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才
出门旅游,品尝小吃,体验特色饮食也是旅游的附属目的。去西欧吃西餐,往往都与咖啡挂钩,中国人讲究喝茶,西方人讲究品咖啡。星级酒店的早餐面包、牛奶、咖啡老三样必不可少,街头咖啡屋也随处可见。去西欧多个国家旅游,我发现有一个共性,就是当地人生活工作节奏快,快餐店、麦当劳星罗棋布,马路餐桌遍布各地。那么咖啡屋是不是真正意义的“休闲屋”呢?
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我下榻的酒店边上就有一家咖啡屋,为了体验一下当地人喝咖啡乐趣,晚上我拉着同室游客,还得承诺是请客,然后向导游打声招呼。谁知这位经验丰富的领队兼导游一句话差点让我大跌眼镜:“你是有钱烧的吧?5欧元一杯,你喝去吧。”不过他又将话收回来:“站着喝可能几角钱一杯。”听了他后一句话,我更坚定这咖啡非品不可。因為我当海员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曾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港请水手喝过一次咖啡,是3美元一杯,而在此港的前一年我也曾在这家咖啡店品过,一杯咖啡是1美元,一年间涨了2美元,而且是老年咖啡馆。为此我还曾在一家杂志发表过“在瓦尔纳喝咖啡”一文。
意大利这间咖啡屋门面不是太豪华,但里边却也不狭窄,有几十张双人对脸而坐的咖啡桌。这可能是方便当地人便于边喝咖啡边谈工作而设计的,因为欧洲人都有餐桌上谈工作的习惯。左边靠墙是一排四人桌。屋内装饰很有欧洲文化品位,灯光柔和,四壁字画生辉,是什么流派,笔者是门外汉,不知所以。咖啡吧台前是一排长桌,没有座椅,这就是站着喝咖啡的地方了。喝咖啡与品咖啡是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品”是坐在那慢慢品着咖啡的香味,而“喝”也就是西方人在短时间内来一杯咖啡提神,以适应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我们俩人自然是要站着喝咖啡了。用英语问价,答曰:站着喝是0.7欧元(1欧元约等于10元人民币),坐着品是7欧元。乖乖,同样一杯咖啡站与坐竟然差了10倍。其实,在我们问价时,就已经很掉价了,因为当地人没有问价的,都是先享用,后结账,这里没有货比三家的条件和余地,人家一看,就知道我们就是俩老外。
回来后,导游说,像这样的咖啡馆,你就是坐着品也不能呆过久,想用一杯咖啡待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恐怕定会遭到白眼,除非你不停地消费。不过夏季的马路餐桌却另当别论,几块西餐点心,一杯咖啡,或一瓶饮料,你呆坐一个晚上,也没有人好意思赶你离开,更没有人对你白眼。
有人问我,酒店早餐咖啡随便喝,一杯7元人民币你也去上当啊?我说那是两码事,这叫体验生活,不体验生活哪有素材,人们这才知道我是花钱买素材来了。而在当地的华人却说,你不能拿0.7欧元与7元人民币相比较,那是两回事,在欧盟各国,1欧元就是1欧元,这与你手里的1元人民币是一个概念,因为当地人挣钱也多。他说,你只要在国外呆上半年,就再也不会将欧元与人民币相比较了。他说的的确有道理,如在北京的话要想喝杯咖啡怎么也要二十多元。而在小县城,你想找个咖啡屋喝一杯咖啡尝尝啥味,花多少钱还不一定能办不到,因为小城镇根本没有咖啡馆。你要是找“四海饭店”、“五洲酒家”,包子铺、饺子馆、海鲜酒楼与吃有关的地方随处可见。
西欧12国之行,有一个共性,这些国家的生水都达到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当地人也习惯了喝生水,所以酒店里没有开水供应,更不会有咖啡让你白品了。而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家住宿的旅店都有开水炉,咖啡、茶叶随便用,所有饭店也都有咖啡、茶叶及各种饮料随意享用。
不管怎么说,到意大利,咖啡屋也去了,咖啡也喝了、钱也花了、题材也有了,咖啡余香还缭绕在心头,这就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