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盛基
唐文宗时期,有一年郓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断炊了。然而,当地奸商却不顾百姓死活,提前大量收购粮食,放着不卖,以致市面上粮食短缺,价格居高不下,老百姓怨声载道。
当时,令狐楚担任郓州刺史,对灾情忧心忡忡。作为地方的父母官,他深知百姓疾苦,也明白糧商的用意。一方等米下锅,一方囤积居奇,时间久了,必然激化矛盾,导致民心动荡,百姓揭竿而起也不是没有可能。令狐楚想,必须尽快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百姓既能买到粮食,还不多花冤枉钱。
一天,令狐楚把官府的粮仓主管叫了来,询问他粮仓里有多少储备粮,粮仓主管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听完汇报,令狐楚自言自语:“如果把官府的粮仓都打开,把全部的粮食都卖给老百姓,就可以度过饥荒了。”说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起身离开。粮仓主管急了,追着令狐楚说:“不可呀!大人。都卖给老百姓,粮仓不就空了吗?我们不能没有储备粮啊!”令狐楚装作没听见,头也不回地走了。
令狐楚这番话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到了那些奸商的耳朵里。这回该他们着急了,他们十分清楚,一旦官府开仓放粮,就会有大量的粮食上市,价格肯定大大回落,如果自己囤积的粮食不赶紧卖出去,不但赚不到钱,还会亏本,再说,时间久了也会生虫啊!
奸商们才不想做赔本的买卖呢,于是,他们趁着官府还没开仓,纷纷低价抛售囤积的粮食。因此,老百姓度过了灾荒,而官仓里的粮食一粒都没动。
令狐楚只是放了放风,危机就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其实,他并没打算动用官仓里的粮食,只是用了点儿小计谋而已。可见,他不仅有足够的智慧,而且也深谙市场规律,用这只看不见的手稳定了市场。
(摘自《启迪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