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
摘 要:本文从飞机装配入手,剖析PHM技术,综述其体系框架与工作流程。以某型飞机的尾翼制造为例,探讨PHM技术的运用,分别从建构集中管理平台与检测工装变形两个方面展开。以供参考。
关键词:PHM技术;飞机;装配单元
引言:高效、高精度、智能及低成本为所有建设加工业务追求的目标。飞机制造期间,收集、分析与预测多源数据,可有效提升装配过程的品质及效果,并利于减少各项成本的浪费量,达到资源的科学整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缓解甚至完全克服飞机装配时的不确定性问题,减少维护的费用比例。
1 飞机装配
装配环节是飞机制造任务中主要工作之一,如今国内在此方面逐渐形成智能化与数字化的特点。并且,在机器人技术自动制孔、柔性装配、激光跟踪等现代化系统的运用后,装配过程更加高效,技术能力有所提升,满足装配环节对多元化功能的要求。在飞机更新换代中,装配工作的复杂性有所提升,干扰性因素也逐渐增多,造成装配单元出现异常甚至直接失效的概率相应提升,所以在飞机投入应用后的保养维护中,费用量大幅度增多,提高了在生产全过程的成本的占比。
2 PHM技术剖析
现代信息科技的成熟,给PHM技术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PHM技术是当前军民两用的技术手段,目的是维护复杂系统可维修性、平稳性、安全性以及控制周期成本等,如今航天、电子、核反应堆等均有其身影,并得到若干工业领域中专业人士的注目。
2.1技术概述
PHM技术分成预测与健康管理两项,其中预测是按照系统当前与以往的性能情况,预测飞机对应部件与整个系统的健康程度。而健康管理则基于判别及预测的数据结果,以及能运用的维修条件、应用标准,生成最佳的维修方案。PHM技术最初开发的意图是为让视情维修能代替事后处理及定期维护。所谓的视情维修强调预防维修,将传统被动式的工作形式转变成先导化的保护任务。利用适宜的传感装置、数据算法与模型,对维修对象的应用状态进行评估,以及时采取有效手段,消除及把握潜在问题,确保飞机系统具备平稳性与安全性,并能下调维护成本,避免额外经济资源消耗。PHM技术的成长道路上,通过外部与机内检测,并经历智能BIT及综合诊断,最终形成PHM。升级完善中,使诊断及预测异常、系统集成三个层面模均得到发展,由原本部件级细化到系统级的运用程度。此外,维修模式从事后维修逐渐发展到状态与智能层面上的维护,更准确地保障设备健康运行。如今,维修工作的针对性有所提升,确实加深智能化的程度[1]。
2.2体系框架
单套PHM系统中有信息采集、处理与管理等部分。其一,信息采集为该系统的基础性技术单元,是利用安装于现场的传感装置,得到能反映系统健康情况的信息。其二,信息处理则是把所有采集到的信息加以归纳分类,此处涉及到设置数据格式、消除噪波与信息压缩等,以方便后续提取应用信息的需要。此外,信息融合在处理单元中处于深层次的位置,会面临诸多繁杂的计算。信息融合是利用各数据之间存在的协作或者竞争关系,把通过类型的信息合并起来,并消除无保留价值的信息,将生成的数据资料,高精度地传送至管理单元中。其三,管理单元为PHM系统核心部分,集合若干算法,还涉及到神经网络等的物理模型。利用异常推理预测以及健康评估,判断系统里重要元部件及设备的运行状态,估计应用性能与今后可用年限。并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例如诊断信息文件、维修说明等,保障维修任务中各项准备环节能稳步推进。
2.3工作流程
PHM技术比较典型的运用是F-35战斗机,具体的工作流程是:针对PHM系统内组件、子系统等是数据采集处理,同时把信息传给地面的PHM系统开展维修分析,以给出维修处理安排。最后通过工作规划及资源管控整合,落实维修行为。按照美军发布的统计数据,该战斗机在装载PHM系统后,故障不再复现率下调82%。维修工作的人力投入下降20%∽40%,出动架次率也在原本的基础上提升25%。战斗机应用和保障成本控制在原本的半数左右,可飞行时间长达8000h。而国内在PHM上的开发时间较短,但也获得不小的成绩,在高铁、航空与导弹上都有涉猎。
2 飞机装配单元中PHM技术的運用分析
以某型飞机为例,讨论PHM技术的实际运用。该型号飞机的尾翼采用碳纤维复合型材质,因为纤维本身的硬度大,并且热导能力不强,制孔期间材料容易被刀具损伤,但同时制孔作业还是尾翼装配过程中比较关键并耗费时间的一步。由此来看,制孔品质与检验速度会影响到产品交付时间与制造费用。另外飞机的型架工装为制作产品定位及生产的根本依据。笔者以某型飞机的尾翼装配为分析对象,结合PHM技术理论和涉及到的关键工艺,提出用于装配单元的PHM系统架构,以增强对制孔装置及品质状态等的管理力度。
2.1构建集中管理平台
通过信息集中管理平台,可获取数据保存、处理与可视化的效果,其寄托在B/S模式下,应用简便,有足够的可扩展空间,具体分成三个模块。首先,录入单元,其是该管理平台内部信息的重要来源。运行期间,能将借助传感装置获取的信息,导进平台中。此外还包括不能通过自动采集的信息,利用人工完成录入任务。其次,信息管理单元,把尾翼装配期间涉及到的装置、工装、制孔品质等具有各类特征的故障信息与预警信息,进行归类与整合,并能直接生成分析决策资料。为飞机制造工程技术员比较清晰地了解制造模块的工作情况,以及当下制造生产资料,基于此进行整体性评估。最后,配置管理单元,此部分的职责功能是针对管理员,进行交互设计。通过数据检索页面,管理员能随时查找所需的资料信息,根据制造装配项目需要,完成删改与增添等动作。此外,管理员也能按照自身的喜好,设置管理平台页面布局与整体风格,适应自己的操作习惯,提高管理动作的效率,降低失误率[2]。
2.2检测工装变形处理
飞机尾翼制造的工装体积偏大,普通单目及双目的处理方式,无法辐射到尾翼工装整体,为此应当设置多目的检测分析系统,并开发出可供多目相继应用的全方位标定方式。与此同时,在飞机制造中,为保证精准度,要求不间断地检测工装变形情况,所以会针对工装上数个点及各个时间的坐标,执行测量动作,利用分析各点坐标与位移情况,评估工装的变形状态。实际建造中,需要提前在工装上设置检测点,借助摄影测量的方式,对各个点进行扫描及识别。下一步利用图像处理等有关技术,提炼出对应点位的基本特征,此过程可用的图像处理方式有去除背景、区域定位、编码及解码、边缘拟合、形态学等。基于此,获取目标点的坐标信息,借助公共点转化的计算方式,确定理论层面的坐标系中,各点对应的坐标描述结果。而后和之前制定工装设计模型参数细致比对,得到二者之间的差值。最终利用工装坐标信息的偏差设置,评估工装变形情况。
结束语:
本文以某型飞机为讨论对象,基于故障预测及PHM技术的有关理论内容,发挥此项技术的价值,保障飞机制孔设施的工作状态,提升飞机制孔的品质,把控好工装的应用效果,强化制造过程的管理力度,为飞机装配构建平稳安全的单元运行空间。
参考文献:
[1]李西宁,支劭伟,王悦舜,等.面向飞机装配精准定位的状态感知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20,(Z1):46-51.
[2]徐海峰.基于MBD的飞机数字化装配工艺协同设计研究[D].导师:唐敦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作者简介:
黄维(1988.05-),男,汉族,籍贯:江苏,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初级职称,研究方向:飞机制造工艺装备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