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青,1982年出生于北京,就职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中心小学,参与环保事业4年。邢艳青坦言:“我的出行很简单,我在路上的大多数情况基本就是去单位和下班回家。早上上班,我会先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到车站,再坐四五十分钟的公交车;下班则反之,先坐公交,再骑车。就这样日復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着。”邢艳青所描述的自己出行方式看似很朴实,但做起来并非容易。
她有时候也会感到不方便。邢艳青回忆,记得有一次下班,刚坐上公交车的时候还艳阳高照,可经过半个小时的路程,天气骤变,阴云密布,风雨交加,这可让没带任何防雨用具的邢艳青万分焦急。紧接着,家里人便打来电话,要到公交站接她。可她一想,这样的天,来了也会堵在路上,给交通带来不便,索性自己冒雨前行,没准可以早一点到家。
淋了一路的雨,果不其然,刚一到家就喷嚏不停,自己赶紧煮了杯姜水喝了,幸好没有感冒。家人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责备连连:“天不好就开车吧,现在条件好了,也不在乎这点油钱。”听到这样的话邢艳青虽然心里暖暖的,但还是委婉地拒绝了。在她心里,自己的这份坚持是值得的,虽然这样对环境的帮助只是九牛一毛,但她始终相信滴水可以成河,只要大家都能够秉持着这样的坚持,生存的环境能够变得越来越好。同时,邢艳青也希望自己这样的坚持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人,让大家都能够行动起来,为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邢艳青说:“我一直想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先从自己的家人开始,最容易影响的就是我的儿子,当时他年纪小,可塑性还很强,所以在他上中班的时候,我就开始教他骑自行车,虽然,这个过程有点艰难,不过总算有收获,在半个多月的学习中,他总算能够独立骑行了,虽然只是儿童车,但只要学会了方法,长大以后上路是没有问题的。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先培养他的兴趣,以免长大了以后好逸恶劳,不愿意身体力行。我经常带他去公园里人少的地方练习骑车,与此同时,我也会口头教他一些上路的交通规则和安全常识,这个过程其实并不简单。刚开始我跑着跟在他的后面,告诉他一定要靠右边骑行,哪里有路口,需要提前慢行,看清楚没有人才能够骑过去。他很喜欢骑车,也很享受这份快乐,希望这能够成为他未来的出行习惯。”
邢艳青的工作是一名教师,在她的教学过程中,也在力争影响更多的学生。她说道:“在我们班开展主题活动《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不仅对各种交通工具以及它为我们人类的贡献方面进行了了解,同时我还请孩子们认真思考,这些交通工具除了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便捷以外,还为我们带来了什么?通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它们还会污染环境,针对这一问题,大家又继续讨论,想出解决的办法,怎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我们达成一致,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比如,上幼儿园的时候能自己走就自己走,比较远的尽量和父母商量用自行车或电动车接送,同时也向家长宣传少开车,为环境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邢艳青
最后,邢艳青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后的每一天都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都能够感受到和煦的风,都能够清楚地看到远方和璀璨的星空。
(平谷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