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进行整本书阅读

2021-10-31 02:53蒋银坤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10期

蒋银坤

摘 要 高中语文课堂把整本书阅读的终极目标定位在“能力培养”甚至是“高考应试”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教材编写组对整本书阅读意义的界定。温儒敏先生引领一线教师重新回归整本书阅读意义的源头,提出12字要旨:培养毅力,祛除浮躁,涵养心性。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培养毅力;祛除浮躁;涵养心性

在2021年8月1日启动的“2021年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活动中,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的一段话引起了诸多老师的深思:“读‘整本书阅读是可以起到磨性子的作用的。‘读书养性,我在许多场合都用这个词。怎么‘养性呢?就是培养毅力,祛除浮躁,涵养心性。”

和其他省市级的培训讲座不同,温儒敏先生没有用优秀课例集锦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一线教师“怎么做”整本书阅读教学,而是带着我们这一群在整本书阅读道路上蹒跚学步的一线教师思考“为什么”要带着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当我们能从源头上思考问题,整本书阅读才会在它应有的场域中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产生意义。以目前高中语文《红楼梦》和《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为例,笔者认为至少呈现出三种需要引起注意的倾向:

一是提纲型阅读。一名语文老师对为何要让高中理科学生背诵《红楼梦》章节提纲提出质疑:“高中生有那么多题目要做,哪里来得及读整本书?”读“无用之书”和做“有用之题”的矛盾,是高中语文教师推进整本书阅读时碰到的现实困境,一线教师能想出的折中办法当然就是提纲挈领、抓大放小。可是当濡养了中国历代文人精神的煌煌巨著《红楼梦》被肢解为章节摘要时,学生们还能在追问人生存在的终极意义时找寻到自我认同的答案吗?当融汇了中国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美学为一体的《乡土中国》被“提炼”成选择题、填空题时,学生们还能在探讨中华民族农耕文明思想的艰难历程时摸索到一个民族文化灵魂的最根部吗?

二是分割型阅读。将整本书阅读隔离在遥远的假期,而课堂时间则用来深入到某个片段、某个人物、某条线索中去。让“课堂精讲片段”与“课外通读全书”分割开来操作,是留给《红楼梦》的8课时时间和0.5学分引导出的“高效”读书法。但这其实跟以前选“林黛玉进贾府”等片段进教材的做法如出一辙。把整本书阅读与名著导读等同,把整本书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同。这种课内精读、课外泛读的做法成为了语文阅读课堂的镇山宝塔,无论课改的风怎么吹,我一招制敵、岿然不动。

三是替代型阅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材解读不等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本身,《乡土中国》也是如此。“拆分式解读”与“全局视野纵观”的脱节,也随着整本书阅读各种课例的层出而日益显现。俞平伯晚年“红学愈昌,红楼愈隐”的警句提醒我们:教材解读的条分缕析、深刻周到可能会使《红楼梦》这部“假语村言”的文学作品失去了整体自发的感人力量。虽然拆分是必然的,它是借助思维工具对混沌现象的归类、区分或者某个方面的概括,但是教师解读阅读教材不能替代学生基于整体性感悟和理解的整本书阅读,我们必须让这种拆分重新回到作品本身,让学生在整体视野中对整本书进行综合理解。

纵观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实操层面的整本书阅读方案,我们大体测量出了应试模式给高中语文教学留下的阴影面积有多大,我们也精确感知到了高中语文课时安排给整本书阅读留下的空间有多小,我们还隐隐担忧各类教学用书对这次阅读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的同时是否也弱化了语文教师和在校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自我探索能力。

有多少一线课堂就是在逐章解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这两本教辅用书,这种替代性阅读的本质除了我们对课时的精打细算,还有对真阅读的畏惧心理。有多少优质课把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在“能力训练”上,其实这种所谓“能力训练”在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是以“分割型阅读”为基石的。我们还有多少高中教师把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在“高考应试”上,这就不得不催生出“提纲型阅读”的怪胎。温儒敏先生可能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教学现状,才引领大家又重新回归整本书阅读意义的源头,提出12字要旨:培养毅力,涵养心性,祛除浮躁。

一、培养毅力——培养一个能坚持探索学问的人

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初衷是希望教师用深耕一本书的精神带领学生从肤浅而自负的知识占有走向深刻而痛苦的学问的探索,这个过程因漫长而需要毅力。

读好整本学术著作亦需学术著作类的整本书阅读,因其阅读量大,理解难度也大,理解学术问题时的挫败感强,导致学生望而却步。可是如果没有整本学术著作打底,我们的学生如何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如何夯实牢固的学术地基?之所以选择《乡土中国》作为高中学生的学术阅读书目,是希望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学术价值和论述逻辑,更要引导学生为将来从事学术研究修建地基,筑牢学术精神与学者情怀。

阅读一本完整的学术著作对学生思维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自是不言而喻,更要紧的是它对培养学生“择一事,终一生”的学术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乡土中国》的作者费孝通先生一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为了在清华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他先是使用美国教材做参考书,后来觉得美国教材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又尝试着使用自己过去在瑶山、江村、云南三村的调查材料。抗战后期,他还一度涉猎经济问题,在报刊发表有关经济的时评。1947年,他决定从社会结构入手来讲乡村社会问题,他写道,要“另起炉灶,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乡土中国》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凝结了一位优秀学者从乡野调查到理论构建、从博采众长到开辟新路的科研经历,展现了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顽强毅力。

相较于文学作品而言,学术著作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读书毅力。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读完一本学术著作中获得学习的毅力,还要在比较读、深入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钻研的毅力,更要在反复读、终身读的理念下培养学生探索的毅力。浙江省余姚中学教师程载国老师用导读、潜读、讲读和化读的方式进行教学,重庆市中学语文研究员李安全老师采取浏览、略读、精读、研读、重读的方式进行研讨,都在不同程度上达到了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二、祛除浮躁——培养一个能静心独立思考的人

整本书阅读是希望教师规避由应试恐慌带来的浮躁心态,引导学生从碎片化快节奏阅读走向整体性慢节奏阅读。

叶圣陶先生很早就已经开始思考片面注重单篇阅读教学带来的问题:“现在的精读教材全是单篇短章……从好的方面说,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但是从坏的方面说,将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心志不专。仿佛走进热闹的都市,看见许多东西,可是一样也没有看清楚。现在的国文教学,成绩不能算好,一部分的原因,大概就在选读单篇短章,没有收到好的方面的效果,却受到了坏的方面的影响。”

现代人容易产生对于知识获得的错觉,把知道的当成懂得,热搜看了一眼就以为自己了解天下事;书本才看了个序言,就觉得自己读懂了整本书;视频还没看完,就已经打开了评论区输出观点……装不下整本书的脑袋正在变得越来越浮躁,我们只愿意接受那些简单粗暴,能调动情绪和欲望的内容。相反,那些需要静心思考分析,能够锻炼逻辑的书本阅读,就成了考验我们耐心的试金石,我们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焦虑,因为精力没有办法聚焦,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放弃,这样我们的挫败感就越来越强。

整本书阅读就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解药之一。“整本书”阅读首先强调“整”的结构性,它拒绝片段阅读、节选阅读的散漫性;“整本书”阅读其次强调“本”的厚重性,它有别于单篇短章的轻便性;“整本书”阅读还强调“书”的连贯性,这让它与多作家或多风格作品的“合集”划清界限。

整本书与节选、单篇、多作家选文相比,不仅仅是“量”的简单增加,更有“质”的变化——它具有单篇文章无法比拟的完整思维系统和庞大的信息网络。若不能静心读完整本书,学生将无法实现由碎片的大量占有向思维系统的高质量构建转化。

学术著作的本质在于“说理”,只能静下心来细读。长篇章回体小说布局缜密,只能静下心来慢读。阅读《乡土中国》,我们不但会折服于作者缜密的思维,也会惊叹于严密的推理。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静心思考的耐力训练。阅读《红楼梦》时,即使有了前五回对人物结局的预判,你也得静下心来顺着作者用文字织就的大网,破解人性的迷局。

三、涵养心性——培养一个能吸纳文化养分的人

整本书阅读是希望教师引领学生回到由自己的语言、文学、历史、信仰构筑的文化泥土中去,受到文化的浸涵,获得性灵的滋养。

余党绪老师曾说:“我倾向于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定位在‘生命的体悟与人生的理解上,尝试着在文本与学生的生命体验之间建立联系。”

今天的学生很容易成为信息风暴席卷的对象,外界舆论的风吹草动可以轻易动摇他们本不牢固的内在价值体系。大量的自媒体内容为了快速获得流量,选择了偏激的观点,学生们就像陀螺一样被这些价值观相互冲突的流量信息抽打得原地转圈,深深陷入自己混乱的价值体系中无法自拔。学生如果没有能将思想之根深深埋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他们的灵魂就像一张纸片一样被轻轻吹起又轻轻落下,而不能如蝴蝶般始终优雅地站立在鲜花盛开的地方。

阅读《乡土中国》,可以更为具体、深入地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乡土中国》是一部“乡村社会学”学术专著,其中大量引用《礼记》《大学》《论语》《孟子》等中国文化典籍,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义廉耻”“道”“王道”等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与讨论。阅读这本书,对学生而言,最为直接的收获就是丰富文化常识,拓展文化视野,从中获取文化滋养。

阅读《红楼梦》,其实就是把它作为引子来研究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艺、中国哲学、中国美学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学术是以红学研究为开端的,从此把学术史分为传统学术史和现代学术史。中国的传统學术是不重知识论的,也可以说有道德传统,少知识性传统。而现代学术史追求学术独立的自觉性,并试图用新的学术观念和方法反思固有学术,追求新解。在一个中国学生的一生中,会多次遇到不同视域中对《红楼梦》的多元解读:文学、美学、经济学、哲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等,前人的智慧与灵光会不断滋养一个学生一生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

读整本书的根本目的是要“消纳”(钱钟书语),消化吸收,化为自己的血肉与灵魂,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四、结语

温儒敏先生在讲座中曾引用《名实的分离》中的一段话描绘处在新旧教材对接点上的一线教师的心态:“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惶惑、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紧张、犹豫和不安。”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没有练习题,一线老师可能不习惯,充满紧张、犹豫和不安。但我们要理解这样处理的用心,教材编写组想改变过多精讲与反复操练的偏执,转向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整本书阅读意义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在与不同学习任务群的整合中才能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树立自己的精神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