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江 林宁 肖瑾 万艳春 王君华
[摘 要]探讨“行政MDT”管理在二级综合医院准备实施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作用及效果。比较实施“行政MDT”管理前后员工对DRGS、ICD编码、CMI指数的认知度,不同质控指标。实施“行政MDT”管理后员工对DRGS、ICD编码、CMI指数的认知度显著提升(P<0.05),临床路径入组率、病案首页完整率、疾病诊断的正确选择与排序率均同比上升,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8539元(t值5.576、P<0.01)、平均住院日10.91天(t值8.855、P<0.01)、住院药占比35.16%(t值17.41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政MDT”管理在二级综合医院为实施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准备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合理控制了医疗质控指标,规范了医疗行为,节约了医疗资源,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MDT”;DRGS;质控指标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0.148
我国于2017年6月启动DRGs收付费改革试点,目前,在我市三级医院中DRGS管理系统暂时均还没有上线,医保部门暂时尚未实施,但推进按病种付费已势在必行。[1]虽然在二级综合医院实施DRGs医保支付方式,因硬件、软件的欠缺,难度系数更大,但我院仍因势而上,从对员工的理念、认知度、传统的合理控费等运用指标,以及拓展创新性指标,临床路径管控、疾病诊断的正确选择与排序、病案首页的规范化、病案的回收率等方面,通过实施“行政MDT”管理,为即将实施的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准备,经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18年7月1日正式启动,预实施DRGS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准备工作。从信息系统中调取管理前(2018年1—6月)、管理后(2019年1—6月)出院的职工医保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占比、临床路径入组率、病案首页完整率、疾病诊断的正确选择与排序率进行比较;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实施“行政MDT”管理前后我院员工(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科主任、护士长、中层干部、其他人员)对DRGS、ICD编码、CMI指数的认知度。
1.2 方法
(1)组建“行政MDT”团队。于2017年1月成立院医保“行政MDT”组织[2]。分管院长负责,由医保科牵头,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经管科、财务科、信息办、病案管理科7个职能科室组成,院办、感管科、人事科3个职能科室协调并监督实施。
(2)制定实施方案。2018年6月医保科牵头通过3次团队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3]找差距、做准备,运用鱼骨图[4]分析、寻找解决方案并制定计划表、路线图实施“行政MDT”管理。
(3)组织全院培训。分别对全院不同人群进行DRGS医保支付方式针对性的培训6场,如医护人员的临床路径管理、全院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等。
(4)实施“行政MDT”管理:
医保科:①宣传动员,发挥科主任的传、帮、带作用。 ②联合医务科、經管科、财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管控KPI指标,提高管理效率。③关注上级医保政策,及时调整院内管控举措。
医务科:①临床路径。2018年上半年开展了26个病种,入径例数420例,入组率38%,完成率8.6%;2019年上半年开展了46个病种,入径例数1490例,入组率88.79%,完成率42%。②每月联合药剂科、医保科、经管科对在院患者进行“三合理”检查、通报、持续改进、考核。③针对异动指标,2018年下半年召开了骨科、心内科、肛肠科、妇产科4个专科建立座谈会。④每月开展病案首页点评活动,对前5名、后5名予以奖惩、通报和考核。
经管科:①药耗比考核,控制医疗成本,保证药品、耗材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②每月公布三四级手术数量,促进手术质量的提高。③每日公布诊疗组住院人数、出院人数、出院者平均床日、住院时间超30天病人信息发布等,及时为科主任提供讯息。④对KPI指标差或异动明显的科室,进行效益分析,查找原因,2018年下半年召开骨科效益分析会,协助临床科室共同解决问题。
病案管理科:①培养编码员,以保证ICD 编码的准确与完整[5]。科室新增1人,有计划安排外出培训、学习。②反馈出院3日内病案首页的出院诊断与排序有异议的信息,设置3天沟通、修订时间以加强病案首页质量的管理。③每月3号公布、通报各诊疗组病案首页完整率和病案回收率,疾病诊断的正确选择与排序率,小于目标值予以考核。
信息管理办公室:①2018年3月信息科从设备科中分离,单独设置信息管理办公室[6]。②硬件投入:临床路径管理系统、HIS身份识别系统、检验科试剂管理系统、医院短信平台等。③运用PDCA管理[7] 2018年上半年梳理出问题167个,下半年解决164个,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动态浏览性。④低于目标值的指标实现系统预警提醒功能。⑤病案首页实现系统障碍设置,达到了事前、事中监管的目的。
其他科室:如药剂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管控、辅助用药监管;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8]的应用;责任会计制度[9]的实施等均促进了此项目工作的进展。院办、感管科、人事科3个职能科室,从团队成员的履职情况、计划表的完成情况、相关的指标管控情况、临床医护人员的评价情况四个方面,每个月进行评价考核,在院管理绩效中予以奖惩。
1.3 评价方法
①比较管理前后我院员工对DRGS、ICD编码、CMI指数的认知度。采取分层抽样问卷调查法,在管理前后,分别发放220份问卷调查表,发放人群均为中层干部、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其他人员,回收率均为100%,对医保支付方式、DRGs、ICD编码、CMI指数等认知度分为“非常不了解”“不了解”“一般”“了解”“非常了解”。②比较管理前后职工医保出院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住院药占比。③比较管理前后临床路径入组率、病案首页完整率、疾病诊断的正确选择与排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