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谢
整本书阅读教学既要关照整体的完整性又要突出局部的特色,因此在对整本书的评价体系中,要使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兼顾。本文以《乡土中国》为例来探究“如何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反馈评价机制”,将全班同学分成六组,将这节课分成四个互动环节。
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阅读全书,利用手中资料查询作家作品及费孝通先生写作此书的目的。课堂上抽查三个组来展讲这个问题,根据情况给予对应的量化考核加分。三个小组提交的答案大致相同:费孝通,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主要著作《江村经济》《生育制度》等,作者想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对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进行深入探究。最终A、B、F三组均获量化加分1分。
为了考核的公平性,第二模块的问题交给了C、D、E三个组:阅读全书,梳理文本内容。三个组给出的答案也高度一致:全书包括《乡土本色》等14篇论文,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同样每组加1分。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课堂的起点与基础,那么后面的才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团队互助意识的关键,它是对文本的深层次研究。这个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第一,本书把中国社会的基层社会定义为乡土性的,请找出“乡土性”的相关语句,概括其特征;第二,根据《无讼》中“乡绅评理”内容自编情景剧,自导自演;第三,阅读《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四篇,结合文本思考: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为什么会在别人忙于“祝福”的时候凄惨死去,是谁杀死了她?A、B两组抢答第一个问题,C、D两组抢答第二题,E、F两组抢答第三题,小组内部成员合作探究,生成答案,先完成任务的一组通过举手的方式取得发言权。
第一题被B组抢答——“乡土性”的特征有三: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种地是乡下人最为普便的谋生方式,因而他们也最懂得泥土的价值;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所以不流动性是其第二特征;三、“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第二题被D组抢答——D组同学自编“农地灌溉争水,老村长调节”为主题的剧本,并抢在C组同学前面完成排练。剧情如下:春耕之季,水源匮乏,两户庄稼人都想比对方先打通水渠给自己的庄稼灌溉,但水源只有一条,两家互不相让,最终只得由德高望重的前任老村长出马,劝其各让一步,谁先谁后抓阄儿决定,灌溉时间都采取限时的方式,这才罢了。
第三题为E组所得:“谁杀死祥林嫂?”——祥林嫂的丈夫和儿子死了之后,她的婆婆和堂伯代表着夫权和族权,支配着她的命运;鲁四老爷、四婶家在祭祀过程中以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神权的名义剥夺了她的劳动权;以柳妈为代表的鲁镇的男男女女们则是这些权力的帮凶。夫权、族权、神权,权权索命,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凶手,生生把一个顽强、善良、质朴的妇女推向了地狱。
抢答的方式让同学们树立了竞争意识,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帮大家建立了共同的目标,情景表演剧使课堂趣味横生。这三种方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社会在发展,农村也在与时俱变,对于今之农村,现状如何?教师设置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阅读《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思考对比往昔,分析今之乡土社会需要文字吗?第二个问题,阅读《名实的分离》《血缘和地缘》 《从欲望到需要》,思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乡土观念日渐式微,你对振兴今之乡村,有哪些好的建议?
本次依旧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和搶答竞争的模式,同时采用六进二模式让竞争更加激烈。最终这两个问题被E组和F组同学抢答。
第一个问题——文字是人们在传情达意时代表意义的符号。而中国乡土社会因土地的不流动性,有话当面交流,所以文字的作用没那么大。但如今的社会高速发展,文字下乡更多的意义在于将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等传播到乡村,促进乡村的发展,所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个问题——农村人口外流,是现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很多村落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城市的工作和福利对农村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振兴今之农村,乡土城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给出建议如下:第一,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让人们就地城镇化;第二,珍视历史遗存,把农村当地的特色宗族文化转换成自身的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文化,留住乡愁,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宿感。
两组同学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至此课堂教学结束。最终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E组3分,B、D、F组各2分,A、C组各1分。胜利方属于E组,同学们给E组送去了祝贺的掌声。
“教”无定法,不管如何构建“课堂的反馈评价机制”,只要能激发起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度”,并在保证知识量的基础上让大多数同学完成老师预设的学习目标,那么你的课堂就是有意义的,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