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一增”绿色水稻直播种植技术浅析

2021-10-31 15:56郑长方
南方农业·中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水稻

郑长方

摘 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传统的播种技术耗时久且播种效率不高,水稻“三减一增”(即减少人工、减少用水、减少化肥、增加收益)绿色直播种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通过简化种植流程、优化技术、减少用水及减少施肥达到绿色高产种植目的。该技术能有效降低水稻的种植成本,进一步提高水稻的直播效率,对助推国内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水稻;“三减一增”;种植技术;水稻直播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28

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7 000多年前我国长江流域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作物。在我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总产量为世界的34%,居世界第一[1-2]。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以来,至今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了水稻总面积的60%,为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3]。水稻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1 水稻种植技术背景概述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一直是以“漫撒子”为主(既把种子撒在耕地自然生长的方法),然而在农耕时代因为没有农药、化肥、农机具等技术,导致水稻种植存在整地不平、除草靠人工等问题。在栽培过程中,有部分农民发现水深的田块不易除草,所以就有了利用水位差除草的水稻插秧种植技术。随着工业文明和化工的发展,水稻种植技术在整地平整和除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领域也从传统的追求产量的单一目标向追求效益、生态、环保等综合目标转变,这也引起了研究人员对水稻生产方式的新思考。传统插秧的种植方式因为人口老龄化、工量大、用肥量大及用水多等特点,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种植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从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人力投入等角度出发,水稻种植技术近年又逐步革新。对此,融合诸多现代农业科技,对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新探索,最终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适合所有地区种植的成型方案,通过将“漫撒子”种植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达到了“三减一增”的种植目的。

2 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概述

2.1 主要内容

“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是一种在减少人力、减少用水、减少化肥的同时增加产量的绿色种植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栽培要点有以下7点。1)在水稻播种前,保证种植的田面平整,对高度差过大的田块,采用激光平地机或平田机具平整土地,使同一田块田面高度差在3 cm以内。2)要选用适宜的品种播种,为了避免低温年份,尽量选择早熟品种。3)在播种前,要检查种子中是否有瘪粒,过筛后,采用自然的浸种方式,将稻种捞出后,进行低温催芽。4)催芽完成后,选择适时适地进行播种,可选择机械条播、机械穴播及无人机直播。5)种植后要科学除草,根据杂草的不同情况进行综合防治和针对性防治。6)加紧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池埂子管理和水分管理,还可通过补充微量元素适当缩短生长周期,能够促早熟。7)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防治倒伏的情况出现,以保证能够减少损失,有利于秋收。

2.2 优势

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是一种经济又高产的种植技术。这种种植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省工、省力且劳动生产率高,该技术省去了育苗移栽用工,尤其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飞机播种,更能节省大量人工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更适于规模经营。2)不占用秧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由于该技术无需育秧和专用秧田,在多熟制季节矛盾不突出的地区,可减少前茬作物因预留秧田而不能种植的产量损失。3)可以缩短水稻生育期,由于该技术并没有拔秧断根和移栽后返青活棵过程,能提早分蘖、加快生长发育,同时直播稻分蘖早,有效穗数多,每穗总粒数减少,其灌浆结实成熟时间也相应缩短,因而直播稻的全生育期缩短。4)经济效益好,由于该种植技术省工、不占用秧田、大田生长期缩短和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等原因,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投入产出率增高[4]。

2.3 弊端

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具有以上优勢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弊端。1)用种量要比插秧田多。2)除草是难点,但是通过多年的试验和实际种植,除草也变得越来越容易,相应的除草产品也越来越多。3)易倒伏,但只要通过及时的化学防治和适当的田间管理等方式,就能够有效降低倒伏率。综合来看,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在各方面的优势明显,弊端均可通过有效措施进行改善,所以该种植技术适合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3 理论依据

3.1 减少人力的依据

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在栽培过程中省去了育苗移栽的过程,利用机械化操作和飞机播种的方式,直接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使农业劳动力资源急剧下滑,进而使农民的工作效率不高。而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通过机械化等方式来进行播种,从根源上解决了农民工作强度过高的问题,在保证水稻种植品质优和产量佳的前提下,使农民的种植过程更加轻松和简单。对比插秧田可节省80%的人工,并且只需要2人即可操作管理约66.67 hm2的水田,节省了大量的人力[5]。

3.2 减少用水的依据

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由于没有拔秧断根和移栽后返青活棵的过程,能够提早分蘖,整个生育期相对较短,从而在整个生育期中的用水量少于其他种植技术。而且该种植技术是直接在大田中进行播种,从而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在空气中的散失量,田间持水保水能力强,高效利用水资源,能在源头上有效减少种植过程中的用水量。同时,相比于插秧田80%的时间需要水,该种植技术的整个管理过程有30%的时间晒田、40%的时间湿润管理,只有30%的时间需要灌水,可见该技术明显减少用水量。

3.3 减少化肥的依据

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在种植过程中能有效防治病虫为害水稻幼苗,并且水稻从幼苗开始就可以直接在大田中生長,单株营养面积大、光照足,有利于根系发育。同时,该种植技术不经过移栽环节,故不存在伤根、损叶、落黄、返青现象,生长比较健壮,不需要过多的施肥,能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另外,与插秧田相对照,该种植技术的水稻群体密度对照插秧田小,所以需肥量相应减少,可节省约40%的氮肥。

3.4 增加产量的依据

水稻利用“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进行栽培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需要移栽的种植方式。由于该种植技术避免了移栽对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造成的伤害,从而使水稻幼苗生长旺盛,均为健康无害的幼苗植株,因该种植技术下苗期低位分蘖多、成穗率高,直接提高了水稻最终的产量。

3.5 绿色种植技术的依据

该种植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及减少人力劳动的特点,节省了水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减少化肥用量可以避免化学元素对大田和水稻植株的污染,使生产出来的水稻是绿色健康无污染的。此外,种植全程使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和微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农药残留,符合绿色标准。从水稻播种开始,整个生产和防治管理过程均遵循了绿色种植的原则,所以该种植技术是一种绿色的种植技术。

4 发展前景与展望

水稻“三减一增”绿色种植技术优势明显、适种性广,基本能够实现轻简、优质、高效、稳产、增收的目标。所以该技术是一种新兴且优质的水稻种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适合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延江,王麒,赵宏亮,等.我国水稻直播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稻米,2020,26(1):23-27.

[2]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等.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3] 齐国峰.水稻直播栽培方式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北方水稻,2017,47(4):61-64.

[4] 周爱芹.水稻种植技术要点及其病虫害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8):139-140.

[5] 唐毅.水稻直播栽培节水高产新论[J].农家参谋,2018(7):83.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