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思维的小学文言文情感朗读策略指导

2021-11-01 07:49王永林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6期

王永林

文言作为一种单音节词占优势的语言,具有高度的审美性语音特征,适合情感朗读。然而,大部分教师对文言诵读的理解还停留在读正确、读出停顿节奏的层次。究其原因,情感朗读中缺少思维的建构,诵读就缺少了递进的层次感和智慧的生命力。深化文言文学习,通过情感朗读建构深度思维,在诵读中增强思想的高度、思维的广度和敏捷度,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学习的应然之道。

一、在分解列举中迭进诵读,具象思维的过程

具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将不可见的思维用显而易见、直观形象的符号清晰、准确呈现出来的过程。

如教学《自相矛盾》时,教师抓住“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设计层层递进的情感诵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莫能陷也,这是什么样的盾?”初读坚固。“特别是哪两个字让你感受到它的坚固?”聚焦关键词“莫能”具象思维,“郑国的矛能刺破它吗?齐国的箭能射穿它吗?赵国的刀能砍穿它吗?”凸显楚人言过其实,为后文自相矛盾埋下伏笔。

学习“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初读锐利,聚焦“无不”具象思维“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盾,什么样的盔甲,它都能刺穿”,提炼出矛的锐不可当、无坚不摧,感受“无不陷之矛”的论述。在教师不停的追问中,在反复的情感朗读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明晰,对楚人的夸大其词、名不副实了然于心。绝对化的夸耀引发的自相矛盾昭然若揭,起到了“以读代讲”的目的。

二、在智慧理答中螺旋诵读,增进思维的灵活

囿于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角度不够丰富,考虑不够全面,教师在点拨中智慧理答、归纳提升,以朗读提示语引导学生在诵读中逐渐明悟,其思维的灵活性就会得到增强。

如教学《杨氏之子》时,体会杨氏子“甚聪惠”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这是关键句,从中读出孔君平言语的出发点,明白孔君平和杨父的关系,感悟杨氏与杨梅的谐音之妙,才能理解“甚聪惠”。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应声”体现了思维敏捷,孔雀与孔君平姓氏谐音是智慧的回击。在朗读指导中,教师以“这是机智的反应”“这是智慧的对答”“这是礼貌的回应”等理答,推动情感朗读对人物特点的感悟螺旋上升,起到了读中促思、思中促读的作用。

三、在画面补白中入境诵读,强化思维的深刻

“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反映和把握问题的深刻程度,其思维过程是透过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如教学《伯牙鼓琴》时,要让学生和穿越千年的感动形成共鸣,要达成三个条件:认同俞伯牙琴艺的高妙,钦佩钟子期对琴声理解的深入,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情。历史久远,文字含蓄,音乐又是听觉,教师通过画面补白入境诵读,使字少而意足、音短而韵长的文字、音节、声调跃动起来,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太山”时,让学生想象面对巍巍太山,眼前会跳出哪些词语,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直插云霄、高耸入云、壁立千仞等。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读出了语言的画面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视界融合。

情境的魅力就在于有了画面的还原,文字会变得鲜活。当画面、情感和文字结合在一起,在学生脑海中交融时,学生的思考就会被点燃、被激活,表达就变成了不可遏制的欲望,学生的思维就在悄悄地向深处延伸。

四、在资料链接中迂回诵读,开阔思维的广度

有些文言文,在没有了解时代背景或作者的处境时,很难产生朗读的情感共鸣,这就需要加入资料链接的学习环节,开阔学生思维的广度。

如教学《少年中国说》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写作背景,课上交流发言,学生明白了梁启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是为了唤起人民的爱国自尊。再次诵读时,正义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课文学完后,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壮”和“美”在最后一节读出中国少年的豪情壮志,同时激发学生热情,鼓励他们课后阅读完整篇章。

引入资料链接就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五、在纵横联系中对比诵读,形成思维的图式

诵读过程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已有图式和输入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叙事性的文言文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因果之间多有呼应。抓住前后文的呼应联系,在对比中采用回环、复沓的情感诵读,学生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故事本身的逻辑关系。

联系上下文回环诵读,可以更清晰地建构人物的情感脉络,在对比诵读中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涛,让学生进入角色,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慢慢地加深同一语言在不同心境中的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深刻的道理,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主动建构思维图式。

六、在场景再现中角色诵读,提升思维的境界

情感朗读的境界,必须追求思维的哲理性意蕴才更有意义。

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在学生理解两小儿互持的观点和论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诵读、演读、辨读。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辨读环节时,和一位学生扮演两小儿,他分别以古文腔调、语气加强、语速加快激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再通过增加“此言差矣”“非然也”“非也非也”等提示语增强辩斗氛围,再辅之以抢上一步、摇着手、跺着脚等动作,使学生在辩斗中将两小儿的观点和论据充分结合。接着在全体学生的辩读中,王老师根据文章的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指导诵读,并通过诵读来体会人物的气盛言宜,进而感悟人物的情意和两小儿论据论证的关系,做到理越辩越明。

辩斗中,我们真实地看到了两小儿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和思考,也看到了他们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和独立。更重要的是课堂充满了趣味,教师成了思维的“助产士”,带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哲理的较高境界。

朗朗的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上永恒的经典,文言文教学亦是如此。不同角度、多层次的情感朗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语脉,提升和发展思维品质,培养语感,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