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龙
摘要: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利用地面车间或煤炭生产系统作为研究单元,根据危险来源管理的要求,查明每个单元或系统的活动和工作中的危险来源,分析其生产模式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煤矿地面生产系统;危险源辨识;控制途径;降低事故率
煤矿生产以井下生产为主,各种安全管理文件和安全理论研究也侧重于井下安全生产。煤矿作为综合生产、生计、供应和销售单元,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人员在车间和工厂生产系统工作。他们所处的环境中有很多危险,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查明危险并对这些危险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损害等。一旦触发潜在的危险就会导致严重安全事故,造成生命损失和重大财产损失。针对在矿山安全管理方面的思维惯性,从煤矿地面生产车间开始,探索了识别和控制危险来源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地面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确保安全生产。
一、危险源相关论述及煤矿危险源概念
1.关于危险来源的讨论。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概念需伴随着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措施而改变。危险源的定义是: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这一定义没有充分考虑所有风险因素,仅考虑外部物质影响因素。文献中该物质定义为生产系统中的物质,这些物质生产和释放的能量,在某些潜在条件下可能造成生命损失、职业危害及财产损失。这两个定义认为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都忽视了人的因素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2.确定煤矿的危险来源。煤矿危险源主要来自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人员的管理、控制、决策等一系列活动,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水、火、瓦斯、顶板、煤尘和在某些情况下在生产过程中意外产生和释放的能量。这些因素均纳入了危险源的概念,即在某些条件下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如人身伤害、职业风险以及由于管理、控制和控制意外生产和释放能量而造成的设备和货物损失等。
二、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1.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指导原则。(1)组织安全管理的适用法律、规章和其他规定;(2)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策划应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同时考虑到遵守时限的必要性;(3)纳入科学、制度、完整性和适用性原则的方法;(4)鉴于工作的性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需在不同背景和情况下灵活进行。例如,应在事故发生后重新评审风险等级和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识别和评估程序的选择原则。(1)预防原则:根据矿井专业活动的范围、类型和时间表选择适当的手段,以确保充分查明和预先评估危险来源。(2)分类原则:通过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目标、方案,辨识评价危险来源和相应的危险程度。(3)一致性原则:应在矿井活动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活动方法,以确保适当、有效的辨识危险源和风险评估。(4)输出原则:该方法的实施为人力资源和设备控制提供了输入信息,并充分规定了设备要求、人员培训要求和操作控制。
三、煤矿地面车间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1.本研究的主要领域、目标和方法。(1)研究范围。主要用于煤厂、砖厂、窑炉、工人和车间、木工加工厂、坑代车间、氧气乙炔库和机械加工厂以及其他生产和服务车间。其中有些设施配备了大型机电设备,还有些设施配备了锅炉、压缩风包,防爆产品。车间配备了高速切割工具,如车床、电锯等,因此车间存在更多风险源。(2)风险来源研究对象。对危险群进行分类,分别是设备故障、管理失误、操作中断、人身伤害、财产损失造成的危险源。(3)危险源识别和管理方法。煤矿地面车间采用下列方法和程序进行危险检测:成立由总工程师任组长的安全技术委员会,由具备现场安全管理实践经验的总设计师领导,并由熟悉操作技术流程的专业人员参加。其中包括组织现场观察、创建安全问题调查表、编制设备管理安全审核表、执行安全审核表以及向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咨询。调查的重点是地面生产及服务车间。问卷的设计充分考虑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该调查表涉及地面车间的环境、人因与人因事故、危险行为、工作人员的心理不确定性、设计缺陷、故意违章和管理缺陷。与此同时,要求各部在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其活动领域进行风险检查,分析危险事件的根本原因,了解现有的危险来源,并编制危险来源清单(初步设计)。项目小组在调查范围内审查危险来源清单(初步设计),并进行修正和修改,提出危险来源的专业清单。项目小组的危险来源清单应提交安全技术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在矿长办公会议批准后公布。一旦公布危险来源清单,所有有关从业人员都将接受培训,以便了解危险来源的特点和潜在风险,并在其日常工作中进行有效监测。
2.危险源的类别。根据煤矿危险源管理的具体特点及危险源触发时带来的危害程度,依据简易管理的原则,将地面车间危险源危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三类,各级别界定的参照标准為:一类:锅炉爆炸、起重机倾翻、石油火灾、高压带电、高处作业无安全带等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二类:造成严重人员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危险源。例如钻床戴手套作业,锅炉房高温高湿危险源,主要设备保护设备不符合要求,起吊行车在车间被切断,跌落等。三类:造成轻微身体伤害、职业病或一般物质伤害的危险源。例如木料厂的粉尘、炉膛的煤尘、煤矿车间的搬运和运输工作人员等。强调控制和消除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来源,逐步减少第三类危险源。
3.危险源管制。对于已查明的危险来源,必须根据各种危险类别建立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在工作场所危险来源清单中分阶段列出。对危险来源的管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培训、技术措施、加强管理等,以防止危险来源造成事故、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控制危险源的原则是:对于三级危险源,采取安全宣传、安全培训、岗前安全教育等方式,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全员安全防范能力。对于二级危险源,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定期进行学习贯彻,加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对于一级危险源,应制定专项管理和施工技术方案,专项安全措施。除了制定应急计划和应急反应措施外,还需要通过对相关风险来源组织进行专题演习来提高应急设备能力。
煤矿生产中相关风险因素和风险识别是煤炭安全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只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查明危险源并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才能科学地确定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源。危险源不仅存在,而且形式多样,许多危险来源很难找到。有必要用具体的方法查明这些事件,确定事故的性质和可能造成事故的因素。查明和控制危险来源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查明和控制风险因素、作业环境影响和设备装备适用、危险行为和管理因素、查明管理差距以及把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动的防护”变为“主动预防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系数,降低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富.安全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20:120-217.
[2]李春.煤矿通风安全状况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29(5):23-26.
[3]程瑞.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J].煤炭学报,2019,(3):276-279.
[4]许丽.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9:100-127.
[5]钱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4(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