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10-31 17:50赵波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施工管理

赵波

摘 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发展的基础保障,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有效手段。管理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等为依托,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及施工过程的高效管理,既能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整个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顺利进行,又能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实时联系,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基于此,分析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105

信息技术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保障管理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价值,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

1.1 数据资源整合技術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大量的工程数据信息,诸如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技术及方案设计等。过去,管理者的数据采集以人工采集为主,由于主观性较大且容易出现错误和不完整,导致数据信息无法充分发挥支持工程施工的作用[1]。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采集数据,同时建立完整的工程管理数据资源库,有助于管理策略的制定与调整,例如利用系统检索功能输入关键字或分类序号,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农田灌溉信息等,可以随时对整个工程进行跟踪监管。

1.2 网络通信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包含多个施工环节,并且这些环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关作用的关联体,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只有做到各环节的实时对接,才能确保整个农田水利工程有序进行,而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则是其中的一大关键。应用网络通信技术能够极大地增加信息的传输量,实现水利数据、图像及三维模型等相关资源的及时传输,有助于管理者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各施工环节进行综合把控,有利于实现物资、人员、设备的合理调配。尤其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时遇到突发性事故或技术性难题时,也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及时进行协调处理,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

1.3 数字扫描技术

数字扫描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统一汇总到主处理系统中,通过系统内部算法对相关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并通过分析得出关键信息,用于指导或警示管理工作。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提高数据信息采集的完整度,解决人工采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加工,从大数据信息中发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各环节存在的不足,动态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变化,对整个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宏观把握和监督指导,以保证施工质量。

1.4 工程管理系统

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会采用购买集成设备的方式,获得相关的管理系统软件,然后结合自身业务需要进行改造和细分,一般包括档案信息管理、供应商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技术交底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将其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配合完成一系列具体的施工项目[2]。由于不同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地形、农业生产等实际情况,对信息管理系统的适应性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要求。比如,通过数字一体化管理系统,结合GPS定位系统,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数据信息进行远程多维同步监测,然后利用数据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既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又可以减轻管理压力。

2 应用现状

2.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成为各行各业改革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软件和硬件的支撑,软硬件技术水平越高则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保障越强[3]。目前,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虽然形成了信息化管理意识,但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还存在管理软件版本过低、计算机设备反应速度较慢、设备过少、未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室、局域网宽带冗余不足和服务器的承载能力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大批量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需求,从而会影响管理效率。

2.2 信息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载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含了整个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是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依托。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仍然存在功能性故障,而且具有突发性,所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也存在被恶意入侵的可能。目前,一些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系统软硬件配置不够高,系统的安全防护等级较低,最终会影响管理成效。

2.3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当地农业发展水平,也会对其他配套产业带来影响。科学管理是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需要具备足够多、足够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以便于严格落实工程技术指标和信息化管理要求,保证关键施工环节的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水利工程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较少,尤其缺乏既懂工程施工技术又具有网络技术知识的人才,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单纯的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从而导致信息化技术与实际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难以充分融合。

3 应用措施

3.1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田水利施工管理全面信息化

1)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要适时更新系统软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需要综合应用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需要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和实际情况,选择应用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各类软件,以此搭建一个先进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统筹管理。企业还要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尤其要紧密结合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不断更新软件系统,不断优化系统功能设计,以此尽快补齐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短板。2)加强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优化[4]。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必须有高性能的设备提供支撑,包括高载量的服务器、高配置的计算机、独立且稳定的网络线路、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室和先进的控制中心等。应用这些先进设备设施可以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平稳和高效运行。

3.2 加強数据信息的风险管理,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1)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意识,让其明白数据信息安全对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如果关键数据丢失就会导致工程建设滞后或中断,也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严格监管人员的操作流程,尤其要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管理者的行为习惯规范,比如需要不定期更换登录码、系统运行期间不可离开、不能随意发布工程有关的技术数据等[5]。3)企业还要不断提高系统安全级别,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关键数据信息的分布式存储,依靠系统内部的通信协议传输数据。

3.3 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缺乏信息技术人才是制约农田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行业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则影响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那么信息化管理就会长期落后。为此,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加快建立一支信息化管理团队,以保证先进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充分应用。企业在人员招聘时,需要选聘同时具备水利工程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经常组织开展在岗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和考核;与高校信息技术专业及各类培训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人才通道和软件开发设计平台,从而促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储存灌溉水源、调节洪峰等功能,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发展条件,而施工及后期管理是实现这些功能的核心要素。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使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更加系统和高效。鉴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施工企业应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风险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着力,从而推动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书生.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12.

[2] 吴佳.农田水利信息化管理措施[J].现代物业,2018(9):122.

[3] 潘丰彦.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的思考[J].中华建设,2019(6):60-61.

[4] 李艳芬,冉克锋.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31):110-111.

[5] 王平.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35):188-189.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施工管理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浅析信息化技术在一体化手术室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