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一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从守边固防到演训一线,从疫情防控到抗洪救灾,从练兵备战到脱贫攻坚,从国际维和到远洋护航……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是人民军队奋战的疆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子弟兵冲锋的身影。”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影片。毛泽东主席了解到上甘岭战役后,指示有关方面将其拍成电影。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战役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向志愿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上甘岭战役不仅奠定了朝韩的南疆北界,还换来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
“泰山,泰山,我是海鹰,我是海鹰”。
1950年代,我人民解放军海军“九九”号快艇全体战斗员到远离大陆的岛礁“鬼屿”设伏,决心以弱胜强,教训狂妄的敌海军。激烈的海战中,“九九”号不幸被敌炮火击中,大家忍着伤痛和饥饿,飘流到一个小礁上,与同时逃到小礁上的敌军溃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全歼了敌人。
《闪闪的红星》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该片由李昂、李俊执导,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主演。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体现了主人公在党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刻划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的性格。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南昌起义的胜利,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部影片由陈凯歌执导。故事发生在建国35周年国庆前夕,解放军某部正在选拔参加阅兵式的士兵。每个人看起来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在内心深处追求着阅兵的意义。一件件感動的事让阅兵式不再是简单的队列训练,而是和平时期的“战争”。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三场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无论战争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三大战役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大决战第三部:平津战役》,一共三部六集。
影片讲述了1947年冬,为了从土匪手中夺取控制东北九岭上万先遣军的分布图,东北民主联军203小分队队长少剑波委派侦查员杨子荣卧底潜入最大的土匪山头“威虎山”,而杨子荣凭借自己的机智应变与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
鐵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
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反动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我英勇战士,不怕牺牲,粉碎了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的故事。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日军因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着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