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瑜 魏水华
唐三彩
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为果的异体字被标注。《汉书》里写:“古者有春尝菓,方今樱桃熟,可献”。东汉学者应劭说:“木曰菓,草曰蓏”。木本植物结出的叫菓,草本植物结出的叫蓏。后来,这两个字被简化为果和瓜。今天,在盛产小麦的中国北方,人们将一种油炸的面食称作“馃”,将旧式点心统称“馃子”。而在以大米为主食的我国南方,人们则把各种各样用米粉等制作的食品称为“粿”,如清明粿、韭菜粿等。从菓到馃和粿,菓的食品演进引发了许多人的兴趣。有人推测,最晚到了汉代,人们就开始从粮食制品上动脑筋了:从最早的粮食捏合成团,到后来加入各种馅料,再到加入天然色素,模仿各种水果丰富多彩的造型和颜色。这些粮食做的“菓”,品类越来越丰富,满足了人们在食物上的奇思巧构,花样出新,并不断被巩固和发展,得以保留至今。“唐菓子”就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
妃子笑
唐菓子· 雅集
烧尾宴,唐代著名的宴会之一,是士子登科同僚敬贺,或朝官荣升宴请皇帝而举行的宴会。也是唐代丰富的饮食资源和高超的烹调技艺的代表。公元709年,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依例向唐中宗进宴。这次宴会冷盘、热炒、烧烤、汤羹、点心一应俱全。部分食单被成书于五代末至北宋初的《清异录》收录。其中,单笼金乳酥、曼陀样夹饼、巨胜奴、贵妃红、婆罗门轻高面、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见风消、水晶龙凤糕、汉宫棋、素蒸音声部等取名华丽、制法不同、风味多样的点心与散见于其它史料中的酥花糕、玉露团、透花糍、酪樱桃以及新疆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面制糕点的风化遗物一起,为后世呈现出了唐代点心的精巧与丰富。它们的名称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散,但其制作技艺却随着朝代兴替得以由宫廷走向民间,最终融进了百姓烟火,成为现代人随时可以品味的活着的历史。与此同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对周边国家的饮食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曾大规模派出遣唐使向中国学习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风俗习惯。唐代宫廷用于供神祭祀的面点制作技艺同时被带回日本,并总结做法、用途,写入典籍,进行自上而下地推广。日本贵族源顺模仿《诗经· 尔雅》体例写成的百科全书《和名类聚抄》就记载了八种“唐菓子”:梅枝、桃枝、餲餬、桂心、黏脐、鎚子、饆饠、团喜。直到今天,日本传统祭祀仍然沿用“唐菓子”作为祭品,足见中华文化之魅力。
梅花酥
唐菓子姐姐李欢
当下,中国制造与中国潮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市场奇迹,国潮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更多创业者将眼光投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发与挖掘中。拥有“唐菓子”内涵与现代点心取材和口感的唐菓子铺竞相出现在了各大城市,引领着新的消费时尚。
唐村开元风雅主理人、唐菓子姐姐李欢,一位青年创业者,曾在烘焙行业工作数年。在古城西安的文化浸润中长大,怀着对盛唐长安的无限遐想和对时尚饮食文化的全新解读,决定和一群有共同创业志向的人一起将精力倾注在唐菓子的挖掘、传承、创意与推广之中。唐村,唐诗里的田园生活旅行目的地,充满烟火气的唐文化体验地。开元风雅,留住一段盛唐时光,值得追寻的一种风雅。这里的唐菓子可能来源于一首唐诗,也可能来自一段传奇,或者是有感于博物馆里珍藏的某个器物,或者是飞天壁画里描摹的某种图景,也许受到北方传统小吃的提点,也许得到南方特色风味的加持。总之,要做出“唐”的特色,“菓子”的风味来。唐菓子的制作技艺虽无证可考但体悟自然的手作心意却可通古今。春之“春霞、山吹、野露菊、水中花、早苗”,夏之“若竹、枫山、绿薄”,从名称、用料到造型,制作匠人们把对季节的感知具化在菓子的色、形、味中,于方寸之间追寻极致美感,却又不失点心本意。大雁塔、钟楼、宝相花、开元通宝,唐宫乐宴、胡姬酒肆、大明宫月,把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运用于中式点心创意制作当中,让人们品鉴美味的同时也能品味盛世风采,感悟古今文化的交集。时令、节气、传统节日,雅集、茶会、手作菓子,古琴、纨扇、传统礼仪,像汉服之于传统文化复兴的意义,更多与唐菓子有关的从业者们希望唐菓子不断延展它的含义,与更多传统文化符号一起重新定义现代时尚生活。
(图片由李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