”用作创设情景、导入活动之外,还有“活动园”“交流园”“小贴士”“知识窗”“故事屋”等栏目体现儿童生活具有多重性和道法教学内容多元化的特点,这些各具功的栏目能满足儿童道德生活的需要。然而,作为兼职教研员,在听课、研讨中不难发现,如何用好教材有效地教、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自觉地学,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身的定位模糊,使用教材时“品德”教育留下的痕迹太多。

三、观念淡薄,缺乏“入伙”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从2016年起课程更名,2017年新版教材推广,相应的各种培训接踵而来。但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上还以为这只是“换汤不换药”,从叫法到头脑都认为《道德与法治》就是思想品德课,考试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松散,哪怕教材已经完全不同,仍然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以自我为课堂中心,照本宣科,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兴趣。

以三年级上册10《父母多爱我》为例,某校A教师课堂上运用“阅读角”栏目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重点使用导语中的古诗《游子吟》,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背诵诗歌。古诗运用缝制衣物的情节展现母爱的深切,但与学生生活距离远,共情难度大,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体会诗中洋溢的母爱,哪怕教师自己声情并茂背诵,学生们也摇头晃脑跟读,却与教材中“发自心底的声音”相去甚远,关于母爱的主题没有切身的体会,教学的目标没有无法实现。其实,教材的设计《游子吟》只是导语,“阅读角”正文的现代诗《妈妈的爱》,是以孩子口吻写成,内容真实、用词浅显,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产生共情。但在评课过程中,谈及取舍原因,A教师觉得这首诗歌“童味”太重,不够深刻隽永,所以,选取琅琅上口的《游子吟》,认为通过讲解学生能理解诗歌内容。

通过上述案例不难看出,教师也企图通过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但却忽视了教与学的关系已转变,如今,与其说书本是“教材”不如说是“学材”。教材的微观结构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构建起来的,所有环节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学中,教师的教已不是核心,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说教,而是对学的辅助、指导。但鉴于小学阶段教师的权威性,师生之间认知程度的悬殊,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相对缺失,又只能通过自学、培训的方式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让教师了解只有放下身段,“入伙”儿童才能满足他们的品德发展对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需要。

四、道德说教,形式主义“入伙”

小学《道德与法治(2017新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合作探究学习,课堂以活动的形式为主,注重主体之间、主客之间交互作用过程,强调学习不是一个单向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材栏目就不断为对话创造有利条件,中年级更让对话成为常态,教师在其中应该是对话的激发者和全身心参与者。但教师谙熟的是以往“讲故事、讲知识、讲道理”的老套路,虽然有“入伙”儿童的朦胧意识,主动增加教学中的对话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却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以“导演”的身份来控制教学。

以四年级下册《哪些浪费可以避免》为例,某校B教师以家国情怀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的展示触动学生迅速理解浪费行为对社会的伤害。这一课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展开对话教学水到渠成,可惜的是教师作为“导演”强势引导,小组讨论的时候学生的体验还是自由、多元的,但汇报的时候却成为了在校午餐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大会。本来愿意表达的学生悄悄放下手,原有轻松的表情变得凝重。后来没有学生继续发言,教师就作总结性发言,用道德制高点以讲道理的形式说教,强调午餐不能浪费的必要性,最后以表决心的形式进行道德绑架。评课的时候B教师认为,这节课将引导学生“不浪费”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曾听到一句话:“不做道德评价,蹲下来,陪着儿童 ,忧其忧,乐其乐。”儿童只有在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才能敞开心扉、自由自在地发展,才能有效地接受教育。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情、行的关系来源于生活经验,课堂就是要帮助儿童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整理其生活经验。德育内容与自然科学知识不同,必须用符合它们自身学习规律的方式来呈现,否则就会停留在说教的层面。这是以前“品德”课堂常被人诟病的痛点。说教忽视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所说的道理是对的,也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和抵抗。这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可完成教学任务,但至于品德培养却收效甚微甚至形成反效果,道法课堂上必须杜绝。

五、局限教材,边缘化“入伙”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还在沿用旧有“品德”的課程标准,但新教材的微观结构已经改为“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因此,教师在备学教研时多以教材为依据,教研时经常争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取舍。即使教材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依然无法完全适用所有地区、学校、班级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而提升小学道法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笔者认为,是在教材基础上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解决他们的道德困惑,如杜威先生所言:“教师须懂得教材,还要懂得学生的需要和能力”“学校里错误的教学方法是认为学生的经验是可以由教师来假定的。”一些教师更新了观念“入伙”儿童,拒绝说教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为什么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边缘化“入伙”是常见的问题。

以三年级下册《安全记心上》为例,“安全”主题内容在道法教材随年级提高而深化。从一年级上册《玩得真开心》提及不安全就不开心,到二年级下册《安全地玩》从玩的地方、玩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经验与思考注重玩的安全。三年级的《安全记心上》则从“玩”上升到保护“生命”的高度提及安全,提升责任感,渗透公民意识。笔者在某校听C教师上三年级下册《安全记心上》,在“平安出行”内容的处理上非常生动、自然,将教材内容结合学校周边环境实际,让学生通过讨论、对话、讲述亲身经历切实感受安全出行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适当引用“知识窗”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构筑学生法治观。然而,转入“不让溺水悲剧发生”的教学内容,情况就变得不理想,学生的参与度明显下降。究其原因,是因为C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野泳”开展,虽然这是教材重点,该地区也曾是“野泳”和“溺亡”的高发地,但正因为曾是高发地,有关部门和社区教育到位,家长的意识也提高了,所以“野泳”已经鲜有发生。由于“野泳”远离学生生活经验,所以,学生无话可说。而课堂上学生提及比较有经验的“海边戏水”和“泳池安全”因为不是教材内容,教师未能有效捕捉学生信息创设或调整教学活动,只是简单回应,所以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

教师要解读教材,不单单是教学内容,更要理解教材每一课的编写意图、体现的课程标准内容点以及所蕴含的教育思想。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应该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儿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使儿童能够将自己的生活与课堂活动内容建立连接,并通过与教材、同伴之间的对话更好地反思构建自己的生活。教师假定的儿童生活经验如何与现实不符,这些“异己经验”如果不能与自身经验发生连接,那么就依然还是异己的,教师应该马上调整活动内容。否则,使好不容易“入伙”的教师被边缘化,教师指导的活动儿童不积极参与,对话也大多是无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就低了。

六、教师明确角色,再谈“入伙”

以上所谈小学道法教师难以“入伙”儿童的情况虽然常见,但要扭转局面并非不可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撰,经过专家多年努力终于摆脱“说教”的枷锁,成功“入伙”儿童。教师若不“入伙”儿童,只能利用教师的权威发号施令,哪怕声高气壮,也无法得到儿童心底里的认可;如果成功“入伙”儿童,就会成为“自己人”,无须发号施令,却能成为与儿童携手共进的指导者。教师该如何一边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一边又化身“儿童”入伙参与活动呢?我们不妨把道法课堂假设为角色扮演游戏。

(一)教师是道法游戏的开发者

课前,教师拿到教材,必须思考:这个内容在本校、本班应该如何来实现目标?这就是要把教学内容“情景化”,类似开发游戏创建不同的场景。顾客是否青睐全看它的体验。如果游戏创设的场景跟用户已有经验接轨,他较为容易接受,如果高于他的预设对他就更有吸引力。教师在活动创设和教材运用的过程中亦然,必须跟学生生活经验相连接,才能留住儿童在这个情境之中发挥他的主动性。教学的重点就是游戏场景中规模最大、得分最多的环节,值得用户全身心投入,获取最大的成功感。游戏的环节是否一关一关通过,还是多线同时进行,全看你作为游戏开发者的需要,就是教学目标精确化的需要。这一个个游戏任务的达成肯定是有终极目标的,那就是本课教学总目标,作为开发者,我们自始至终都要清晰目标和取向,并让学生在良好的体验中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最后达成总目标。

(二)教师是道法游戏的参与者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以活动为载体,因此,教师无法像拍电影的导演一样控制每一个人的言行更无法控制学生的思想。但作为游戏的参与者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行为,左右他的想法,类似游戏中的伙伴。游戏中的伙伴是与学生共同进退的人,对最佳拍档或者是团队中的一员。在互相尊重和互相帮助中共同完成目标,遇到问题或者分歧的时候通过平等的交流、讨论来做决定,没有谁凌驾于谁之上,却能够共同进步。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放下身段,变成团队中的一员“入伙”儿童,才有可能在活动中引导儿童行为,敦促儿童思考,提升他们的道德觉悟,满足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

(三)教师是道法游戏的创造者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材的编写再精心,教师的预设再完美也没有可能跟儿童的经验、认知、想法相一致。就像游戏开发者,会预留一些空间和场景给用户进行自身的开发和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来自学生超越教师预设的提问和教师棋高一着的应答。拘泥于教材内容或是按部就班演绎教学设计就是忽视学生课堂需要的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和需要,要敢于推翻自己的教学预设,与学生一起努力追求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要敢于追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多元化,使道法课堂更有生命力,教师以创造者的姿态引导儿童建构有道德的美好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养的任务。道德与人及其生活是一体的,道法教学要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美好生活,更是通过儿童生活本身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教师只有“入伙”儿童,以“游戏”中不同的角色和姿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做一名出色的设计者、组织者、辅助者、指导者。

参考文献:

[1]高德胜.“接童气”与儿童经验的生长——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儿童经验的处理[J].课程·教材·教法,2018(8).

[2]高德胜.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J].中国教育学刊,2018 (1):1-8.

[3]鲁洁.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朱清科.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教学,2019(15):44.

[5]强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素养探析[J].山西青年,2020(6):53.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目标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