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馨
【课文链接】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在公交车上,她是老人的拐棍,是盲人的眼睛,是外地人的向导,是群众的贴心人。在公交系统工作的36年岁月里,她在不同的角色里穿梭,在不大的空间内,带着阳光般的微笑来回踏出自己心中的长征。
这场征途的开始或许是个美丽的意外。1981年,李素丽因12分之差没能考上北京广播学院,与播音员的梦想擦肩而过。就像所有的落榜学生一样,她不甘心,渴望“二战”,却意外迎来了当公交车售票员的机会,全新的开端让“公交”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时,19岁的李素丽在他人眼中是个内向而脆弱的女孩,遇到不讲道理的乘客和不配合工作的同事,她会在一旁抹眼泪。但当大家真正走进她的世界,会发现她爱哭脆弱的外表下实际上裹藏著一颗坚韧进取、好胜要强的内心。平凡的家境让李素丽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将“争取和努力”刻进脑海中,当周围有些人漠视售票员培训的时候,你总能看到下班后她瘦小弯曲的身影在车厢内忙碌着。扫车、擦地这样重复到无趣的内容似乎成为她心中的某种坚持与执念。
但她并不是在“安于现状”地坚持,而是调整着自己的步调不断前进。有一段时间,车队为提高职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经常请来先进人物讲课。这一堂堂的思政课,让理想信念的种子真正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她将坚毅的目光投向讲台上的杰出代表,内心暗暗立下誓言:在未来也要将工作达到先进的标准。不忘打扫的日常的同时,她常常跟车学习前辈们的“服务之道”,向44路车的刘云前辈学习热情的说话方式,向10路车的杨本莉同志请教服务的细节处理,在自己服务实践的基础上细致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待客之道”。
理想的长征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之中,更需要在实践中出新知,在实践中成长和蜕变。北京60路709号车,是千万行驶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公共汽车中的一辆,也是李素丽“长征”的起点。在这辆公交车上,李素丽用自己温柔的嗓音和甜美的微笑实现了未完成的梦想,成为“公交车上的播音员”。在她的眼中,机器总比不上一个人真诚的微笑,比不上一颗真挚的诚心,机器不会用“心”,而人会。她始终无法忘记磁器口站那位拄着拐棍的残疾老人吃力地向上爬时的模样,那位老人面对陌生的北京而惊慌失措的神情。而我们也会和那位老人一样牢记这位弯下身躯将老人吃力地背上汽车的同志,这位因为担忧老人的心被刺痛而耐心介绍每一站的名胜古迹的同志,这位从始至终都面露春日和风般灿烂微笑的同志。后来老人再次来到60路游乐园,只是为了在临行前再见这位好心的姑娘一面,他眼中已饱含泪水,一边小声呢喃道“终于找到你了”,一边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将怀里的信轻轻地放在李素丽的手中。她打开这封信,刚看到标题,眼眶就已经微微泛红了。“北京的温暖”,这短短五个字是对她最高的评价,以人心换人心,真心永远值得最好的回应。
“对国内乘客来说,我代表首都;对国外乘客来说,我代表中国。”李素丽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记在心上。当时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她已经从场级先进到建设部先进,从先进工作者到劳动模范,但她从未想过在两尺厚的获奖证书上安逸度日,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清楚地意识到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光凭借热情真诚、细心周到的服务还是不够的,仍然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和岗位技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这样才能不被淘汰。于是她选择了报考北京市党校的大专班。三年学习提升的过程中,她赶早班,上晚课,趁着休息空隙学习英语。成功的花儿付出“血”与汗水,疲惫的笑容是她的常态,她却依旧不降低服务的标准。这段经历却成为李素丽最为感激的日子,学习是她在入党时许下的初心。通过学习总结出更多的经验投入未来的工作之中,是她的责任。后来,每当有外宾时,她总会热情地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贴心地用英文为他们报站。李素丽如同春日阳光般温暖的微笑融化了国家间无形的阻隔,让彼此的心更近,她因此获得了“阳光小姐”的美誉。
“阳光小姐”的长征在北京西站正式启动后,转移到21路1333号车组,继续前行。“辛勤我一个,劳动最光荣。”李素丽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后将自己的工作要领总结为“四多六到”——“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走几步”“话到、眼到、手到、腿到、情到、神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层面都提出了切实的要求,“微笑的天使”正是在这样严格的自我要求下成长的。记者后来采访那些乘坐过这辆公交车的乘客,他们都盛赞李素丽。她不仅细心到回答问路时从不说“东南西北”,尽量详细指出路径,而且“百问不烦”,主动给每一位乘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她会在每一站乘客上车后,如轻巧的燕子微笑着飞到乘客面前去询问大家的下站情况,并细致记录,在到站前便温馨提示以防有乘客错过站台。遇到堵车时,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报纸发放给乘客,并用温和的嗓音安抚大家的情绪,亲切地和大家唠嗑。“宾至如归”,是大家最真切的感受,李素丽在他们心中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人员,而是一位旅途中的朋友。
如今,已经退休的李素丽,虽然并未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却依旧热心公益,用自己的微笑治愈人心。
即使没有鲜花与奖章,这场长征也要一路走到底。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这并不是属于李素丽个人的长征,而是属于整个时代下的新征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精神文明建设是每一位劳动者共同奋斗的结果。李素丽正是历史的浩渺夜空中的一颗明星,中国还有无数的星星,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李素丽”并不是一个单独概念,而应当成为普遍概念,代表奉献精神的先进中国共产党党员们,代表千千万万的劳动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