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飞
在我国,各年龄段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视觉健康问题。此外,而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国家卫建委、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发布多项政策,将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及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中国的眼视光市场体量预计在2030年将超过50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眼视光市场。
中国的眼视光行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相比,行业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眼视光人才严重匮乏,是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眼视光属于新兴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理论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眼视光院校在校阶段的教育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与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偏差。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现代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将企业的岗位需求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进行互补,更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本文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安徽医高专”)的校企合作共建特色课程《接触镜验配技术》为例,分享课程建设的过程和成果,总结经验和不足,抛砖引玉,希望为眼视光院校的校企合作提供交流和参考。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我国应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建设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在促进校企协同中,积极优化人才、技术、管理等创新要素供给,既补齐了教育人才短板,又补齐了产业创新短板,有助于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这是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办法》强调:“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学校要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双主体”这一表述提出了人才培养新范式,这意味着学校提供企业所需要的适应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而企业提供学校所需要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实训教师。校企双主体育人,就是学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主体责任,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
安徽医高专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于2000年开设,2014年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已完成独具特色的“课证融合”“双证毕业”“仿真实训”“顶岗实习”“国际接轨”等多项教学改革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并在省内、外建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眼视光医院、企业作为实习实训基地。《接触镜验配技术》作为眼视光专业的精品课程,由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教师团队,教学经验丰富,主讲教师为FIACLE(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资深会员),经常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和教学研讨会,对角膜接触镜国内外新知识、新进展有很好的了解,并能够反馈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师还分别兼任“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接触镜验配技术》的副主编、“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眼视光技术拓展实训》的编者。
图1 专业教师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
虽然我校《接触镜验配技术》课程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基础,但面对眼视光专业的蓬勃发展和行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在学校阶段的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课程体系建设。目前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标准,这种学校“单主体”的培养模式容易造成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例如:散光软镜的“迅速稳定”设计近年已在临床上取代了等效球镜,成为散光患者的首选,角膜塑形镜对近视防控的临床应用已经普及等,而角膜接触镜的专业课程中对这些知识和应用涉及较少,学生缺乏相应知识和技能。
第二,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要营造真实的职业实操岗位,与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职场环境,而目前的校内实验室缺乏对应的仪器设备,如:没有角膜地形图、角塑试戴片等设备,就无法进行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等相关职业技能的训练,容易造成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目前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以校内专职教师为主,“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专业教师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真实环境下的岗位实践和实际的工作经验,未能有企业参与指导真实的工作岗位内容,对学生的临床技能的培训不够。
第四,评价体系建设。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的推行,对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眼视光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目前只有学历证书,实行1+X证书制度势在必行。
针对以上课程建设中的难点,遵循国家教育部门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文件政策的思路和我校教学实际情况,近年来,我校眼视光专业和欧普康视科技公司、强生眼视光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打造《接触镜验配技术》专业课程,提升了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3.1 与欧普康视公司的合作
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包括眼视光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两大板块。目前的主营产品为角膜塑形镜及配套护理产品,2018年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近视防控指南》,受到眼科专家和用户的认可,是目前国内及全球极具影响力的硬性接触镜研发与生产企业,已进入全国30个省市中的900多家知名医疗机构,累计用户超过100万。
学校与欧普康视公司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采取校企合作办学的“双主体”培养模式,合作开发了“角膜塑形镜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职业技能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修订专业课程标准,调整理论和实验学时比例等,对接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等,共建“欧普康视角膜塑形实验室”“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教师专业实践基地”;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实行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团队等。
图2 与欧普康视公司合作
2.3.2 与强生公司的合作
强生视力健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作为美国强生集团旗下全球领先的隐形眼镜产品研发生产商之一,在全球创建了数十所非营利性专业教育机构——强生眼视光学院。2006年中国的“强生眼视光学院”在上海成立后,不断开发出适合中国眼视光从业人员需求的系列课程,累计为眼镜店从业者、视光学校学生、眼科医生提供培训18000余人次,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强生公司每年为安徽医高专眼视光专业捐赠最新的接触镜试戴片,满足了学生的实验教学需求;安徽医高专与强生公司的校企合作推进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已开展的CAC(软性角膜接触镜验配师)认证借鉴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7个发达国家的角膜接触镜权威验配指南,结合国内专家共同制定的眼健康白皮书和企业先进的技术理念,是在行业内获得广泛认可的角膜接触镜职业技能证书,安徽医高专2017级眼视光专业参加了该项目认证考试,有17名学生考取该证书,在工作岗位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这也促使学生们更好地成长为门店隐形眼镜的验配专业人员。
图3 与强生公司合作
国内眼视光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从企业用人及高校毕业生就业两方面出发,却存在“招工难”“就业难”的问题。产生“两难”的原因究竟为何?
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训,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同时由于人才的流动性增大,许多企业在付出了沉重的培训成本之后往往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这就导致企业只愿意招有工作经验的人。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两难”问题,就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岗位需求和变化,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作为学校,希望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把人才培养的“两难”变成合作“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