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
我们常说:“孩子就是小机灵鬼,最会察言观色。”真的是这样吗?今天,从“亲子职能反转”来谈谈“看父母脸色长大的孩子”。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变成了小孩,而孩子变成了大人。这种现象,就是英国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所说的“亲子职能反转”。在这种反转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可以投射焦虑,比如发脾气、诉苦,但是孩子不行。久而久之,孩子的身心被父母的情绪塞满,逐渐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失去了连接——这也是最可悲的结果。
“心理溺水”的父母,把孩子视作救命稻草
为什么会出现“亲子职能反转”这种现象呢?在这儿,我想提出两个原因。
家庭中缺乏心理边界。知乎上一个网友说,从小她妈对她“无话不谈”。连她爸出轨、她妈曾有过一瞬间想杀死她爸这种话,都对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她有印象起,妈妈就总在亲戚面前,说女儿是自己的“小闺密”,母女俩可以“无话不谈”,言语中满是骄傲、欣慰。然而只有她知道,这闺密当得有多沉重痛苦。这种母亲看似和女儿亲密,实际上完全没有心理边界,对于孩子是噩梦一般的存在。每一次,当满怀的委屈、怨恨、绝望,全部宣泄一空后,母亲恢复了平静,又可以继续做事情了。而女儿却在越来越强烈的精神痛苦中感到:她好像拖着一个溺水的人,快要喘不过来气了,而这人把她当作唯一的稻草,绝不会撒手。她必须救她,负担她的重量,却觉得自己也越陷越深、精疲力竭了。亲子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边界。如果父母把孩子当死党,对孩子“无话不谈”,是對孩子最严重的剥削和侵犯。
父母转嫁焦虑给孩子。英国精神分析师比昂(Wilfred Bion)说过:关系的本质,就是谁向谁投射焦虑、谁为谁承担焦虑。好的父母,除了给孩子提供吃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替孩子消化焦虑。而人格不成熟的父母,不仅不能为孩子消化焦虑,还要反过来让孩子从小成为他们情绪的容器。很多父母,他们的成长完全停滞了,对融入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于是通过逼孩子竞争来转嫁自己内心的焦虑。他们有种种心理需求和愿望,但没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逼迫孩子去实现。孩子是父母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自己实现了一样。但父母这样做,无异于剥夺了孩子的自我,同时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内心冲突:说父母不爱自己吧,他们的注意力全在自己身上;说父母爱自己吧,他们连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都看不到,又何谈爱自己呢?孩子对父母的愤怒和罪疚交织在一起,造成严重内耗。正常而健康的关系中,强者为弱者承担焦虑;在病态的、反转的关系中,强者向弱者宣泄焦虑。
反转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虚假自我。当父母很焦虑,并且要求孩子符合自己的想象来安抚自己时,孩子会忠诚地压抑真实的自己,围着父母的感觉转,形成“假自我”。“假自我”也可以有很高的智商、良好的社会功能,但它是一层虚假厚重、没有灵魂的壳。他们的真自我被牢牢压制在这层壳内,忍受着巨大的愤怒和痛苦。一旦爆发,就会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比如孩子成年后易陷入无助、抑郁的状态。年幼的孩子缺乏现实检验能力,无法估计自己能力的高低。如果父母总是和孩子诉苦,向孩子传递这种感觉:“我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我需要你帮助我,需要你帮我化解。”孩子会觉得义不容辞,觉得我一定尽全力拯救父母。但成年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塞到孩子的幼小心灵中,会怎么样呢?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确实做不到,例如无法使父母相爱,无法使妈妈快乐,也无法使家里气氛改变。孩子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我什么也做不了,我真差”的感觉,然后陷入可怕的无助与自责情绪中。
生活在“小大人”的家庭中长大后该如何破局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心理更强大呢?
和父母之间物理隔离
有人说,每次回家和父母相处一段时间,就元气大伤,像得了一场重病,要好多天才能缓过来;也有人说,每次接到母亲的语音消息,都要先做半天的心理建设才敢点开。如果已经到了“一和父母接触,焦虑和恐惧就扑面而来”的地步,就可以暂时先不见面。与父母达成和解,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自我的接纳和整合,对自己是有益的。但对于力气还不足的人来说,不和解会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远离父母的伤害,隔离出独立空间,完成自我修复。
试着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
这也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就等于你的身体里住着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可能以前住的是父母,后来会变成爱人、朋友、同事,甚至是不相关的人。你习惯性地以他人的感受为重,甚至当他人的感受与你的感受相冲突时,你第一时间会放弃自己的感受。而现在,你可以试着拿回自己的地盘,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我是不是太自私了。但这个自私同样是别人的声音。只有当你属于你了,才有多余的温暖给别人,否则给出来的也不是爱。当你更会爱自己,你才会有更多的力量来爱别人。前提是先学会爱自己。爱自己并不是自私,记得这一点。最后,我想对所有从小只以父母感觉为重的人说,改变虽然很难,但仍值得你去做。正如阿尔贝·加缪所说的那样:只要我能拥抱生活,那拥抱得笨拙又有什么关系。一点点来,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