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钧博
“民以食为天。”这是姥姥活了大半輩子得来的经验。姥姥如大多数纯粹的农人一般,对饥饿怀有深深的恐惧。每一餐,她都会把碗中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雪白的碗底能映出日月的光,也能映出岁月的沧桑。
从姥姥很小起,她便对碗有特殊的记忆。
那时的农村,贫困如影相随,那时的餐桌上,一个大锅,几个粗糙的大瓷碗,这碗里或是粗糙得可以分出层次的玉米面粥,或是几乎吃腻的萝卜蛋子,或是一坨黏糊糊的地瓜丸子。只有过年时,才能在祭祀先祖的苑子(方言:篮子)里,看到几个装着炸货的小碗,而那些炸货也是她不敢想的,只有过年待客才能享用。那些仅供充饥的稀汤粗粮是姥姥永恒的噩梦,即使在物质富足的今天,她也常常回忆道:“每当俺娘去拿碗,我就知道又要吃糠咽菜了。”
碗中的日月不住地流转,转眼间,姥姥成了家。那时,日子刚刚有了起色。姥姥回忆,那时候,日子虽然没有现在好,但是一种高昂的激情充斥着整个村子,红旗飘得越来越热烈,人民的双手越来越勤劳,村里的磨盘越转越快。一家人的餐桌也比以前丰富得多,杂粮主食尽管还是重要的一环,却不再占据着餐桌中间,一个个小碗盛着可人的炒菜,赶着收成好的年月,碗里还能出现几块肉片和鸡蛋。每个人面前的碗里不再只有玉米面糊糊,开始出现小米粥、大米粥。这时的人们,对碗充满了期待。碗中的日月,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即便是那个神州大地到处一片激情的时代,土地仍是饭碗的根。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饭桌上的吃食便又暗淡了下来,萝卜蛋子又晃晃悠悠地走回了饭桌中心。姥姥回忆,即便那时日子再苦,但过年给祖先祭祀的碗中,炸货、年鱼、方肉也一定要板板正正的。姥姥解释道:“这一是让老一辈宽心,二是给天爷爷看看,咱们农民没啥挺不过去的。”那时碗中的日月,不仅有着期盼,还有把苦难岁月酿成美酒的决心。
到了如今,碗中日月愈加耀眼。过年回姥姥家聚餐,那敦厚老实的大白瓷碗里躺着可人的狮子头,晶莹剔透的水晶碗里面雀跃着时蔬。我们还像往常一样和姥姥寒暄:“今年收成不错吧?”姥姥笑笑,“土地都流转出去了,收成好不好,脱贫组替咱们担着了。”
正说着,姥爷端上一碗八宝粥,“忙了一年了,咱好好吃顿饭!”里面隐隐约约起伏的两枚红枣,像是日月在交相辉映。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碗中日月,不仅映示着过往,更凝聚着民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