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九林
说一个与“脑补”有关的故事。
1873年,各国驻华公使首次获允以近代礼仪,也就是鞠躬礼,直接觐见同治皇帝。1873年9月27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版画展示了“外国驻华公使代表们于6月29日早上9点觐见皇帝时的真实场景”。
觐见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同治皇帝坐在紫光阁“大内坛之座”上。各国公使从左门入殿,面向宝座向同治皇帝鞠躬一次,前进数步再鞠躬一次,行至宝座下方时第三次鞠躬。然后由俄国公使作为代表致辞,致辞完毕,各国公使将国书放在桌子上,再鞠躬一次。同治皇帝微微欠身,以示接受国书。恭亲王跪在同治皇帝脚边,负责传递皇帝的“细语”。皇帝说国书已经收下,恭亲王便起身走下台阶,来到各国公使面前转述,完毕后再回到皇帝脚边跪下。皇帝说问候各国君主,恭亲王遂再次起身下台阶转述。觐见仪式结束后,各国公使再鞠躬,然后退出。
有意思的是,在当年的“京报”中,这场觐见的具体情形,却变成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模样:
“英公使先诵国书约二三语,即五体战栗。帝曰:‘尔大皇帝健康?英使不能答。皇帝又曰:‘汝等屡欲谒朕,其意安在?其速直陈。仍不能答。各使皆次第捧呈国书。有国书失手落地者,有皇帝问而不能答者,遂与恭亲王同被命出。然恐惧之余,双足不能动。及至休息所,汗流浃背,以致总署赐宴,皆不能赴。其后恭亲王语各公使曰:‘吾曾语尔等谒见皇帝,非可以儿童戏视,尔等不信,今果如何?吾中国人,岂如尔外国人之轻若鸡羽者耶?”
这段文字,见于稻叶君山的《清朝全史》。“京报”是中文报纸,但稻叶见到的是英文版,显然是有人将之翻译成了英文。稻叶将英文版译成日文版,后来由但焘将其译回中文。
浑身战栗、国书拿不住,问话答不出,脚也迈不动,汗流浃背、浑身脱力至连宴会也无法参加的地步……简而言之,按“京报”的这段描述,各国公使全都被同治皇帝的天威给吓坏了。
这些荒唐的信息,明显不是事实,而是脑补出来的。究竟是谁在脑补这种信息?这得从“京报”的性质说起。
清代有官办邸报,皇帝起居与朝臣升迁之类的信息,均由邸报发布。但邸报系统靠手抄传递,速度很慢,且传递对象也须由上级指定。地方州府官员为了解京中动态,遂派人驻京专职抄录邸报,这些人有一个名称,便是“京报人”。乾隆时代,为管制这些“京报人”,不让他们乱抄乱传,出台政策,规定只有朝廷指定的人员才有资格进入衙门抄录信息;只有朝廷指定的机构才有资格承印“京报”;所有刊入“京报”的奏章抄件均需盖有承办衙门的印信;“京报”的底本和盖有印章的抄本,还须每十天一次送至兵部验证存档。
早期的“京报”相当于“内部发行的官场情报资料”。普通人被允许订阅“京报”,约在乾隆晚期嘉庆初年。到了晚清同治、光绪时代,“京报”已成了一种专门转载宫门抄、上谕和朝臣奏章的民营报纸——“京报”不是某一家报纸的名称,而是一大堆同類报刊的统称。
因抄录者不同,各家“京报”的内容会有些微区别。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只抄录或摘录,自身不生产新闻内容,也不对新闻内容做任何评价。自然,这也就意味着,“各国公使被同治皇帝的天威吓坏了”这段假新闻,不是报房脑补出来的,而是他们从别处抄录来的。这个“别处”,不可能是朝廷的正式文件,因为文风和体例完全不对。
报房自己不生产新闻和评论,朝廷的正式文件又不会如此行文,唯一可能的出处,便只剩那些对“各国公使不跪拜同治皇帝”心怀愤懑的士大夫。
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推测,这位替同治皇帝脑补天威的士大夫,本身便在京城官场任职,否则他很难了解觐见的具体情形。而这种官场身份,又有助于他通过“京报”将这番脑补传递出去——毕竟,“京报”只搞转载,没有记者也没有编辑,除非官场中人主动提供,否则报房自己不会主动去寻找这类内容。
遗憾的是,这位脑补天威的士大夫究竟是谁,因缺乏线索,恐怕已彻底成谜。但他的脑补非常有效,许多人从那虚构的天威里获得了慰藉,忘却了“各国公使不向同治皇帝下跪”带来的沉重屈辱感。四十三岁的读书人李慈铭,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日记中写道:
“闻夷首皆震栗失次,不能致辞,跽叩而出。谓自此不敢复觐天颜。盖此辈犬羊,君臣脱略,虽跳梁日久,目未睹汉官威仪,……今一仰天威,便伏地恐后,盖神灵震叠,有以致之也。”
大意是:这些不肯下跪的洋人,不过是些不懂君臣之道的犬羊罢了。平日没有机会见到庄严的“汉官威仪”,所以成天跳梁。如今亲眼目睹了天威,便只能“伏地恐后”,吓到瘫软。
李慈铭很开心,脑补者想必也同样开心。
(摘自“短史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