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1-11-03 08:37
求贤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工作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 王沪宁讲话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李克强主持会议。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王沪宁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上8 条,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习近平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习近平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要问责。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军令状制度,确保科研项目取得成效。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习近平强调,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习近平指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习近平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要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要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提高人才投入效益。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各级政府教育、科技、工信、安全、人社、文旅、国资、金融、外事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

李克强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要认真学习贯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生动实践,不断开创党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王沪宁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要抓好会议精神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等出席会议。

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中管金融企业、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管高校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来源:新华社)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解读

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

推动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撰文/陶庆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人才工作擘画新蓝图、指明前进方向,是一篇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才资源总量大幅增长,2010年有专业技术人才5550.4 万人,到2019年扩大为7839.8 万人;人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10年的12.5%提高到2019年底的21.2%;现有两院院士共1600余人,中央和部门人才计划、基金项目入选者数万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数十万人。经过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历史性成就,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雄伟气魄,高瞻远瞩,取势全球,为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和到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布局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才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制造、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信、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高速铁路、杂交水稻、航空母舰、大飞机制造、盾构施工、生物制药、登陆火星等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已经跻身全球科技创新并跑、领跑的前沿。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国际专利申请量以68720 件稳居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我国位次从2015年的第29 名跃升到第14 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大规模培养、引进、集聚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取得的巨大科技创新成就,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特别是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一些中心城市,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星罗棋布,高层次人才辐辏云集。

为自立自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未来人才事业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制定出了时间表、路线图。鉴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当前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对本国人力资源开发采取优先投资与超前投资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追赶的成功经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要依靠教育。为了重点发现和促进人才成长,2012年启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遴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支持,9年来,已有 6000 余名人才入选,上百人成长为两院院士,数百名青年人才成长为“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提高到 60%,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依靠本国的条件和力量培养造就本国需求的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创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选择。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培养造就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铿锵有力地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

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青年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力军,是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我国人才发展、创新发展的希望所在。青年人才朝气蓬勃、思想解放、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研究表明,25 岁至45岁的青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关怀下,党和国家推出一系列促进青年人才发展的切实举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构建涵盖10 个发展领域、44 项发展措施和10 个重点项目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各具特色的培养支持政策交相为用、深入实施,营造出各种有利条件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新时代人才工作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在感情上“厚爱一分”、政策上“高看一眼”、平台上“多搭一片”,培养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他们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支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人才梯队。

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一方面科技人才总量不少,另一方面又面临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解决这个矛盾,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过程中,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重点打造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要打造一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大力引导和鼓励科技人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他们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方略,在制定人才政策推进人才工作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加强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

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将“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纳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2021年5月,颁发的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开局起步之年。“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处于这样一个重要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创新发展谋篇布局、擘画蓝图、指引方向,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这充分体现了党管人才原则,体现了大国领袖对人才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布局,体现了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对标对表新战略新目标新任务,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生动实践,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陶庆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华夏国际智库理事长、研究员)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感悟

担使命 促创新 谋发展 共奋斗

天津市各界人才热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编辑/王懿霖 李柏彦 潘丽娅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人才及人才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的生动实践,不断开创党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武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进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向标和动力源。武清区将贯彻落实好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聚焦吸引首都资源推动人才一体化发展,聚焦提升承载力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聚焦乡村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形成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将武清区打造为创新创业之城、工程师之城、青年之城。

武清开发区科技人才部部长李杰:作为基层人才工作者,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各级各类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都能充分享受到祖国发展的红利。要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动力,积极谋划人才工作思路举措,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发展平台和服务环境。

天津哈威克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殷鸿鑫:作为科研人员,我深深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研人员、科技人才的关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更加坚定了科技创新人才投身科研事业的信心。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企业吸引集聚人才、关心爱护人才,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术总监陈培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充满信心。今后,我们公司将继续发挥人才优势,依靠人才力量,助推企业发展壮大。作为基层科研人员,我们要发扬科学家精神,潜心研究、勇于创新,在科研领域不断建功立业,为科技创新贡献自身力量。

天津市第二届“海河工匠”人选、天津铸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卢广锋:作为科技研发人员,我将依托市重点实验室,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制粉装备,着力突破该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

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新型企业家、天津丝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秀琴:前方星辰大海,唯有步履不息。丝路视觉将积极融入建设数字中国的浪潮,抢占先机,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新型企业家、天津移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智金:我们将创新建立双通道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加强一线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发挥好“集团公司首席技师”等高水平技术工人示范引领作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天津市第二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邹心忠:作为医务工作者,要立公德、修医德,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俊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描绘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蓝图。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感党中央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爱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培育国家战略力量,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中医药科研人员,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把中医药伟大宝库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科技管理与项目推广科科长赵立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使我倍感振奋和鼓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29年坚持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今后会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念,立足本岗,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刻苦钻研技术、努力实施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多维绿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智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通过学习这次的会议精神,我感受到党中央对人才的高度期望。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多维绿建全体员工将始终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激发自主创新活力,以科技促发展,以创新赢未来。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天津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马凯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倍受鼓舞,深受启发。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当前,集成电路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但一些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培养高素质领军人才是实现集成电路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以新工科为导向,立足产业需求和行业技术趋势,统筹发挥好产教融合平台、国家“芯火”双创平台作用,探索出政府、企业、高校等共同推动扩大产教融合育人和科研创新育人新模式,培养大批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实现集成电路高水平自立自强打好坚实人才基础。

天津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科技处处长张楷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入学习后感受颇多,同时深感责任重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高等学校的核心功能和第一责任就是人才培养,我们将紧抓当前天津市大力推动的创新创业人才联盟发展契机,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培养与发展,我们要和天津市集成电路企业紧密结合,针对集成电路行业急需紧缺人才,在培养方案修订、校企联合指导、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等方面创新推进,依托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建好天津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与企业深度对接,双方联合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服务天津市集成电路企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西青区“113”计划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天津博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倍感鼓舞,同时深感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长期的过程,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我从事光纤陀螺仪相关产品的研发、产业化工作已经十几年,深刻体会到我国的科技自立和科技自强,未来我将继续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专注产品的持续研发,勇于突破技术难关,做强“专精特新”企业,为祖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科仪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子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长期扎根天津的外资半导体企业,我们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将坚决落实党中央“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通过政府搭建的各类平台,发挥我们企业的作用,不仅在经济方面作出贡献,也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达到企业与社会衔接的良性循环,共同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黄金期,实现企业和个人的双重价值。

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人事总监徐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渴求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揭示了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集成电路行业虽然在近年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但相关从业人才积累并不乐观。灿芯半导体深耕芯片设计行业十余年,不仅在定制芯片设计和IP 研发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也为行业培养输出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近期灿芯在大力启动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将在芯片设计高层次人才培育方面持续发力,为芯片设计产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曲迪: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这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打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司将立足本职,培养更多光电领域科技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内光电创新机构,打造光电高新企业产业生态圈,加速我国高端光电产品产业化,为地区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滨海新区|

让美丽滨城成为人才发展的高地

撰文、摄影/中共滨海新区区委组织部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药研院院长刘昌孝带领团队进行生物医药科研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滨海新区加快建设人才强区的思想武器、行动指南、强大动力,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谋划工作的指南、推动工作的法宝、检验工作的标尺,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更创新的理念、更昂扬的姿态、更扎实的作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滨城热土,为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抓重点,着力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滨海新区必须把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作为自身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一是推动政策资源向科研院所倾斜,充分发挥平台聚才的“磁力场”作用。按照“核心+基地+网络”模式,加快推进海河实验室建设。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北京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等重大科研设施。助力国家超算中心完成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建设,持续赋能产业和人才创新迭代升级。二是促进政策红利向重点产业释放,充分发挥产业聚才的“主力军”作用。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充分发挥人才政策杠杆作用,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端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细胞谷”和“北方声谷”四大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筑链强链补链延链,形成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强大吸附能力。三是促使政策能量向创业基地聚焦,充分发挥园区聚才的“聚能环”作用。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梯级孵化体系,充分发挥好72 个特色主题园区载体作用,高水平建设国家人力资源产业园,海外留学生创业园,天大、南开、天津科学大学大学科技园(区),引育更多新动能、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吸引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溢出的人才、团队和科技成果。

抓基础,着力培养适应新区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滨海新区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人才强区。一是围绕创新立区,大力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实施杰出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遴选一批杰出科技人才,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实施博士后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知名高校(学科)遴选一批优秀博士,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进行培养,在科研项目、导师带培、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实施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推进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天津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打造一支未来科技创新生力军。二是围绕制造强区,大力培养现代产业人才。聚焦“1+3+4”现代产业体系和12 条重点产业链,重点培养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智能科技产业人才,大力培养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持培养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工业等主导产业人才。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吸引集聚适合产业发展的高质量职业院校,加强企业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产业学院建设,打造多元合作、校企协同的高技能人才教育模式,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三是围绕环境优区,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社会工作、农业农村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医疗健康、公共文化等方面服务质量,促进滨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关键,着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滨海新区的“根”和“魂”,继续发挥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破敢立、破立并举。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在高层次人才计划中,试行科学家、企业家直接举荐制度。实施用人单位自主聘任初中级职称政策,为非公企业人才开辟职称服务绿色通道,创新建立联盟中、高级职称评审的最优途径,以便捷高效的人才评价通道促进产才融合。二是改进人才流动机制。发挥创新创业联盟机制优势,推进企校人才资源共享共用,激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创新创业,推荐企业家、工程师到高校协同创新、指导育人。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吸纳民营或外资机构人才担任管理或技术领导职务。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坚持“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在北大研究院、清华研究院、浙大研究院试点“四不像”新型科研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着力转变科研机构管理模式,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发挥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政策优势,构建规范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充分实现,以完善便利的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人才创新、产业升级。

抓服务,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解决人才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人才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环境、人才生态的竞争。要持续优化提升人才服务工作水平,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提升招才引智的软实力。一是推进服务数字化,在提升服务速度上下功夫。优化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证、储备人才等政策办理网上系统,推进人才引进办理“一站式”审批和“一揽子”服务,提高人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实现人才需求精准触达和人才服务一键办理,促进各类人才项目提速增效,提升人才体验感和获得感,确保好事办好、好事快办。二是推进服务一体化,在拓展服务广度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滨海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证制度,拓展人才服务项目范围,在医疗保健服务、客车指标申领、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三是推进服务个性化,在提高服务温度上下功夫。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服务专员制度,发挥创新创业联盟和共同缔造理事会渠道优势,通过座谈、调研、慰问等多种形式,丰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者联系服务人才的内容和方式,及时了解掌握人才所思所盼,解决好人才生活、工作中的“关键小事”和“痛点问题”,不断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抓统筹,着力强化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要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通过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抓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和协调推动,汇聚起关心、支持、推动新区人才工作的强大力量。一是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将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区人才办调整为区委人才办,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人才工作重大举措。优化调整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明确成员随职务调整自动调整,确保人才工作严密接续。二是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坚持高水平谋划,建立新区专家咨询委员会,高标准遴选一批各领域领军人才,发挥高端战略咨询专家作用,助力新区做好人才和创新的顶层设计、战略科学家引进等重点工作。坚持高效率推动,发挥好区委人才办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定期调度、中期推动、年度总结,掌握住全局、把控好进度,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分析新情况、协调解决新问题。坚持高标准考核,将落实人才工作会议重点任务纳入“三考合一”,细化考核指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单位,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善于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激励广大人才在美丽滨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作出贡献。善于政治吸纳。加大在人才群体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工作力度,推荐优秀人才作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名人选。善于营造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宣传人才爱国奉献和创新创业典型,讲好人才在新区奋斗故事,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和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礼遇人才的社会氛围。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河西区|

让河西区人才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撰文/中共河西区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河西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上来,面向全国,辐射京津冀,立足河西作为首善之区的先发优势和扎实基础,持续深化对人才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结合河西区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布局,推动全区人才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海纳百川引人才

精准引才,全面融入国家创新大局,在重点区域和优势领域争取更多国家级平台布局,聚焦聚焦“高精尖缺”和“卡脖子”领域,主动融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化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大院大所的对接合作,吸引更多更优质的项目团队、高端人才落户河西。活动招才,突出现代化导向,坚持引资与引智并重,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造力。项目引才,按照建设“一核两轴三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要求,以数字经济等为重点方向引进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平台用人才

发挥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北方设计联盟、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效能,吸引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地标聚集地。着力打造标志性区域,围绕黑牛城道数字经济带、陈塘科技商务区,继续打造网科大厦、智慧交通大厦等专业化特色化商务楼宇载体,形成高端聚集效应。着力引育标志性人物,瞄准尖端院士专家、企业领军人物、科研技术中坚,着力集聚高水平人才队伍。着力形成标志性成果,全力构建以十家龙头企业、百家骨干企业和千家支撑企业的产业集群。着力建立标志性机制,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规划高端产业、寻求科研突破,靶向服务人才需求,着力打造管理智慧、政策精准、服务深入、用力持续的人才服务和管理机制。

多措并举育人才

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聚焦讲政治、懂专业、善管理、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科技创新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能对接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创新创业资源的目标,不断优化干部成长路径,加大各级党政人才队伍在经济、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培训力度。实施科技人才发展工程。着力引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发展。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工程。遵循市场调节和政府监管相结合,激励功能和约束机制相统一,短期的激励和长期的激励相兼顾的原则,力争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局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国企经营管理团队。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着力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区域全覆盖,适应适龄劳动者终身学习需要、适应就业创业人才需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工程。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全面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社区管理、社区调解、残障康复、养老护理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深化改革助人才

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深入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畅通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健全“线上线下”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机制。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支持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人才交流协同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建立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河北区|

让河北区人才工作更加贴心更加温暖

撰文、摄影/中共河北区委组织部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十四五”时期,河北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扎实组织开展学习贯彻落实,切实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生动实践,着力打好“五张牌”,不断开创河北区人才工作新局面。

坚持党管人才打好定向牌。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发挥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职能,落实好党管人才“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12字要求,在“凝聚合力”上狠下功夫,健全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科学决策、分工协作等工作制度,加强人才重点工作的跟踪督办,不断增强人才工作合力。

瞄准产业之需打好政策牌。产业是吸引人才的最佳载体。河北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智能科技、商务商贸、现代金融四大产业。未来五年,河北区将瞄准区重点产业,紧贴发展需求,聚焦头部企业,绘制人才需求地图,推动人才政策再创新再升级,打造拉动产业价值链延伸的人才链。结合河北区人才工作实际,不搞“撒芝麻盐”式普惠型政策,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实施更具突破性的人才创新举措。

突出以用为本打好机制牌。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聘任本土高端人才担任“引才使者”,凝聚强大团队,以才引才、以才聚才。落实推动职称制度改革要求,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对急需紧缺人才的评价实施政策倾斜,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

立足特色实际打好载体牌。扎实推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在河北区落地生根,着力推进市级重大人才工程落实。注重发挥组织优势,高质量办好“津英汇”人才主题论坛,打造“魅力天津 才聚河北”人才招聘特色品牌,集聚人才共谋发展,不断提升区域人才活跃度、知名度。持续深化校地人才合作,加大高校引才力度。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组建“意风智库”,为打造意风区龙头增长极建言献策。

服务人才之需打好感情牌。依托楼宇园区党建阵地,持续开展人才需求调查,送策上门解难题,推动党建人才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吹哨,部门报到”。加大人才公寓建设力度,畅通人才子女入学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严格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常态化开展人才慰问、体检、国情研修培训。整合人才工作部门职能,设立人才优待卡,打造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创新创业的幸福感更具成色、更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河北区各界人才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纷纷表示,将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西青区|

让人才成为引领西青发展的新动力

撰文、摄影/中共西青区委组织部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激发人才能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人才动力。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新理念,打造区域人才竞争新优势。要始终坚持将人才工作紧紧嵌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按照“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思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下一步,西青区将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加快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创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人才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上不断率先突破,进一步聚焦智能科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产业,研究制定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培养各类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抓好企业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更好发挥人才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

不断创新引才育才新举措,提升体制机制新活力。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引进要坚持以用为本,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西青区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进一步发挥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各类平台资源优势,推动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和产学研合作,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才培养要不遗余力,探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重点产业、教育、卫生、特色文化等领域人才梯次培养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积极对接清华、浙大等名校,探索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企业家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持续优化用才留才新环境,营造人才发展新生态。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要转变“重引进、重待遇、轻服务”倾向,着力破解政策层层加码、简单以“帽”取人、“装到篮里都是菜”等问题。健全完善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进一步整合人才公共服务资源,从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法治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品质,让人才在政治上得到尊重、在工作上得到关心、在生活上得到关爱。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和舆论引导,多渠道宣传爱国奉献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人才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为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西青力量。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发出了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西青区将积极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激励广大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功立业。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津南区|

让人才在津南土地上成就一番事业

撰文/中共津南区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千秋功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发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天津市委提出要实现“天下才天津用”,大力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体现的正是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

津南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健全人才“引育用留”体系,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创新生态。一是加大引才力度,出台鼓励人才来区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等政策7项124 条,发放岗位补贴、租房补贴、技术奖金等资助资金5800 余万元,落户“海河英才”2.4 万余人。二是创新育才模式,推动海河教育园区实施“工匠涵养”创新工程,探索“技能为本”新型职业培训模式,与雄安新区、滨海新区签订职业教育战略合作协议,“订单式”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 万余人。积极推进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建设,通过开展名师带徒弟、专家带团队等方式,培养优秀青年后备人才。三是推进产教融合,积极抢抓津南区与海河教育园区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搭建校地合作新模式,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共建大学科技园,以优质企业为主体成立产业创新中心,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核心孵化园”,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1 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发挥活动引领作用,先后举办人力资本高峰论坛、产教融合双创大赛,承办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赛道决赛、天津市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以赛促创、以赛促融,推动知识成果转化、创新资源互融互通。四是激发联盟活力,成立天津市动力与电气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目前已集聚特聘院士专家6位,高校院所18 家,参盟企业193 家。建立院士专家指导对接机制,落实“一线工作法”,“点对点”解决企业难题,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新材料展开攻关,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积极发挥联盟全产业链、全渠道资源整合能力,签约落地新日电动车智能研发生产基地、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等实体项目。五是优化留才环境,制定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关心关爱优秀人才办法等,成立人才交流中心,建成智创工坊、中科国际科创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区级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优秀人才,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2000 余个,推动人才安居工程。

进入新时代,人才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津南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完整准确理解、全面深刻把握“八个坚持”重要要求,切实做深做细做实做强全区人才工作。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立足津南区实际,科学合理配置“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绿云”创新要素,加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二要围绕加快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区、创新发展聚集区、会展经济功能片区和天津市“双碳”工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海河教育园区各高校资源优势,用足用好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积极推进“智库”建设,聚集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海河工匠等高端人才。三要进一步摸清各类人才底数,编制人才图谱,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需求“双向对接”,提高政策落实精准度。四要健全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行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妥善解决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和创新生态,让人才安心扎根津南、筑梦津南,为加快推动津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武清区|

让更多人才融入武清区高质量发展

撰文、摄影/中共武清区委组织部

武清区人才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系统观念推进人才全面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更大气魄、更宽视野、更强力度集聚建设京津明珠、幸福武清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引领武清区高质量发展。

聚焦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人才一体化发展

主动吸引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人才和项目资源,打造“京津人才荟”区域人才发展品牌,深度融入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在立足京津冀、重点面向首都的基础上,逐步向“三北”地区拓展引才面,聚焦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等3 类人才队伍,着力打造京津冀核心区域创新创业之城、工程师之城、青年之城。

聚焦提升承载力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

深入落实《武清区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若干措施》,构建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武清区产业和人才生态系统感召力。落实造“谷”修“村”筑“巢”要求,以做大做强天津市智能轨道交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为示范引领,打造重大创新平台、标志性产业和人才聚集区。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为人才来区发展提供“拎包创业”服务生态。

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密结合全区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按照“区管乡用”的原则,统筹搭建人才引进承接、人才发挥作用、人才培养培育、人才交流融合等平台,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重点开发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领域优秀人才,打造具有武清区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大院平台生态体系,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静海区|

让人才为静海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撰文、摄影/中共静海区委组织部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静海区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区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谋划推动中央和市委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全区各级人才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用人主体、广大人才认真学习研讨会议精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

下一步,静海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四区”定位,建设“六个静海”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组织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专题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结合本单位、本部门人才引进、培育、服务职责进行交流研讨,找准人才工作与经济、科技、金融、招商等工作的契合点。

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全景

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召开静海区人才工作会议,研究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重点任务、重要举措。修订静海区人才引进资助、创新创业、服务保障、表彰激励等配套政策,加强与科技、金融、招商、财税等方面政策衔接配套,形成适应发展需要的政策体系。深化重点领域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用好各类平台载体,创新人才选聘管理制度,畅通人才交流渠道,全面激发队伍活力。

三是进一步推进产才融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校区等高校院所入驻和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设为契机,鼓励中药研发孵化、中医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高端项目和人才团队到静海区创新创业,建设区域人才高地。围绕服务重大发展战略,推动以装配式建筑、方矩管产业联盟、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为代表的创新综合体发展,搭建项目合作、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交流协作平台。

四是进一步提升工作合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联系服务机制,加强对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指导,实施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工程,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广大人才持续热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思想、创新理念、战略目标,纷纷表示,要努力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宁河区|

让优秀人才选择宁河扎根宁河

撰文/中共宁河区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宁河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理解、全面深刻把握“八个坚持”重要要求,胸怀“国之大者”,全力服务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评价体系,搭建干事创业舞台。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区,围绕“制造业立市”目标,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聚集培养高端人才、青年人才,打造高水平工程师队伍,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和创新生态。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切实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党中央各项部署落地落细落实。

宁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理解、全面深刻把握“八个坚持”重要要求,大力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为“十四五”时期宁河区经济社会发展“换道超车”提供关键支撑。要树牢大人才观,强力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广泛宣传宁河区的人才政策、发展形势、潜力优势,畅通引才渠道,搭建创业平台,在子女就学、家属就业、住房医疗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让更多优秀人才选择宁河、扎根宁河。

宁河区根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宁河实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切实做深做细做实做强全区人才工作。

认真抓好会议精神学习宣传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作为各级理论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组织全区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人才主管部门和人才集中的单位专题学习、深入研讨。进一步发挥宁河融媒等媒体平台作用,大力宣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人人关心、支持人才工作和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

着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适时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立足为宁河区“十四五”时期“换道超车”提供持久动能,对标对表、系统梳理,制定任务清单,对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区进行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抓好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着力提升人才政策竞争力。围绕补齐政策短板,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集聚优秀人才。调整修订现有人才政策,校准支持范围,实施精准支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杰出企业家奖励资助办法、高技能人才评选实施细则等政策指引,推动人才要素与项目发展深度融合。二是着力提升人才工作效能。进一步转变引才育才观念,坚持靠产业项目吸引人才,由引育低端专技人才向高端产业人才转型。依托新天钢、玖龙纸业、一汽大众、民航大学新校区和新落户重点企业、优势项目,高标准布局“建链补链强链”人才队伍,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借鉴全市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经验做法,立足宁河农业大区优势特点,积极筹建宁河区农业产业联盟,进一步整合资源,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三是着力优化人才服务环境。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打造专业服务队伍,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建好服务保障阵地,搭建人才工作载体平台,积极组织行业论坛、项目“撮合会”,打造信息、政策、项目等各类资源互通互享平台。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着力推动人才公寓建设,为各类引进人才解决阶段性住房难题。

健全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

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责任落实体系建设,突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发挥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统筹作用,定期研究、推动、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展望

|蓟州区|

让人才在蓟州焕发出强大创新动能

撰文/中共蓟州区委组织部

蓟州区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开展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指针和遵循,把抓好贯彻落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结合区情实际,秉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举措,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切实为蓟州区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以实施高质量人才工程汇聚更加强劲的创新动能

一是实施旅游人才开发工程。着眼推进蓟州传统旅游向休闲度假型转变需求,努力培育一批本土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积极引进一批擅长开发休闲体育、健康养生等新型旅游产品的高端急需人才。

二是实施人才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开展蓟州特色农品带头人培养工程,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网络销售达人”。

三是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持续加大对教育、卫生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后备队伍的培养,选派高层次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内先进院所进修,遴选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级和市级培训计划、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或重点工程。

四是实施高级专家人才柔性集聚工程。积极与京津冀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蓟州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柔性引进国内相关领域高层次专家来蓟指导。

以制定高标准引育政策打造更有特色的人才队伍

一是制定引育高层次人才鼓励政策。完善创业资助政策、财政扶持政策、安家补助政策等鼓励政策,积极对接京津优质创新创业资源,引进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人才来蓟深度创业。

二是制定人才创新支持政策。支持企事业单位引进科技创新人才,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对接京津冀高校院所,共同打造一批企业科研站以及校企联合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三是制定高技能人才奖补政策。对新取得技师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及高级技师参加高端专项能力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人员给予补贴。对企事业单位全职引进和培养新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奖项团队或个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领军型高技能人才给予资金扶持。

以打造高规格发展平台构建更具优势的发展格局

一是打造重点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协作,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共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研机构内设置专家研究院,推动研发成果落地转化,推动全区实现科技创新。

二是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发展。支持建立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支持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平台。

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在蓟注册投资建设科技成果孵化中试平台的,视情给予相应设备投资补贴,促进京津等地高新技术成果在蓟转化、产业化。对成功引进转化技术、科研成果的高新技术企业视情予以奖励补贴。

以完善高效率服务机制营造更显品质的人才环境

一是完善人才领导体制。健全完善人才工作领导运转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深度融合的配套政策。完善人才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信息化手段,在重点用人单位创建人才服务站,设立人才服务专员。

二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推荐驻区优秀企业申报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做好引进人才落户服务工作。建立人才工作奖励体系,推荐优秀人才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

三是完善人才生活保障机制。实施“蓟州引才卡”服务机制,人才凭卡可享受政务办理、子女入学、住房安居、创业扶持等全链条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动建立购房、租房、人才公寓“三位一体”优秀人才住房体系。

猜你喜欢
人才工作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