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越山
“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已累计在国家层面推出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不断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任晓刚研究员面对《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的专访时这样说。作为科技创新全球合作模式的我国自贸区建设,可谓增强我国创新链在全球分布格局中向外吸附能力的重要窗口,分工体系中的重要支撑,位势、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任晓刚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介绍了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情况。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
京津冀三地积极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于今年9月27日在天津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特别提出发挥天津、河北港口的资源优势,为京津冀地区打造便捷出海口,这是强化国际商贸物流合作,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三方加强国际物流领域的合作,可以构建起一个现代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区域物流网络体系,从而有力推进三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和口岸资质的共享共用,推进三地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据任晓刚介绍,北京自贸试验区在科技创新方面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探索制定分层分类人才吸引政策,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流程;对境外人才发生的医疗费用,开展区内医院与国际保险实时结算试点等,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国外创新人才参与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出台的政策包括:支持外商独资企业申请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赋予中关村科创企业更多跨境金融选择权,逐步实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支持社会资本在京设立并主导运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等。这些政策打通了国际国内资本的流动,支持北京科技企业更好地创新发展,让北京的科技创新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的大循环中,并迸发出更大活力。
任晓刚也留意到了其他省份在这方面的创新做法。比如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的建设,在他看来就已取得不少突出成绩:合肥片区高新区运行一年来,已形成了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量子司南、长三角海创中心、自贸贷3个事项入选了安徽自贸试验区首批10大标志性建设成果,这是相当不得了的!去年10月,欧美同学会还在合肥高新区成立了长三角海创中心。“请注意,这可是欧美同学会在全国建设的第一个区域性海创中心!”他说,海创中心将使合肥更好地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为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这就需要探索找到更多更优的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自贸试验区建设,可谓既恰逢其时,又任重道远。
任晓刚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情况。自贸试验区历经五次扩围,至今已发展到21个,覆盖东西南北中,不仅是优化创新布局、壮大创新力量、改善创新生态、改革创新机制的“排头兵”,也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不断加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随着自贸试验区的不断增区扩容,自贸试验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覆盖广度、影响效果明显增强。他告诉记者,未来需加快制度创新,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自贸试验区,打造差异化、系统化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任晓刚认为,依托自贸试验区作为新型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试验平台,在对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进行先行试验、深化经济对外开放进行压力测试的同时,也可以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规则谈判提供实践基础,这有利于我国充分嵌入、融入、适应全球科技创新链,探索最佳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模式。作为开放实验平台、开放服务平台以及开放孵化平台,自贸试验区是增强我国创新链在全球分布格局中向外吸附能力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我国在全球创新链分工体系中嵌入程度的重要支撑,更是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链中位势、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自贸试验区作为科技创新的开放孵化平台,可以整合国际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带动我国企业或产业嵌入到全球创新链之中,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促使我国创新链与全球创新链深度融合。
任晓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明显转变、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信用环境持续得以优化。这不仅有力地发挥了自贸试验区扩大创新产业对外开放的功能,还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创新产业的协同发展。
完善政府职能是提升科技合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加强和完善政府职能,可以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强化重大创新活动的联动机制,加快政策衔接配套;另一方面,以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为抓手来完善政府职能,有利于不断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十四五”时期自贸区围绕促进科技创新完善政府职能,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进数字税务政府建设,开展以“税”为基础的“银—企—政”联合创新机制,这有利于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推动我国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优化创新产业办税流程,积极推广“非接触式”办税、国地税联合办税等模式,提升企业、个人办税效率,促进我国创新链条中上下游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继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增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科技创新资源的黏合度,在推动全球创新链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升级、优化我国创新链。继续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应用场景创新应用,为引导、推動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创新合作和全球创新链建设提供有效支持,帮助和引导企业成为全球创新链的“链主”,增强我国创新链在全球创新链分布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根本要求,而加快创新基地建设无疑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任晓刚认为,自贸区要以创新基地为支撑不断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这中间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注重培育创新人才。自贸区的创新学科研究基地是高素质、高技能创新人才的重要聚集地,不仅要通过设立创新学科研究基金,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学科专业人才从事科学研究,还要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通过联合培养模式,共建产学研实践应用基地,并委托开办定向专业和加强在职培训,建立创新人才储备库。二要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创新前沿课题的合作模式。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智能设备、移动支付等方面,引进包括集成电路、芯片、生物医药、发动机、精密仪器、人工智能、航天航空、高端装备、高精度机床、新材料、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团队,实现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前沿课题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